老李是一位老銷售員,他從四十歲開始從事銷售工作,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任何的銷售經驗,可是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他就成了當地最傑出的銷售人員,其所創造的業績記錄很久都沒有人能打破。
有一次,有人問他:“你是怎麼成功的,難道你不怕被別人拒絕嗎?”他說:“老實告訴你,我還真的挺怕被客戶拒絕。”
人們覺得很奇怪就接著問:“那每當客戶不買你的產品時,你心裏是怎麼想的呢?”
他說:“當客戶不買我的東西時,我並不覺得他們是在拒絕我,我隻是認為自己還沒有解釋清楚,他們還不太了解而已。”
“那你會怎麼做呢?”
“很簡單啊,既然他們不太了解,我就再換一種方式向他們解釋,如果還不了解,那麼我就再換一種,一直到客戶完全了解為止。”
曾經有一個客戶,他一直解說了一年多,換了20多種方式才終於讓他了解了產品的優點及好處,從而向他購買了產品。
這位銷售人員成功的秘訣在哪裏呢?很簡單。就是他對於“ 不”所下的定義。
對每一個銷售人員來說,被客戶拒絕都是家常便飯,那麼麵對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呢?
(1) 說話要有所準備,要流暢
在與客戶商洽中,若是做慌張又語無倫次的回答方式,是非常糟糕的,所以銷售人員應在事前先做反對的預測,研究處理的方法或應對話語。
(2) 真誠的話最動人
不是真心誠意的話語沒有力量,它是無法說服反對的客戶的,對於反對處理而言,真誠才是最重要的條件。
(3) 充分認識自己的產品
對產品要有充分的認識,並確信其為優質品質,因此,在言辭上自然便具備了權威,說服力也會表現出來。
(4)學會應對出其不意的問題
客戶之所以反對,一定有其原因,特別是在科技革命腳步加劇的今日,陳舊的說明是無法應對的,因此,銷售人員需要收集最新的消息或資料,以提供對客戶有利的訊息。
(5) 給自己鼓勁,這是一次經驗積累
當客戶拒絕時,銷售人員不要輕易就表示放棄,你要去尋找客戶拒絕你的真正原因,看它是不是真的不可改變。
通常,銷售人員對客戶說不,隻是客戶習慣性的反射動作,除非他聽了介紹就買,很可惜這樣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人甚至還沒有聽完你的介紹,就搖頭或掛斷電話,假如客戶拒絕你,不要抑鬱,也不要憤慨。因為那些對你開展業務毫無幫助,你最需要的是冷靜地分析他為什麼拒絕你。
在拒絕麵前,銷售員要有從容不迫的氣度和經驗,不要因遭到拒絕而灰心喪氣停止銷售。因為成功就隱藏在拒絕的背後!不要怕拒絕,要直麵它,好戲就在你的“嘴皮子”上。
如何說顧客才感覺沒有距離和陷阱
其實,陌生人並非那麼難以接近,對方設防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就是說,誰都會與生俱來的對別人設一道心理防線。要想接近他們,就一定要想辦法走近對方的心理,讓他感覺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甚至有相見恨晚之感。這就全靠嘴皮子了。
銷售員小茜回憶起自己的一次銷售經曆,那是她作為銷售新人的時候。一天,她站在展櫃旁,一個三四十歲的男士從遠處向空調賣區走來,因為是中午,周圍的同事都出去吃飯了,整個空調區隻剩下三個促銷員值班。一上午都沒見到幾位顧客,所以見到有人看空調真的是喜出望外。男士挨個品牌邊走邊看,慢慢地離她越來越近了,她當時有些心急,還沒等男士走到她身邊,就熱情地迎上去:“歡迎光臨,先生,這是××空調展區”,小茜伸手示意一下,把他迎了進來。他一進來,小茜便開始介紹××的品牌、性能和材質。小茜回憶到,她覺得當時向那位男士介紹得很詳細,但給她的感覺很茫然,好像一句都沒聽進去,小茜介紹這款,他看那款,最後轉身匆匆地走了。
小茜說,這件事給她留下了好多問號:為什麼他在別的品牌能很好地跟銷售員交流,偏偏在她那兒就很不配合呢,是她服務態度不熱情還是產品介紹不到位?後來她通過一件小事明白了。
也是類似的一個情況:一次小茜晚上下班看車站有賣桔子的,她剛走到攤邊,攤主就熱情的跟她打招呼。小茜隨手拿起一個看了一下,攤主馬上就拿手拎兜往裏裝,她連忙說:“我隻是隨便看一下,並沒有買的意思。”然後逃似的上車了。路上小茜終於想明白了,不是顧客不跟你溝通,而是你根本沒給顧客說話的空間,沒有顧及到顧客的想法。就算介紹的再多也是徒勞的。
誠然,麵對顧客我們確實應該熱情,但是過於熱情,會適得其反。也就是說應該保留一定的距離。給顧客一個欣賞產品的空間,適當地詢問一下他的需求,恰到好處的向他推薦產品。而不是貿然向前,一股腦地把所有信息給顧客,此時顧客將會沒有心思更多地注意商品,而是考慮如何擺脫銷售人員的詢問甚至糾纏。
麵對市麵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巧舌如簧的銷售員,顧客越來越茫然和不知所措。在紛繁廣告、日新月異的銷售手段麵前,顧客越來越警惕,生怕自己吃虧,被銷售員忽悠了。顧客開始反複權衡怎樣買不吃虧,這就給銷售增加了難度,如何才能消除顧客的疑慮,讓他們感覺沒有距離和陷阱呢?
⑴時刻保持熱情和耐心
熱情是感染人的重要一方麵因素,是一種情感銷售。當然,這裏的熱情可不是上麵例子中的熱情。熱情是有度的。如今要想顧客心甘情願地買你的產品,你就必須注重他們的感覺。其實,人們一天的生活過程,就是在尋找一種感覺,尋找一種使自己愉快地感覺,一種能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的感覺。消費的是一種價值實現的渴望。所以,你要給客戶保持時刻熱情的感覺。不能感覺他不可能買就沒有了熱情,說不定就由於你的足夠熱情感化了他,最後念頭一閃偏偏購買了呢!
客戶對於完全不了解的商品翻來覆去地詢問、比較、一一查看,都是很自然的心理。將心比心,誰都希望自己買到的商品是最質優價廉的。所以,麵對顧客的“囉嗦”千萬不能不耐煩,總是催促顧客快做決定、一錘定音,都是最壞的做法。這些做法隻會招致客戶的反感,認為我們隻是為了賺他的錢,而不是為他提供他真正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所以麵對這些情況,我們堅信幫助客戶也是幫助自己。給予顧客最大的耐心,多設身處地為顧客考慮,才會更有利於與顧客的溝通和最終達成交易。
⑵建立起信任感
信任是做成買賣的基礎。要取得顧客的信任,先要學會尊重顧客。尊重顧客是建立於顧客之間的平等關係的一個基調。尊重顧客,就要明白顧客與你是平等的地位,在店裏萬萬不能有以貌取人或者以他人的行為動作來判斷人。為了積極打消顧客與推銷員之間的隔閡,就應當先介紹一下自己,談談自己的背景,生活情況,對自己職業的看法,或者再談一些熱門的話題。
要取得顧客的信任,還要懂得傾聽。傾聽是建立顧客信任的關鍵,所以傾聽顧客的心聲也是一種讓顧客對你產生信任感的關鍵。因為在傾聽過程中可以鑼鼓聽音,從而找出顧客的軟肋,有利於你下一步工作的進行。
現場演示給顧客看是用事實說話。你不管說什麼話,都是為了讓顧客買你的東西,但是,你說的再好,是不是真的呢?那你就演示給他看。一次成功的演示勝過空口說的千言萬語。
真誠到永遠
在銷售中,一定要做到用“心”。正所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全心全意地為顧客服務,要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行動,去傳遞對顧客的愛心,讓每個顧客都切實感受到企業的真情。
講話有“責任心”
講話有責任心是說自己要對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自己不確定、不知道的事,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亂說一氣,這樣會給顧客造成損失的。
有“虛心”學習的精神
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同樣的產品中往往會有多種品牌、多種商品互相競爭。在產品的相互比較下,顧客會出現拿不定主意,這時候他們會向專業的銷售人員谘詢。一方麵是客戶對你的信任,一方麵也是想測試一下。如果銷售員一上來就把對手公司說的一文不值,那樣顧客對你會很反感。這時你應該把對手公司的優點和缺點切合實際的說一下。同時,想客戶證明了我們是專業的,了解市場的。所以,銷售中還要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眾長,為我所用”的虛心精神。
多換位思考,站在顧客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用心和客戶交流,自然會贏得顧客的信任,巧妙化解顧客的疑慮。讓他們感覺你說的沒有陷阱。
自信+激情+口才﹦成交
擁有好的口才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好的口才,沒有足夠的自信和激情是不行的。因為顧客買的不僅是我們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買的是我們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服務態度。
自信是底氣
拿破侖曾說:“有很多思路敏銳、天資高的人,卻無法發揮他們的優點參與談論。並不是他們不想參與,而隻是由於他們缺少信心。”有的年輕人在與人交流時,靠的是外在的,比如財富、家境等來提高自己說話的底氣,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優勢條件的人,就說明他沒有底氣嗎?當然不是,說話的底氣不是光靠外在條件就能提升的,而是在於內在的自信心,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個人想要樹立自信心並不難,難的是始終堅持,並去努力實現。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過很強的自信心,但是隨著年齡、環境的改變,許多人不得不改變了初衷,自信變成了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