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茶與聖(7)(2 / 3)

次日,陸羽起程,皎然親自送到山門,看著陸羽牽驢下山而去。

陸羽經過了一段流浪生活,雖然身體辛苦,但心情卻很愉快。因為他每到一州,都能看到世俗的許多動態,增加見識和閱曆;每到一縣,能夠結交或多或少的朋友,借以互相切磋文藝,取人之所長而補己之不足;每逢一山一水,就能采到不計其數的茶泉標本。他是無一時而不學習,無一事而不記錄,無一處而不考察,尤其是對於茶泉,不但要親曆其境,而且非尋根探源不可。這種對人、地、事、物的研究精神和毅力,決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陸羽到了苕溪,覺得這裏溪水清洌,流經吳興而入太湖,風景優美,清靜幽雅,人性謙和,物產豐富,堪稱魚米之鄉。因此,他動極思靜,決定要在此處卜居隱棲,準備建立草堂,安享平安而穩定的生活。

這時,他結識了一位高士,姓張名誌和,字子同,二人誌趣相投,性情亦合,雙方過從甚密,而陸羽先後在張誌和與紹興太守鮑防的家裏寄食。

誌和,婺州金華人,(一說會稽人),年十六,擢明經,會作“策文”獻呈唐帝肅宗,頗受賞識,命侍詔翰林,官援左金吾衙、錄事參軍。後以親既喪,不複出仕,居江湖間,每垂釣不設餌,好比薑子牙以直鉤釣魚,而誌不在魚,自稱煙波釣徒,性高過,不拘撿,善書山水,嚐撰擇魚歌,唐帝憲宗欲求其歌,但不能致之。

有一天,陸羽對誌和說:“請問你和哪些人往來呢?”

誌和答道:“我以太虛為室,明月為燈,與四海諸公共處,從不離開他們,你何必問我和哪些人往來?”

唐肅宗賞賜高士玄真予張誌和及奴婢各一人,玄真配為夫婦,名為漁童樵青。人問其故,答曰:漁童使奉釣收綸,蘆中鼓世,樵青使蘭新桂,竹裹烹茶。

他著有《玄真子》十卷,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李德裕稱誌和“隱而有名,願而無事,不窮不達,嚴光之比。”由此可知其品格的高尚。

上元元年冬季(公元七六零年),陸羽的苕溪草堂落成。他便入新居,茅舍竹籬,院前有菜地,亦可種地,屋後有茶圃,也可種菜,四周花木成蔭,環境幽靜,風景宜人。鄰翁介紹一個童役,為陸羽洗掃庭院,治膳燒水以及清理雜務。草堂之內,有寢室、書房、客廳和廚房,家具雖然簡單,但布置整齊,經濟實用。壁間裝訂木架,以便安置茶葉、茶具,以及茶泉的標本等物。他忙碌了幾天,才把屋內和院中整理得七舒八齊。井井有條之後,心裏覺得非常滿意,就開始閉門自修,著述文章,烹茶娛樂,優遊自適,猶如世外高人。因此,他自號桑寧翁,滄浪子,又叫竟陵子,以示不忘自己的出身之鄉——竟陵。

苕溪草堂落成,陸羽終於有了一個安身的居所。然而,陸羽在探研茶泉之道,撰擬大著之餘,目睹國事是非,群逆叛亂,人民流離失所,餓殍遣散的景象,心中十分悲憤,特作“天之未明賦”以記當時的心境。賦曰:“此年何日—,會陽無別,今夕何夕長此更深!天機何在,曷不引吭?上蒼何故,如此混沌?蒼穹一何怨兮,東君失常既日失常兮,歇不見宵漢鬥柄?乃風伯常逍遙九垓,未掃凍雲,由是日月蒙蔽,星漢沉淪,夜嫋肆虐,豺狼橫行,磨牙吮血,殘害生靈。大道由茲潛象,周天因經匿形。今明得作著,聰者閉聽,吟者吞聲,歌者寒噤。健者臨穀而不覺,贏者處蛇而無驚。徒知一已,不知萬物,已不見已如夢魔纏身。尤何至殷,悲何至極,惟天之未明!”

不久,那頭在旅途一直與陸羽相依為命,視作同伴的白驢,突然食欲不振,日漸消瘦,寂然閉目,倒地不起。這使陸羽心裏非常難過,如喪親人,因它多年以來,跟隨自己經曆不少地方,跋涉無數山憐。於是他就在草堂旁邊的空地上,悵然把它妥為埋葬,並加以厚土,立碑“忠仆白驢之墓”,以留紀念。

當然,際羽並不孤獨僻居,更不與世隔絕,因他常有當地的文人儒者,和茶癖雅士,共同呂茗歡聚,其中尤以詩僧皎然更為意趣相投,往往賦詩酬答,過從密切,稱為忘年之交。

陸羽在空閑的時候,除了寫文章之外,主要是整理茶事的記錄,準備著述《茶經》,埋頭苦幹,一定要把這部書早日完成。

入宮試茶交友賦詩

許多茶商為了招徠茶葉的生意,把陸羽的地位捧得很高。他們想出一種宣傳的辦法,用木料雕成陸羽的偶像,供奉在店鋪裏,並尊稱他為茶神。每逢做大交易的日子,他們就用香燭供奉在陸羽偶像的前麵拜祭,並以上等的茶葉作為供品,而供具也用最精致的瓷料製成。假如交易未能成功,茶商就用水向陸羽木像淋澆下去,這並非對陸羽的不敬,而是祛除晦氣,招致好運,使茶神保佑生意興隆。

茶具製作工人為了爭取業務,就做出瓷質的茶神陸羽偶像,茶商茶販都搶著去賣這種產品,作為免費贈送買茶顧客的禮物。例如買茶十包,贈送一個茶神陸羽的瓷像,以宣傳茶道和推廣生意。

製造陸羽瓷偶的人,最初是鞏縣的陶者,凡買十幾隻茶具的顧客,便贈送一個陸羽瓷偶,生意甚為發達,於是各地的茶商也都看樣學樣,出售茶葉亦以此物作為贈品。

唐代茶商非常之多,他們從產茶區買得茶葉,再販運到都市裏去銷售,來往時間很長,賺了錢之後就到平康裏作樂,甚至討了一個妓女來作妻。白居易的《琵琶行》有雲:“商人重利輕別離,前年浮梁買茶去”可以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