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楚楚腰肢掌上輕之6. 抗議維權(1 / 2)

臨江綢廠的改製在鬆柏集團考察後一直緊鑼密鼓地進行。

先是對綢廠的資產、債權債務進行綜合評估,經專業公司先後幾次評估,最後的結果是臨江綢廠資產負債率高達138%,資不抵債,臨江市人民政府向東方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

破產後,為了穩定職工隊伍,由臨江綢廠以地皮為抵押向臨江市人民政府借了250萬,原臨江綢廠廠長、生產副廠長各出資兩萬,組建新的臨江遠華絲綢有限公司,旋即遠華公司被鬆柏集團以300萬的價格收購,更名為臨江信遠絲綢有限公司。

整個改製過程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瞭亂,臨江綢廠的工人還沒有反映過來,他們已經從國有企業員工成為了私企的員工。

大家為此群情激憤,感覺受到了政府的欺騙,在多次要求答複未果的情況下,終於有人喊出靜坐上訪的口號。

鄭明東作為副團職轉業幹部,在企業破產時政府曾谘詢過他的意見,是自己出資留在新組建的廠裏呢還是調離綢廠,去新單位任職,他感覺留在綢廠沒有什麼出路,就選擇了調離,市委在經過研究後,任命他為交通局紀檢組組長。

脫離了綢廠,回過頭來反思綢廠整個改製的過程,他也感覺政府在處理此事時有許多暗箱操作的地方。

臨江綢廠占地130多畝,擁有機械設備730多台,廠房5萬多平方米,還有那麼多的配件、成品、原料,所有這些居然最終隻評估了780萬。

對職工的安置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職工欠發的工資因為宣告破產,統統沒有了,職工轉為私企員工也沒有一個說法,以前的保險、以後如果麵臨下崗等等,政府全都不提。

這天,廠裏的喬師傅和夏東遠幾個人在他下班後找到他,向他說了當前職工的困惑。

鄭明東也實事求是地向他們談了自己發現的一些問題,建議他們正常渠道向上級反映。

喬師傅一聽他的話,氣憤地說:“怎麼正常反映,我們幾個已經多次到政府上訪,要不是那幾爺子忙沒人接待,要不把你從這個部門推到那個部門,把你耍得團團轉,跑一天筋疲力盡,最後聽了一大堆廢話,事情一點也沒辦成。”

夏東遠也深有同感,說到:“企業幹部也是幹部噻,為什麼要分個三六九等,當初從學校畢業,政府把我們分到綢廠,我們現在要求轉崗,把我們調離綢廠,安排到其他事業單位工作,這要求不過分吧?他們也是處處找理由。”

鄭明東笑笑說:“也不是具體辦事的敷衍你們,具體政策是領導把握,他們把調子定下,讓下麵的人要執行政策,給你們把工作做通,你讓他們怎麼辦?要想這事得到解決,關鍵還是要找領導,得他們出台政策才行。”

喬師傅憤慨地說到:“沒有什麼好辦法,我們組織全廠的職工去政府門口靜坐,不解決問題我們就不回去,一天不行就坐兩天,實在不行臨江解決不了我們就去東方市政府,隻要影響出來了,事情總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