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同誌自擔任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分管寧夏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以來,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與全區宣傳文化戰線的同誌們一道,繼承和發揚寧夏文化已有成果,高起點規劃,深層次挖掘,做了許多謀長遠、打基礎的工作,比如:在寧夏文化的定位上,提出要大力弘揚“以回族優秀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等九大主流文化,精心構築以“兩山一河”為特征的大文化圈;在文化發展戰略上,緊緊圍繞“小省區要辦大文化”的總體要求,提出首先要引導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文化心理,集中優勢,集成資源,出特色、出精品、出人才,打造“寧夏——花兒的家鄉”品牌;在文化發展思路上,提出要樹立全新的文化發展理念,堅持科學的文化資源觀、文化財富觀和文化發展觀,高舉旗幟抓文化、解放思想抓文化、準確定位抓文化、尊重曆史本原抓文化、創新體製機製抓文化、苦幹實幹抓文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抓文化、用抓經濟工作的手段抓文化;在文化發展措施上,提出抓產業不抓項目是不得要領,抓精神文明建設不抓典型是不得要領,抓文化建設不抓精品是不得要領,抓隊伍建設不抓人才是不得要領;在文化發展的合力上,提出各級黨政要像重視經濟工作那樣重視文化工作,像重視物質文明建設那樣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像重視做強經濟硬實力那樣重視做強文化軟實力,像爭項目、跑資金那樣的執著關注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在宣傳文化隊伍建設上,堅持“政治堅定、業務精良、紀律嚴明、團結向上”的要求,大力倡導“跟得上、拿得下”的工作作風,要求宣傳文化幹部用心想事、用心幹事、用心抓落實;等等。這一係列的思路和措施,可以說是春光同誌既踏著曆任的“足跡”繼承拓展,又立足實際,麵向未來銳意創新的結果。進一步摸清了寧夏文化的“家底”,找準了寧夏文化發展的地位和發展方向,是符合中央政策和寧夏發展實際的,由此,在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拓展了寧夏文化建設新高潮的大幕,正在演繹著一場場精彩紛呈、威武雄壯的活劇。
我曾讀過春光同誌編著的《寧夏文化的源與流探析》一書,主要分析了寧夏文化的生成,對寧夏“九大主流文化”進行了梳理,探析了寧夏文化的種類、表現形式及影響,係統地分析了哪些是寧夏主流文化,哪些是伴生的,哪些是代表寧夏本原文化特征的,哪些是作為多元文化補充的,形成了寧夏文化共識。虎年伊始,春光同誌給我送來《寧夏文化的縱與橫芻議》書稿,邀我作序。粗略看了一遍,很受鼓舞和啟發。如果說《寧夏文化的源與流探析》是對寧夏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係統推出,《寧夏文化的縱與橫芻議》則是對寧夏文化發展方向和發展措施的科學總結與理性升華,體現了推動寧夏文化建設的更加自覺和更加主動,兩書堪稱姊妹篇。這兩本書的先後出版,可以說是寧夏文化建設領域的幸事,可喜可賀。
國運昌盛,文運必興。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寧夏的跨越式發展也必將以文化的勃興為印證。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催生、發展和弘揚先進文化的時代。我們相信,《寧夏文化的縱與橫芻議》的出版,必將為寧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助力。
是為序。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