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行獵群才聚(1 / 2)

“那奉孝與誌才,看來是不準備去長安了。”曹孟德雙眼迷離,仿佛綻放著萬丈光芒。

“潁川的家鄉父老,都說我繼承先輩郭嘉的性子,放蕩不羈,我怕除了同樣是曹魏帝傳人的孟德兄,天下無人敢用在下,故這輩子就交給孟德兄了。”郭嘉將身子斜掛在船上,浪子的形象彰顯無疑。

“哈哈,能得奉孝助之,我曹孟德勝得十萬雄兵。”

“在下早已認定此生追隨孟德公了,還望孟德公不棄。”戲誌才說完,站起身來就要行禮,他雖同樣嗜酒如命,但卻還是比郭奉孝規矩的多。不過他這一下起身,卻是讓小舟起了劇烈的搖晃,眾人連忙攙扶。

“真是怪人事多,誌才兄,你莫不是想我們都去這潁河喂魚吧,聽說這裏麵有會吃人的魚。”郭奉孝頓時出言調侃,這頓時惹得其他三人都哈哈大笑,戲誌才本就是性格剛直之人,接近三十的人,尷尬之色頓時爬滿雙頰。

“誌才和奉孝,你們日後都是我曹孟德的左膀右臂,切莫要注意身體,我不希望那日我曹孟德還未倒下,卻你們先倒了,這次兗州之行,聽聞一神醫,我去尋來,給你們開張藥方,日後好補一番才是。”曹操的話無不透著朋友的關懷,身居高位的氣場,以及為人主之術,並不是突然一下就具備的,而是不斷的曆練,位置到那時,自然是水到渠成,此時的曹操就是這般。

四人又是一番暢飲,四人都是當世頂級的大才,心胸豁達,雖然荀彧要放棄與三位摯友共謀大業,去長安投奔姬弘,讓諸人心中都頗有遺憾,但還是盡興的。也許是為了彌補前世荀彧的遺憾,曹操畢竟不是姬弘,未能給荀彧全功天下之機,要知這荀彧之才,完全不下李斯,隱隱有勝出之能,如果要談上人品,荀彧足夠甩下李斯百條大街,也許冥冥之中,這是荀彧的機會,但大姬妖孽級的人才集聚,又焉能有脫穎而出之機?

翌日清晨,這一天對於潁川,對於新華夏的曆史卻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潁川的諸多大才,在這一天批量的奔離天下,各尋明主,可謂陣勢駭人,全都是曆史赫赫有名之人。

荀氏就不必說了,有程嬰,其忠義之名,不下申包胥之下,甚至還流傳至海外異邦。其弟程不識,名聲不入那般響亮,但是熟知曆史之人,都會知道他是漢景帝的肱骨之將,其功勞絲毫不下飛將軍李廣,鎮守邊關,一生未逢敗績。程昱也不必多說,曹操的主要謀臣,這就是潁川程氏豪族的三位大才。

再來說另一個大族鍾氏的子弟,鍾子期,伯牙覓知音典故的由來。戰國時代的鍾烈,此生也化為了潁川鍾氏,其弟鍾繇,同樣是三國時代的大才。

晁錯,同樣是漢景帝時的政治大才,可惜空有一番本事,卻被因儒道治國,被漢景帝嫌棄而死,可謂嗚呼哀哉。晁說之,宋代少有的經濟治國之大才,仕途比起大文豪蘇軾來說,還要坎坷許多,如此的事實證明一句話,千裏馬常在,但伯樂卻不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