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陵祭祖後,不過一頓午餐,就直接進入了選拔的環節,總應選人數為一千餘人,當然其中濫竽充數者自然是不少,姬家軍雖為選才,最終戰略謀劃卻不是此,故而也未設置海選,凡是報名者皆可參加正賽。
此次英雄會雖然隻有長安軍參與,但南陽、關北、洛陽的守軍主副將皆是來長安參與此次盛會,也皆近任命。英雄會現場內未有祖祭那般規模,除了天下仕子的那一千餘人,以及大姬的群臣外,就隻有一千的兵力守護。
首先是姬旦上台,接過姬弘詔書,上台宣讀,當著天下仕子的麵。此時的姬旦雖然才十七歲,但言談間的自如絲毫不下於姬發,不愧是西周的四公之一。
此次的任命,就算是奠定了日後大姬王朝的臣序功碑,因為這是一次奠定大姬朝堂和軍隊格局的任命,未來發展的基礎也就如此這般。
大姬軍隊,正式確立兩位衛帥,四位督帥的六位一品大員。和督帥同掌一軍的是輔帥,從一品大員,再下就是正二品的五姬大將軍,從二品四征、四鎮,八大大將。
首先,姬弘將一萬八千重騎重新拉將出來,成立衛武軍,衛武軍分為左右武衛,一萬八千重騎成立左武衛,滿員是兩萬人,崇侯虎擔任左武衛統帥,魏姬為大將軍。而右武衛開始訓練兩萬重型步兵,軍械方麵魯班和宋應星全力配合,而右武衛統帥為慶忌,裴元慶為大將。這則任命算正式奠定了崇侯虎和慶忌身居元帥的地位。
其他四大軍團,正式確立分為關中軍、關北軍、南陽軍、洛陽軍,關中軍申包胥任督帥,班超任輔帥,其下征西大將軍高敖曹和鎮西大將軍高繼思。
關北軍督帥先軫,輔帥諸葛亮,這也是姬弘考慮再三所做的決定,諸葛亮隻有下放到具體的軍團任帥,才能發揮出才能,否則會被薑尚和他自己掩蓋住全部的鋒芒。關北軍其下,擁有征北和鎮北兩員大將,隻是鎮北將目前空缺,征北大將軍是王彥章。
洛陽軍,嶽飛任督帥,輔帥空缺,這也是姬弘對嶽飛最大的補償,畢竟先前姬家軍規模初成時,嶽飛的軍職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如今,姬弘正式確立未來的軍政體係,嶽飛雖然升遷為元帥,但所管轄的軍隊卻是越來越少,姬弘準備將最強的輔帥配於他,組成姬家軍的最強軍團,當然姬弘自己監管的兩衛軍除外。麾下有征東大將軍楊再興、鎮東大將軍狄青,楊再興是姬弘五人的結義兄弟,自然隻有嶽飛和申包胥才能讓楊再興信服,當然姬弘就不必說了,征東和鎮東定然是四征和四鎮當中最具分量的大將軍,由此可以看出,洛陽軍團的未來多麼強悍,狄青的統帥之才,也僅在嶽飛和先軫之下。
最後是南陽軍,督帥王嘯,這枚前世姬弘培養出的橙兵,其統帥和武勇總計六項能力評價,均是滿值100,雖然未有妖孽級105內的評價,但其如此平衡滿值的能力,卻也是獨一無二的,故而,姬弘對王嘯的期待和信任,絲毫不下嶽飛,他終會隨著南陽之戰的臨近,而名揚天下。王嘯的輔帥同樣與他一般年輕,姬發,姬弘的二弟,西周最傑出的君主,其麾下同樣有兩員大將軍,征南大將軍是同樣年輕的蘇定方,其統帥之才,與王嘯當然是在伯仲之間,有勝出之處,也有不如之處,鎮南大將軍空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