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會選論規則(1 / 2)

最讓人熱血沸騰的莫過於武將鬥勇,這次英雄會報名參與武舉之選者,僅次於文選之後,有四百餘人。

武選的規則就如同後世的足球比賽那般,分為一到四號,四個分區,每個分區都是平均分配。

分區內抽簽決定對手,兩兩對戰,每戰勝一個對手得三分,平一分,負不得分,每一個區,分為三次淘汰,第一輪是十連戰,積分最前的二十名晉級。第二次淘汰賽是五輪戰,積分前八晉級,最後一輪分區淘汰,是八人一對一,不在小組分區,最後決定出前三名。

最後是是個小組的前三名參與最後的淘汰賽,這一日的比賽放在英雄會的第二日,所有參與英雄會的天下仕子,皆可在場內觀演。

分區分出前三名比試,放在當日完成,也就是英雄會召開的第一日。

周陵軍營是可以容納十萬人的軍營,比武場地自然無需擔心,這一日的武比,雖然熱鬧非凡,但姬弘卻是無甚興趣,除了將名冊內極個別的名字進行了調整分區外,姬弘就直接返回了長安行宮,姬弘這未見其人,就調整幾人的分區,自然是因為看見了熟識的幾位曆史名人,不然一個分區內的武選者太過強悍,就會有遺憾的淘汰,這事關日後在姬軍中的軍銜排位。

而謀統類的選試,出賽也是在這第一日,參與這一應選者,實在是甚少,當然,這與當今天下的情形自然是分不開的,這一類的大才,若將自我淩於天下之上,自然是不會跑來參加這英雄會的選拔,他們當是被人相請的,不說如曾經的劉備三顧茅廬那般,但最起碼也得一請吧。

天下的形式、及英雄會召開的納才之意,也甚明了,像孫武這類不遠千裏,卻依然相投的大才,姬弘將之定位為忠勇之人,這並不錯,國家民族危亡之時,赴北救國當不應該麼?

謀統的參與者,不過三十餘人,其內的大才當是不少。姬弘觀看了名冊後,也甚是高興,孫武自是不必說,柴武柴榮父子,樂毅、謝玄。

柴武,西漢名將,為劉漢江山,立下過赫赫戰功,曆經劉邦、呂後、文帝三代掌權者,後官至大將軍。

此生他和柴榮為父子,柴榮,被稱成為五代最傑出的皇帝,為奪回被胡人占據的炎黃九州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可惜英年早逝,殯天之時才年僅三十九歲,倘若不是如此,那來的趙匡胤完成一統,建立宋朝。

樂毅之能自然無需多說,曆史爭議不斷,但無論爭議如何,樂毅都是可以位居統帥前十的存在,連克齊七十餘城,不過晚年的一次離間,可謂英明毀譽參半,否則,其曆史地位還會更高。

謝玄,淝水之戰的前軍統帥,讓苻堅創造了草木皆兵典故的由來,為東晉的苟延殘喘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遲滯了,曆史上可能完成胡人一統炎黃九州的事件。受於姬弘的穿越轉生的曆史事件,謝玄也提前登上了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