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後,經曆過婚姻熬煎世情磋磨的大米終於悟出,中國之所以有很多像老奶奶一樣遭遇不幸的女人,首先要歸罪於國人滲入骨髓的深重的重男輕女意識,這是中國的女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不幸的根源。對一個民族來講,過高地尊崇男性的地位,與過高地尊崇女性的地位一樣有危險。
大米是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女人,這種在別人眼裏荒誕不經的觀點,在她自己看來卻是蠻有道理的。在她看來,男士們高高在上俯視群雌,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大男子主義嚴重者竟然試試探探然後正大光明地把女人踩在了腳下,(有很多偽君子表麵上沒有把女人踩在腳下,但實際上早已不知不覺在心裏把女人踩在了腳下,)這樣就使他們很自然地滋生了唯我獨尊、雄霸天下的豪氣。在這種虛妄的豪氣支配下,他們隻看到了自己的價值,隻顧及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並且想當然地認為,男人是理所應當有價值的並且這個價值還是不菲的;男人有需求是正當的正常的,是需要並且應該滿足的;男人的感受是重要的並且應該得到理解體諒的。
至於說女性,她們能有什麼感受和需求?就是有,也是不值一提、無足掛齒的,大可不必理會。至於女人的價值,就更不值一提了。大才女李清照被一個十歲的聰明小女孩兒教育的故事,就是一個明證。
晚年的李清照孤獨寂寥,閑來無事,就想培養一些愛好詩文的女孩子,她看到一位孫氏舊友有個十歲的女兒,這小女孩兒很是聰明靈動。李清照於是自願為師,想把生平所學教授於她,沒想到這個小女孩卻拒絕道:“才藻非女子事也。”聽聽,連一個小女孩兒都認為,寫詩寫文這樣的大事兒輪不到女子去做,不是有男人嘛。我們女人需要幹什麼呢,掃掃地,擦擦家,抹抹桌椅板凳,縫縫補補做點女工就行了。據說李清照聽後差點暈倒,曾經才情橫溢詞動京華的自負也差點被擊得粉碎……
大米每次想到“才藻非女子事也”一句能從一個小女孩兒嘴巴裏吐出,就不由地感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這種傳統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教會男人如何去蔑視女人,而是教會了女人如何去看輕自己,乃至看輕整個的女人群體。這些女人死心塌地地在思想上匍匐於男人腳下,甘當墊腳石,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掃描關注著別的女人的動向,一旦她們全都趴下了,這說明她們和自己一樣,都是值得讚美的好女人;要是發現竟然還有幾個另類女人妄圖跟男人一般高矮,那簡直就是不自量力的不要臉。到時候男人想出馬維護幾千年傳下來的男權意識都輪不上號,因為早被好女人們搶先了。
在大多數男人眼中,一個傳統的中國式好女人,首要的一點,就是得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降到最少,把自己的身段放到最低,要是沒有需求當然最好。而對於女性來講,她們正常的感受和需求絕大部分被男性甚至是自身所忽視輕視,既得不到理解同情又得不到體諒滿足更不被尊重認可,哪怕是一個再任勞任怨再逆來順受的女人也受不了。時間一長,這種不公正的待遇必然使女人們怨氣滿腹、戾氣衝天,這種怨氣與戾氣小到能鬧得家宅不寧,大到能搞得民族內部失和。你想啊,一個民族有一半左右的人得不到另一半的理解和尊重,那這個民族得滋生多少怨氣和戾氣啊,怨氣與戾氣多了,人與人之間互不尊重理解,互不關心對方死活的情況就比比皆是了,發展到後來,“窩裏鬥”橫行,“互害怪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