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惠蓮過門後,謹遵家訓,對老婆婆孝敬有加:老婆婆不管多刁鑽古怪,使盡方法難為孫媳婦,許惠蓮從不頂嘴犯上;年終歲尾,許惠蓮在生產隊裏累死累活掙的三頭子二百,也一分不少全上交給老婆婆;家裏的飯從來做兩樣:一粗一細,一黃一白——黃棒子麵餅子(粗糧)和細麵白饅頭(細糧),許惠蓮兩口子吃粗的,老婆婆吃細的,後來大米、承禹出生後,也有幸能跟著老奶奶吃細的,隻可憐了小米,七八個月大時就被逼寄養在姥姥家,沒跟著不喜歡她的老奶奶吃上細糧。
當時陶澤乾在村小做民辦教師,家裏家外的活兒大半壓在許惠蓮肩頭。但許惠蓮勤勞肯幹,裏裏外外一把手,把個家打理得停停妥妥,拾掇得利利索索。哪怕全家的財政大權仍然雷打不動掌握在老婆婆手裏,許惠蓮也無半句怨言。讓她犯難發愁也受盡難為的是,老婆婆那古怪透頂的脾氣:好好的就惱了,忽然間又笑了;平常的一句話,老婆婆就怒了;一點子事做不到心裏去,老婆婆又氣了;許惠蓮說話聲兒大點兒,老婆婆嫌孫媳沒教養;嚇得許惠蓮把聲音壓低些,老婆婆又數落孫媳,明知她年紀大了耳朵不靈光故意小聲兒說話來氣她;許惠蓮做好了飯叫老婆婆來吃,她沒好氣地訓斥許惠蓮:沒看我忙著,不知道趕眼色!先吃去吧!下次許惠蓮做好了飯,看老婆婆又在拾掇頭發整理衣服,就沒敢叫她,和丈夫澤乾先坐下了,剛拿起一塊黃餅子,不等咬一口,老婆婆又開腔了:好啊,吃飯也不叫我,不等老的坐下,小的能吃?!家裏老的就這麼教的你?!……
總之各種古怪,對許惠蓮是各種折騰,許惠蓮縱使有百般武藝,在長輩麵前也施展不開。陶澤乾更是謹遵父訓,奶奶就是有千般不是,他也絕不說半個不字,哎,總不能幫著自己的媳婦去數落自己的奶奶吧,這是天大的不孝啊。可眼睜睜看著奶奶做事不占理兒,讓自己媳婦受這麼大難為,陶澤乾真是左右為難,哎,他一咬牙,一跺腳,眼不見為淨,隻要得空兒,就躲出去了……
可憐可悲的陶王氏,是要把自己大半輩子受的委屈,通過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方式,宣泄在孫媳婦身上,可憐把個孫媳婦許惠蓮折騰得,真是“針鼻兒裏爬出條命來”。人家當婆婆的都是折騰兒媳婦,可陶王氏那個兒媳婦不在跟前兒,一把抓不著,孫媳婦就權且充當出氣筒了!
尤其當第二個重孫女小米出生後,陶王氏對孫媳婦的不滿更是到了極點,折騰許惠蓮的細碎手段隨之登峰造極,要麼摔打東西,要麼指桑罵槐,要麼直接破口大罵,什麼“頭胎生個丫頭片子,第二胎又生個丫頭片子,我看你是不給我們老陶家生個男根了,你這是給老陶家絕後啊,罪過啊”,什麼“我已經給你帶起一個丫頭片子來了,我可不給你再帶個重樣的了,愛讓誰帶讓誰帶去,我是不跟著白白受累了”,什麼“淨生些賠錢的貨,我們老陶家這是哪輩子欠了你的了,啊~讓你來害我們呀”,說畢就大放悲聲,恨不得把個小米就地掐死才算解恨,把個許惠蓮天天嚇得心驚肉跳,連個囫圇月子都沒有過全。生大米時,許惠蓮坐月子期間還吃過六天雞蛋,雖然陶王氏舍不得孫媳婦多吃,可頓頓也能吃上三四個,再填巴點粗細糧喝點菠菜湯小米粥啥的。等到生了小米,連個雞蛋皮也看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