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坐落在小河西岸,小河初中就坐落在小河東岸,村落和學校隔河相望,一條窄窄的石橋橫跨在小河上,充當起了連接村莊和學校的紐帶。
大米平時膽兒小,但對學校就建在一片墳場上的傳聞,卻一點都不打怵。
與同現實中的婆家人打交道相比,大米真心覺得,那些傳說中的鬼怪會更好“相處”一些。畢竟鬼怪們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誰知道到底有沒有;婆家人的麻煩卻是“實”的,明打明地擺在那裏,不是想裝作看不見聽不見,他們就不存在的。別的不說,單是公公、小叔子、小姑子天天陰沉著的臉,讓人看了就覺得心裏堵得慌,壓抑得慌,多看兩眼簡直能得抑鬱症。尤其是小叔子,掛搭著一張陰臉子,出來進去碰到大米,真是碰得腦袋都“巴嘎巴嘎”響,他都不帶叫一聲“嫂子”的。大米見了他就憋氣,哪裏還想回“家”住?
剛過門兒的陶大米在婆家人麵前,老是感覺自己在“裝”,說話做事得先想想,尋思尋思這話該不該說,事兒該不該做;說和做的時候還得拿捏著分寸,但可悲的是她從來也拿捏不準。這對陶大米來講簡直就是莫大的精神折磨,隻要一回婆家,可憐的陶大米就感覺自己遭老罪了。在娘家雖然老是挨訓挨罵,但許惠蓮狠狠地罵過一通後,一回頭,娘還是那個親娘,閨女還是那個親閨女(當然了,大米對娘的****管教還是頗有怨言的),再怎麼吵罵,都礙不住娘真心疼閨女的天性。
可是在婆家來?
但是老木不認同大米的觀點,他還曾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疏導大米唻:“那不是個‘家’嘛,那不是我們的‘親人’嘛,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你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家裏人不會拿你的錯兒的……”
沒有多少準主意的大米半信半疑,心想,不是你忽悠我,就是你傻,反正你說的可信度低,我還是不要聽信的好。家是你的家,不是我的。
大米寧肯跟傳說中的“鬼怪”毗鄰而居也不願回家去住,讓老木無可奈何。大米真使起強來,老木也不忍心違背她的心思。
但是現在不同了,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那麼多瘮人的蚊子,光聽那一片密集的嗡嗡聲就把人嚇得夠嗆,何況還能“拉幫結夥”、神神乎乎地出現在蚊帳裏呢!
老木就勸大米,還是回家去吧,反正咱住在自己的房子裏,一天也就是吃三頓飯的工夫才跟爹娘他們呆在一起。
三頓飯?大米一聽更愁了,想起一家人陰沉緊繃的臉,沉悶壓抑的氣氛,她就喘不動氣兒,不要說三頓飯,一頓飯她都不想和他們在一起吃!一個悶葫蘆老木就夠她受得了,再來三四個“老悶兒”,這這這……簡直就不能叫“在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