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獵人上山打獵,由於下了一場暴雨,沿途作的標記都被衝洗掉了,他在山裏迷路了。一連過了好幾天,他都找不到出口,整個人是筋疲力盡,饑寒交迫。

一天,他照樣在森林裏轉來轉去。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一間小木屋,於是快步走上前去。正當它暗自慶幸有救時,卻發現了另一個讓他吃驚的現象:小木屋的屋主是個性格怪僻的隱士,傳說他對闖入者都會心懷敵意,完全不理會任何到此造訪或是打攪他的人;但迫於饑餓,獵人還是走進了禁地。

怎麼辦呢?如果不向隱士索取食物,自己很有可能就要死在這荒山野嶺。肯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向隱士施救,可又怎麼跟他說呢?

也許,可以用槍迫使隱士就範,搶奪他的食物,但這樣事後可能要接受法律的製裁;也許,隱士可能出手奪槍,進而引發槍戰,如果獵人射中隱士,他將被控謀殺罪;如果獵人自己被射中,同樣是一場悲劇。

以上兩種策略,獵人都沒有采用,他采用的是一種更聰明的辦法:隻見他走向前輕輕地敲門,等隱士開門後,獵人馬上微笑著說:

“尊敬的先生,我是來這裏打獵的,不幸迷了路。”說著,主動將槍托遞給隱士。隱士感到非常驚異,這個來客表達友好的方式太奇怪了,於是默默地將槍收下了。

見隱士沒有拒絕自己,獵人趕緊誠懇地請求道:“能不能用槍和您換點食物?因為我實在餓得不行了。”

由於武器在自己的手中,隱士感到很安全,同時獵人對他的尊敬也使他感到很高興。隱士破天荒地邀請獵人進去,並為他準備晚餐。飯後,隱士將槍還給獵人,並指引他走出了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