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三河古羌:生命薪火的艱難傳遞(1 / 3)

西羌史冊:黨項羌人所承載的民族傳統

關於黨項羌族的族源,史籍有簡略的記載。或曰“漢西羌之別種”(《舊唐書·黨項羌傳》),或曰“西羌之遺種”(《五代史記·黨項傳》)。

“別種”也罷,“遺種”也罷,都是對黨項羌屬於“西羌”一係的認定,說明黨項羌人是從古羌人那裏發展而來的。這應是古代史學家們的共識。當代的學者延續了這一看法,並進而指出:“西羌”,不過是“西漢時對羌人的泛稱”。為什麼提及羌人,先要著一“西”字,謂之“西羌”呢?這主要是因為羌人長期居住和活動在中國西部(河湟等地)的緣故。

作為西羌支係的黨項羌,自然而然地承載著源自西羌的悠久傳統,同諸羌之間,也存在著彼此吸納的親密關係。

據《尚書·舜典》中“竄三苗於三危”的說法,和《史記·五帝本紀》中“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的說法,《後漢書·西羌傳》認為:“西羌之本,出自三苗,薑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於賜支,至乎河首,綿地千裏。”

範曄的看法是:遠古時代的舜,將原居“南嶽”(衡山,在今湖南省)附近的部分“薑姓”的“三苗”(古族名,又稱“有苗”“苗民”,原居江、淮、荊州一帶),遷至“三危”和“河關”及其西南廣大地區。這些人由“薑”而“羌”,形成為羌族,這是一脈相續的變化。對“三危”的地望所指,前人看法不一。《水經注》《括地誌》認為指三危山,在今甘肅敦煌市;康熙認為指康、藏、衛三地,即整個西藏及四川西部地區。但從西戎的居住區中心所在是隴山、涇河、渭河、洛水流域,以及“遷三苗以變西戎”的戰略目的等因素綜合推想,這些薑姓之三苗人,似不應該遷徙至距離西戎居地更為遙遠的敦煌地區的。結合“河關”的地望,在今青海省東部黃河南岸的貴德縣,可推知這些薑姓三苗所遷徙入住之地,應該在青藏高原今青海省東部至今甘肅省西部一帶。所謂“賜支”,《書·禹貢》作“析支”,指今青海省東南境黃河河曲,“賜支”(析支)是對黃河河曲的一種稱呼。“河首”,指黃河源首,即阿尼瑪卿山、西傾山以北地區。從“賜支”至“河首”,這一片“綿地千裏”的遼闊區域,正是包括黨項羌先民在內的古代羌族的發祥之地。

古代羌族有無自稱,因史籍沒有記載,我們不得而知。殷墟卜辭中有“羌”字,字形似人飾羊首。這可能是從羌人首戴羊角的風俗考慮,以人字之上加羊角形構成“羌”字。許慎《說文》釋曰:“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應劭《風俗通義》釋曰:“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字從羊、人,因以為號。”黨項羌人始終堅持以羌為號,在相當長的曆史歲月中,以牧羊為主要生產方式並普遍具有敬羊的習俗,完全遵循了古代羌族的這一傳統。

所謂“西戎”,是對我國西北戎人的總稱。戎人支係繁多,“隨地立名,隨時易號”。“戎”,是古代兵器(弓、殳、矛、戈、戟)的總稱,引申為軍旅、征戰等意,用以指人群,言其披甲執戈,慣於作戰;“西”,言其分布於中華之西部。《周書》《禮記》《爾雅》等古籍,都有關於“戎”的記載。也有學者認為,“戎”(又作龍),係羌語,有山穀之意;並進而認為,甘肅古稱“雍”,後又稱“隴”,可能都是從“戎”轉譯而來的。夏商周至春秋戰國時代,各種戎人古族一直活躍在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等黃河上遊至中遊一帶。作為中國曆史上最為古老的民族,“戎”的勢力曾十分強大,在相當長的一個階段中,含“羌”於“戎”也是自然的事情。由於羌人與戎人在實際社會生活中很難加以分辨,故有“羌戎”的叫法,認為羌人是包含在戎人之中的。可後來,隨著屢次大規模的遷徙,戎人逐漸從西北地區銷聲匿跡。於是,羌人才成為西北地區社會生活舞台上的突出角色,而備受關注。

從考古資料推知,在遠古時代,古羌人就已經活躍於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古羌人的遺跡,也被漸漸地發現了不少。如前麵提及的屬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主要分布於甘肅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半山-馬廠文化(發現於甘肅和政半山和青海民和馬廠源,主要分布於甘肅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屬青銅時代的辛店文化(發現於甘肅臨洮辛店,主要分布於甘肅的洮河中下遊、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寺窪文化(發現於甘肅臨洮寺窪山,分布於甘肅洮河上遊一帶)等。

傅斯年先生曾論及著名的“夷夏東西說”,認為:殷商的王族,是居住在華北平原上的東夷人的後裔;夏周的王族,是居住在黃土高原上的氐羌人的後裔。氐羌,包括氐與羌,氐不過是羌中之一支,故言及氐羌時實乃通稱羌。據孔晁注《周書·王會解》,氐羌是氐地之羌,氐是羌之分支,或羌之一種。而據黃奮生先生的看法,遠在商周間,“氐”“羌”二字就一並提出,住在社會發展比較先進的地區,如嘉陵江、岷江流域河穀地帶的,稱作氐;住在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如湟水流域、黃河上遊高原地帶的,稱作羌。究其實,氐與羌是一個種族,兩種稱謂。

在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中,羌人是有著巨大貢獻的一個民族群體。從遠古時代起,羌人就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並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時至今日,人們仍然在追念著那些建立過卓越功勳的羌人英傑。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