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是晉中人民的傳統。
殷商末年,箕子為改變社會製度,以舍我其誰的氣魄寫下了《洪範九疇》。他以一個哲學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出現在中國曆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他的思想打破了殷商舊的製度,成為西周建國的指導思想,也使他成為中國第一哲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後趙皇帝石勒,是一個從奴隸到皇帝的人,他在軍事、政治、經濟方麵都有獨特的建樹,他在使用人才、興建學校、禮樂法令等方麵的大膽舉措,大大推進了中原文化的進程,無不體現了敢於爭先的精神。石勒的英雄氣概、雄才大略被後人傳為佳話。
唐代,靈石、介休一帶居民開始采煤燒煤。宋代,陶瓷業發展迅速,介休的洪山陶瓷遠近聞名。
晉中自古民情敦厚,民風淳樸,傳統民俗文化與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呈現出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鄉土風情。晉中文化藝術源遠流長,民間藝術形式多樣,社火、秧歌、彩燈、民間舞蹈異彩紛呈,燦若星河。晉中地上地下文物古跡遍布,奇珍異寶名目繁多。以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為龍頭的晉商文化旅遊資源,在國內獨一無二、聞名海內外,成為三晉大地的一顆璀璨明珠。受晉商文化的滲透和影響,晉商傳統與時代特征不斷融合,造就了這裏獨特的商俗文化。晉中麵食久負盛名,其用料之廣、花樣之多、製法之巧、食法之精在中國北方獨樹一幟。
今天的晉中,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憑著敢於爭先的氣魄,取得了新的輝煌成就;今天的晉中,正以其“趕超跨越轉型發展”的主基調,在加快“四化”率先發展區建設的道路上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市三次黨代會提出,今後五年,晉中要按照轉型發展先行區、晉商文化複興地、現代宜居生態市的發展定位,抓住綜改試驗區建設、太原晉中同城化的發展機遇,實現建設全省“四化”率先發展區的總體目標。“十二五”期間,我市提出要實施“兩大戰略”,推進“四市”建設,做強“八大產業”,實現“六個翻番”,再造一個以上新晉中的目標。其“速度快、效果好、特色濃、人民富”的總體要求和“建設新型化工業強市、現代化農業大市、城鎮化新市、文化旅遊名市和現代宜居生態市”的具體目標令人向往、催人奮進。
順應時代的呼喚,隨著時代的發展,曆史也必將證明,開拓進取、勇於擔當、奮發有為、苦幹實幹,這是晉中人民的趕超精神。
曆史是根,精神是魂。回顧曆史,我們有足以驕傲的輝煌;展望未來,我們將呈現令人鼓舞的前景。從曆史的觀點品味晉中精神,不單單是一種懷舊,而是一個提煉、總結的過程。離開曆史談精神,精神就是虛無。晉中精神就是晉中兒女用血汗和淚水書寫的曆史,用執著的思想,創新的氣魄鑄就的精神。
無疑,太行精神、晉商精神、大寨精神都是晉中精神的精髓,是晉中人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太行精神、晉商精神、大寨精神是曆史的傳承,是晉中深厚文化的積澱,是一種曆史的必然。太行精神是國家和民族處於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和太行兒女共同鑄輝煌的寶貴曆史,她是黨和群眾魚水情深、血肉聯係的典範;晉商精神則體現了一種創新精神,晉中人民用自己聰明的智慧,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大寨精神傳承了晉中人民吃苦耐勞、勤勞勇敢的秉性;晉商精神、太行精神、大寨精神以其特有的魅力,融入晉中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地域性格。
在新時代,順應改革發展的時代潮流,晉中正步入負重趕超、打翻身仗的關鍵時期,趕超精神也將成為晉中人民隻爭朝夕、苦幹實幹,實現“四化”率先發展區建設宏偉目標的最強大、最直接的思想動力。透過曆史現象,深挖曆史本質。提煉精神,如同沙中淘金。新時期,晉中精神就是晉中人民吃苦耐勞的本色,誠信執著的思想,開拓創新的氣魄。
我想,晉中精神的表述詞應該是:“誠信至上,甘於奉獻,勇於創新,敢為人先”。忠誠守信是晉中精神的靈魂,樂於奉獻是晉中人民的特點,勇於創新是晉中人民永恒的主題,敢為人先是晉中精神的精髓所在。晉中精神將當之無愧成為支撐我們今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麵精神旗幟,成為激勵晉中人民前進的力量源泉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