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咎君漠拿了一把刀,把王靈智射來的箭盡數砍斷。隻有一枝箭,咎君漠不是用刀砍,而是用牙咬住了箭頭,笑著說:“你跟我學射3年,我還沒有把這種‘齧鏃法,傳授給你呢。”
八拓將軍
李元嬰做降州刺史時,多有驕縱失度的行為,參軍裴聿幾次勸諫,李元嬰大為光火,令左右用竹板抽打裴聿。後來裴聿人京述職,把事情統統告訴了皇帝。皇上問裴聿:“你被打了幾板?”
裴聿說:“前後總共八下!”
皇上立即賜令遷升裴聿八階為六品官。裴聿回隆州後,歎息說:“我命真薄哪!若是多說一板,不就升入五品了嗎?”
聽者大笑,都戲稱裴聿為“八拓將軍”。
動甬剝衣
北齊高祖的姐夫尉景仗勢欺人,貪汙受賄,民憤極大,高祖派宮殿演員石動甬去諷勸他。
一天,石動甬見了尉景,二話沒說就去剝尉景的衣服。
尉景莫名其妙地問:“你幹嗎要剝我的衣服?”
石動甬答:“你能夠剝百姓的,難道我就不能來剝你嗎?”
高祖認為石動甬說得有理,就勸尉景說:“可不要再貪汙了!”
金佛出土有個叫白鐵餘的人,專靠騙人混日。
一次,他在村外山腳下的一棵老鬆樹下,埋了一個小銅佛,一年多後,埋佛處雜草叢生。他便神秘地跟鄉人說:“昨晚我從城裏回來,路過村東的昌瑞山,見山腳下有片地方爍爍放光,可能是佛光吧?”
鄉人很驚奇,當晚便相約一起去看。離山腳老遠,白鐵餘就指著前方說:“你們看那不是一團黃光!”眾人順著他的手看去,什麼也沒見,白鐵餘故弄玄虛的仍說有,眾人揉痛眼睛也不見黃光。走到近處,隻見遍地野草,白鐵餘越說越玄乎:“這麼亮的光,耀得我都睜不開眼啦,你們怎麼看不見?好啦,好啦,既然大家都看不見,那就算我瞎說,咱們回去吧。”眾人見他一本正經,便都疑惑自己是肉眼凡胎,看不見佛光。
第二天,白家就張燈結彩,慶賀見到佛光,並擇定良辰吉日去請佛。
幾天後,他果然帶人到山腳下,挖出了銅佛。眾人一見“神佛”,都敬拜於地。此後,周圍百裏的鄉人都來白家燒香、許願。白鐵餘故意用不同顏色的綾子,把銅佛包了個裏三層外三層,每天人多時開始揭包,每揭開一層,便要求施一回錢財。這樣,就發了大財。
狡黠的鼠
蘇子夜坐休息,有隻老鼠在咬東西。他一拍床板,咬聲即停,但不一會兒又咬起來。蘇子叫童子拿蠟燭來照一照,發現咬聲來自一隻空口袋內。原來是老鼠被關在口袋裏走不脫的緣故。
打開口袋一看,卻隻發現一隻死老鼠,童子吃驚地說:“剛才還咬東西,怎麼會突然死了呢,不會是鬼發出的聲音吧?”說畢就翻過口袋把它倒了出來,老鼠一落地就竄走了。
蘇子感歎地說:“狡猾者往往能絕處逢生啊!”
門神勸架
桃符(舊時元旦用桃木板書寫神名以驅邪)仰麵看著艾人(舊時端午節用艾草紮的人以消邪氣)罵道:“你是何等草芥,竟敢居於我之上?”
艾人屈身向下答道:“你都已半截入土了(從元旦到五月初五,約近半年,故稱活過一半),還有臉同我爭上位和下位嗎?”
桃符大怒,和艾人爭辯不休。門神勸解道:“我們這等人,現都在依附著人家的門戶過日子,還有什麼時間爭閑氣呀!”
聲從何來
甲問乙:“木撞擊銅鍾而發出聲音,這聲音是木頭發出的,還是銅發的呢?”
乙說:“當然是銅發出的,如果你用撞木敲打矮牆就不會發聲。”
甲說:“不一定,用撞木敲打聚積的銅錢,就發不出聲音。”
乙不服又說:“鍾為虛空物,銅錢為實心物,準確說,聲音發自虛空之物當中。”
甲反駁說:“用木頭或者泥巴做成的鍾,也能發聲嗎?”
兩人爭個不休,一直到喉嚨嘶啞,發不出聲音為止。
趣說靴價
宰相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一天,和凝問馮道說:“您的靴子是新買的吧,價錢多少?”
馮道抬起左腳給和凝看靴子,說:“九百。”
和凝性急,馬上瞪著吏役說:“我的靴子怎麼要花一千八百?”於是就責罵了好一陣子。
這時馮道又不慌不忙地抬起右腳對和凝說,“還有這隻也值幾百哩。”於是哄堂大笑。
麵似靴皮
北宋初年,田元均任三司使,主管財賦,因此權貴子弟、親戚熟人來請他辦事的人很多。他非常討厭,但也不想抹下臉來嚴詞拒絕,常常總是和顏悅色地裝出一副笑臉來打發那些人。一次,他對別人說:“充任三司使這些年來,強作笑顏的情況大多了,簡直笑得我的臉上皺紋像靴皮一樣。”
吃香吃糞
宋時三班院所統屬的特派官員有8000多人在外地工作。每年乾元節時,他們總要集資來給和尚布施飯食和進香,共同為皇上祝壽,這些湊起來的錢稱為“香錢”。主管三班院的大官,常常利用多下來的錢作為夥食費。群牧司的副判官統領宮內外各種作坊的工作,比其他司官員的薪俸要豐厚得多,每年賣馬糞收來的錢又很多,也用來作為大家的開支。因此,當時京城中取笑他們說:“三班吃香,群牧吃糞。”
清酒變渾
南宋時,蘇州有個姓王的行政長官,剛上任,還比較清廉,日子一久就見錢眼開了。他把自釀的酒叫做“徹底清”。
一次宴會,有位世人端來一杯酒說:“這酒名叫‘徹底清’。”
說完故意把杯蓋揭開,另一位藝人見是杯渾酒,便嘲笑他說:“‘徹底清’怎麼這麼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