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解】“於今為烈”是指過去有的情況,今天發展得更厲害了。本來都是單用。《孟子·萬章下》:“於今為烈,如之何其受之?”也可以用在好的方麵,《讀通鑒論·秦始皇》就有“聖人之心,於今為烈。”後來,也許出於強調的需要,再在前麵加上“自古已然”,而且發展到成了“公式”,泛濫成災。魯迅《廈門通信一》:“古已有之’,‘於今為烈’,我近來頗有些怕敢看他了。”便是對這一現象的逆反。

但謎人用這套語為“灸”字掛麵,卻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是因為用了巧妙的別解:這然原是燃的本字,移作形容詞“是”,連詞“但是”、副詞“如是”以及語氣助詞之後,原來的義項被淡忘了,謎人把它挖掘出來,真有點像出土文物。再配上後麵那個“烈”,可就成了“燎原”之勢。整個麵句便成了“從古代就燃燒起來,到現在就越燒越旺了”的表述。難道不是“久火”(灸)嗎?

木石前盟真多磨

謎底:床

【趣解】《紅樓夢》中寶玉、黛玉的愛情悲劇,盡人皆知,無庸饒舌。

《紅樓夢》曲詞:“都說是金玉良緣,俺隻念木石前盟。”(終身誤)“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枉凝眉)也許是謎人謀麵所本。“木石前盟真多磨”,可謂一言以蔽之。

成謎用的是加法。可是加的結果不是底字,而是在底字“床”的基礎上加上“木、石”,組成另一個字“磨”。“木、石”都是明企。“前盟”一詞分為二:表示方位,盟作加盟解。“木、石”之前,加盟底字“床”,果真如此,就構成多畫字“磨”了。亦可籠統地把當中四字都看作抱台詞“真多”,真嫌多餘,照顧到麵句的明順,用事的完整,多乎哉?不多也。

架木支床,疊石作磨,這樣的加法,有點像3+()=8之類,也不失為一種底麵磨合途徑。

庭前舉首聽鶯聲

謎底:應

【趣解】此謎以簡捷取勝,其技法並不複雜。“庭前”是“廣”

字,“舉”之首為“業”,二者簡單組合,即見謎底為“應”。如果拿來供人猜射,那一定是不經“打”的。大概作者並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謎法上設置迷障,不想讓猜者“使昏迷也”。所以老老實實直話直說。然而,謎麵後三字“聽鶯聲”(若以詩律論,“聽”字讀去聲,以避“尾三平”)卻藏有玄機,它告訴人們:這個字的讀音象“鶯”字。

從而進一步提示謎底“應”字。此乃旁敲側擊技巧,屬於補充法門,是字謎創作中比較實用者,在目前尤為流行。此謎走的是簡捷明快的路子,和盤托出,方便結緣,就近隨機,思路直達謎底,文氣貫串始終,令人舒心揚眉,讀來尤覺爽快。

戶對遠山一月斜

謎底:閎

【趣解】字謎多技巧,成語多會意。在謎場上,有經驗的打虎將常活用這兩句謎諺而頻頻得手。當然,會意也是一種技巧。謎諺中說“多技巧”,而不是說“多增損”等具體法門,主要是指法門複雜,不易確定,但頻繁出現的是增損離合,附帶會意、象形。法門多樣,技巧多變,是字謎向顯著特征。比如此謎,便是一例。

在技法上,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戶”扣“門”,首先是簡;“遠山,”扣“厶”,稍微增加了難度”關鍵是“一月斜”,此處難度最大,倘若在“遠山”上被困住了,那便永遠也看不到“一月斜”的本來麵目。原來作者是在謎麵上運用了頓讀的障眼法——“月斜”象形那一撇,“一”單獨企字,幹脆不用任何技巧了,“一”就是一!於複雜的命題中忽然出此平常語,足以令那些早已陷人複雜思路的猜射者猝不及防,而進退維穀。此謎繁簡相間,回互其辭,另辟蹊徑,以新耳目。此謎技巧多變,既由淺入深,又深入淺出,更將易處翻成難度,起伏跌宕,隱顯自如,思路獨特,趣味濃鬱,堪稱奇妙!另外,筆者再補充一點:謎底“閎”字中還隱藏著極深的“象形”法門,不信請看:謎底所取的角度,是從門內向外觀,即把“厷”映入“門”

中。很有巧思,也很難被人們所注意,讀者自可揣摹。或許有人會說:你這是鑽進了牛角尖,墜入了五裏霧中!筆者的答複是:理窮其源,人盡其才,既然打算作一番條分縷析式的評賞,那又何妨另起思緒,廣開言路?

垂釣金風吹拂清秋眉月疏林

謎底:灼

【趣解】金秋之夜,風清氣爽,眉月微明,江邊垂釣,確有一番樂趣,謎麵文句、景象,而入謎竟另有所指:①“垂釣金風吹拂”,是“釣”字吹去了“金”,剩下的是“勺”;②“清秋眉月疏林”,是清除“秋”字中的“眉月”與“疏林”。“眉月”象形“丿”,疏林為“木”、“丿與“木”

合成“禾”字。“秋”

去“禾”為“火”。

“火”與“勺”組合,便是這個謎底的“灼”

字了。此謎語句清新,別解扣合得當,堪稱佳作。

奇峰突兀隻橫看

謎底:冶

【趣解】黃山奇峰、雲海,風光秀麗。請看江觀潮先生攝自黃山景點的照片:危峰陡峭,奇石飛懸,而雲海彌漫其下,依稀可見峰巒連綿,千姿百態,仿佛海山群島。配套莫誌剛先生的“冶”字謎——奇峰突兀隻橫看,堪稱圖文並茂,影謎雙絕。“奇峰突兀”是寫那橫空出世的孤峰,“隻橫看”是立足此峰之巔,俯瞰雲海群峰。

當然,隱者所離不在山,歸根結底要循麵求底。“奇峰”,指“冶”右上的“厶”,象形人扣。“突兀”,高聳突出貌,示位於高處。這一個部件就占去四個字,僅剩三個字要涵蓋“爿”字旁和左下角的口,怎麼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