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裏成雙覺後單
謎底:梘
【趣解】謎麵似乎描寫一對戀人睽違兩地,夢魂縈牽,偶爾在夢中得償於飛之樂,醒時獨對殘燈倍覺孤單。作者乃擷取《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紅娘所唱曲詞“我為你夢裏成雙覺後單”中的七字作為謎麵。“夢”
字拆可成“木、木、夕”三個字素,其成雙者唯一“木”耳;“後”乃示方位,在“覺”的後半段僅存單個的字素,非“見”其誰?“木”“見”並列,謎底“梘”字呼之即出。
作者落筆著重在“夢”“覺”這兩個中心詞,機巧乃在偷換“雙”“單”
所指對象的概念,“單”字不僅是為了成句的音節美,主要是為了給謎底“木”、“見”的數量提供依據,在修辭對比上給人以美感。乍看此謎,貌似平平。扣合雖無波瀾,但拆字不著痕跡,意境動人名能細細品賞,定能咀嚼出不同一般的謎味來。
無言相許送秋波
謎底:杵
【趣解】麵句樸實無華,以平常人的語氣勾勒了一幅戀人默默相對無語的畫麵。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竟讓一對戀人相視無語。也許是癡情愛意的流露,也許是久別重逢的激動?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場景。
謎麵中“無言”、“送秋波”(秋波,比喻美好的眼腈)暗示去掉“相許”兩字的“目”字和“言”字旁,剩下“木”和“午”以增損離合法而成謎。縱觀全謎語句通俗自然,扣合嚴謹貼切,把玩回味,惹人遐想。
兩彎眉畫遠山青
謎底:鬆
【趣解】麵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用“一對眼明秋水潤;兩彎眉畫遠山青”形容杜十娘之容貌。麵之有眉,猶屋之有宇,故文人多用描述女子之眉來襯托其容貌,將眉喻作遠山者,如《西京雜記》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如芙蓉。”
作者取象形,會意之法成底。“兩彎眉”象形“八”;“遠山”象形“厶”;“青”為春之色,五色與五行相對應;“青”
可扣“木”。麵上“畫”
字,突出了象形效果。
“鬆”為常綠喬木,若遠山無鬆,則無“青”可言耳。
巴西日本約旦
謎底:杷
【趣解】乍看謎麵分別是南美、亞洲及中東三個國家名,與謎底“杷”
有何相幹?其實,這是作者如同一位魔術師一樣,在謎麵之中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你看,如果將“日本”二字“約”掉一個“旦”,餘下不就是一個“木”嗎?如果“木”處於“巴”之“西”邊,不正是謎底“杷”字嗎?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其實,所有字謎製作都離不開會意法和拆字法,或者叫做字義分析法和字形分析法。同時在所有字謎中,又以拆字法即字形分析法居多。
因此,猜者如果使用會意法行不通時,應馬上轉而采用拆字法。以本謎為例,如果你老是去猜這三個國家怎麼怎麼樣,肯定鑽入死胡同。因為本謎使用的是屬於拆字法中的兩種具體手法,其中一種是減損法:將其日本,減去“旦”餘下“木”;另一種是方位法:指明“木”字在“巴”字的西邊。正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當你在猜字謎時,一定要掌握好會意與拆字兩大法門,並力求能將它們交叉綜合、靈活運用,這樣,你就等於把打開謎宮的金鑰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掩罷閨門問灼龜
謎底:卦
【趣解】讀完謎麵,不禁使人想起清代《廿四家隱語》中用《聊齋·鳳陽土人》一句曲詞作麵的一則文義謎:“手拿著紅繡鞋兒占鬼卦(猜《四書》一句)足則吾能微之矣”。同樣問卦,手中的物品卻各不相同。比較起來,此謎的“閨中人”用灼龜以取吉凶之兆,似乎手法更為地道些。再從題意到謎意的轉化過程來看,這個“掩罷閨門”的細小動作不僅寫出了“閨中人”的神秘心態,而且恰到好處地達到了將“閨”字中的“門”字“掩”去的離損目的,而用“問灼龜”扣“卜”,當從古代“問龜日卜”之說而來。
上述清謎取“紅繡鞋”為“足”以“徵”吉凶,本依《鳳陽土人》中曲詞之意,以示閨中少婦思念丈夫,求取平安,團圓之願。而此謎中的“閨中人”所卜之“卦”,是否同樣心願?還是未曾出嫁,正想覓個好郎君?當由讀者自作揣想。
帶頭荷鋤田邊走
謎底:賣
【趣解】謎麵乃作者自擬七言句,似在描寫當年的農村幹部,肩扛鋤頭帶領農民“赤足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細揣度方知這是作者運析字、象形手法托景隱一個“賣”字。其妙處是將那想象成農具“鋤”頭,頗為神似;對“頭”的處理通過“帶”字抱合成“帶頭”亦頗具匠心,既包含了謎底的字素,更突出了謎麵“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