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感悟一?柶擼涸衽急曜跡?似紛鈧?(1 / 1)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擇偶標準,有的期盼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有的期盼天上掉下個金元寶,還有更貪心的,期望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同時懷裏抱著金元寶。

那麼孔子的擇偶標準是什麼呢?——當然他不是為自己擇偶,而是給他的女兒和侄女選老公。

孔子給自己的女兒找的老公是公冶長,公冶長是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之一,他懂鳥語,能和鳥進行溝通——這個技能在今天肯定能派上大用場,但是在當時未必是一個值得稱道的技能——至少在流傳的故事中,公冶長還因為這個技能而獲罪坐過牢。

孔子為侄女選的老公是南容,南容也是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之一,姓南宮,名適,曾經是魯國貴族,因為得罪了魯國國君,不得已散盡家財逃到衛國,跟隨孔子學習。

以今天一些人的眼光看來,孔子為自己的女兒和侄女挑選的老公的確不算出色,且不說公冶長坐過牢,這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都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就是那個南宮適也不見得好到哪裏——一個破落貴族,想必還會保留一些貴族的習氣,但是經濟條件又達不到,從富貴到貧困,那些有錢時的習慣一時半會兒是改不了的,侄女嫁給他能受得了嗎?

那麼,孔子為什麼給自己的女兒和侄女挑選這樣的老公呢?且看孔子在《論語·公治長》中的解釋:

子謂公治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子。

孔子評論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裏,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於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評論南容說:“國家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家無道時,他也可以免去刑戮。”於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由此看來,孔子的擇婿標準,不是門第出身和經濟條件。即使是坐過牢的,因為是“非其罪”,是被冤枉的,也可以作為自己的女婿的;沒有錢且得罪過一個國家的國君的,隻要人品好,有才幹,也是可以做侄女婿的。這說明孔子擇婿的標準隻有兩條:品行和才能,一切外在的客觀因素,如地位、財富、權勢,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在孔子看來,一個有修養、品行好的男人,能保證家庭內部的和諧,斷不會始亂終棄、打罵虐待。一個有才能的男人,能夠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安定富足,不至於陷於困境。相反,一個人品不好的人,其他方麵再好也靠不住,婚姻生活也不會幸福。一個沒有才能的人,即便再有錢有勢,一旦失去了,便再也找不回來,而才能卻是誰也奪不走的。

至於選擇的方法,孔子沒有說,不過根據他給女兒和侄女所挑選丈夫的故事,有人給他歸納為:視其所以,觀其所行,察其所聚。意思是說:看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要看這個人做事的目的是否是純正的,要看這個人做事的方法是否是正當的,要看這個人周圍的朋友都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他是如何與周圍朋友交往的。有這樣的三點,就可以判斷出來這個人的品行和能力如何。而孔子也就是用這三點來給自己的女兒和侄女挑選老公的,這樣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