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國慶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已經走近了可以獲得成功的路口,我們隻是沒有努力去尋找它。這種出路有時雖然不是太明顯,它常常隻是一種強烈地擺脫困境的願望和跳出困境的眼界。
在兩個很深的山穀裏,有個小鄉鎮,鄉鎮居民的生活可以說是苦不堪言:河水泛濫,經常淹沒房舍、掠走牲畜;山上的石頭也時不時滾到路上,滾進田園,給人們的生活造成障礙。這裏的生活的確十分艱苦,但人們也隻好如此。
有一天,一位智者來到這裏,他告訴人們:“問題的症結不在於洪水的泛濫,也不在於山石的滾落和草叢的滯絆,而在於你們自己,是你們選擇住在這個低窪地帶。”
“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嗎?”人們吃驚地反問。
“是的,冷靜地想想,這個低窪地帶隻會給你們帶來困境。隻要住在這裏,你們就要和煩惱為伴。隻要肯往高處走,問題馬上就能解決。”
“趕快告訴我們,該如何是好呢?”人們迫不及待地請教。
於是,這位智者指導他們在山腰及河穀的上方建造了房舍,這些居民忙不迭地照辦。
“現在,”這位智者又說,“現在你們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了。其實隻要移動你們的住所,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是啊!現在多輕鬆啊!”人們歡呼著。
“真奇怪!”又有人附和道,“怎麼我們從前就沒想到呢?”
是啊,怎麼原來就沒人想到呢?是什麼遮蔽了人們的眼睛?
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幾乎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一根橫梁,它阻礙了人們看到別人的優點,也阻礙了人們看到自己的出路。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已經走近了可以獲得成功的路上,我們隻是沒有努力去尋找它。這種出路有時雖然不是太明顯,它常常隻是一種強烈地擺脫困境的願望和跳出困境的眼界。
事實上,許多困境都是環境造就的,並且在大多時候,我們並不能改變那個環境,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所在。心理學家指出,人無法因為安慰而改變心情,如果那種心情是真實而深切的。意識隻有通過物質變革才能改變。一個痛苦的人,隻有變換了引起他痛苦的境遇,才會遠離痛苦。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正是此義。換個環境是解決許多心理問題的根本出路。
一般來說,一個環境讓你別扭,總有它特別的原因,而且這些原因往往都是日積月累形成的,想要改變十分困難,也幾乎很少可能因為你的到來而改變。如果你和環境都不準備改變的話,你的繼續存在就會使自己和他人都不愉快。在你暫時主導不了這個環境的情況下,你最好選擇盡快離開。再強大的動物在它幼弱的時候都不是狼群的對手。
而在你離開的同時,你的新生活也許就開始了。這種新生活往往會帶給你新的機遇和人緣,使你的視野更加寬廣,機會更加豐富,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事實上,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在調換環境後發生轉折的。
美文感悟
雪萊說:“除了變,一切都不會長久。”人類寧可在痛苦中長眠,也不希望在改變中掙紮。他們擔心林蔭小路後是溝壑,於是不敢去采擷;他們擔心改變隻是更大的痛苦的序言。正如司湯達所言:“一個真正的天才,絕不遵循常人的思想途徑。”當眾人在困境中掙紮時,你是否看到了困境外的那縷陽光呢?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無知與固執是人類錯誤的根源,“無知”用來形容任何人也不會錯,“固執”則是不知變通的堅持自己的觀念與主張,往往走進死胡同。
因此,愚公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移山,一種是移遷。他不是盲然而不作為的。當你做出選擇時,你的命運才會真正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