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原是一位毫不起眼的小雜貨商的女兒,可是經過自己不懈的奮鬥卻成為英國曆史上首位女首相。她的成功引起了歐洲和世界各國的注意,並被稱為“世界第一女人”。她的成功與她的父親自幼對她的諄諄教誨密不可分。
撒切爾夫人的父親羅伯茨是一位白手起家的雜貨商。在女兒孩提時代,他就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長大以後能有所作為。為此,當撒切爾夫人5歲開始上學時,父親把她送入學校,並從那時起就告訴她不能說“我不行”或“太難了”之類的話。她父親常常帶她去聽音樂會、演講,陪她一起讀許多名人自強、自信、自立的傳記。她父親教她對自己要有信心,千萬不要去順從別人,並經常對她說:自己一定要有主見,不要人雲亦雲。正如後來她在當選為首相時所說:我父親的教誨是我信仰的基礎,我在那個極為普通的家庭裏所獲得的自信教誨正是我大選獲勝的武器之一。
自信,也就是一個人對能否實現個人理想目標的堅信程度。“有誌者,事竟成”,自信對孩子而言,是其將來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之一。尊重、讚賞與鼓勵是對孩子最大的信任,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前提。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對兒童自信心的早期培養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尊重選擇與信任。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感情與意見,並在行動中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自信心。父母的積極評價包括:愛撫、鼓勵、點頭微笑、表揚等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十分重要。對一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父母應該從多方麵來關心了解他們,對其愛好和所提的問題,甚至他們的朋友都應該表示出很友好的態度。一方麵,通過間接迂回方式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麵,也使孩子在家庭民主融洽的氣氛中,體會到自己的意見已受到尊重。
合理讚賞與表揚。當兒童完成某項任務並獲得成功時,父母應及時給予表揚與讚許,使他們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比方有一位父親,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方麵不是很滿意,卻非常愛下棋,且經常戰勝成年人。於是,父親抓住孩子的這一長處,指出其棋藝高超是努力的結果,啟發他將這種精神運用到學習中和其他事情中,這對於培養孩子在其他活動中的自信心同樣具有積極的作用。
積極鼓勵與幫助。當孩子想要去解決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任務如洗衣服、打掃衛生時,千萬不要阻止他們,如說“這件事你不行”等。幹涉常常在暗示一種否定的含義。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順勢引導他們冷靜分析,鼓勵他們去勇敢地嚐試,而不要訓斥、挖苦或說什麼“你怎麼這樣笨”等會傷害孩子自尊的話。老說這種話會引發孩子低估自己的能力,慢慢地變得膽小、自卑和依靠他人。當孩子請求幫助時,父母也不要大包大攬,而應該表示出完全相信孩子的能力,如“你過去做得非常好,現在你會做得更加出色”等。同時,父母也可以以建議的方式提出意見。
當然,兒童在競爭中遇到困難時,父母應隨時地給予親切的關懷、勉勵,幫助他們找出問題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
美文感悟
“不要對自己說不”。
撒切爾夫人的事例有力的證明了自強、自信、自主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