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情感:破譯女性情感密碼8(1 / 3)

第八部分 難以守望的婚姻

人一輕鬆,感情上也寂寞了。如果一個女人離婚3年。30出頭忙時忘記了一切。回到空房感到一切都是那麼的可怕,於是她們會尋找原因……

1.婚姻與金錢結合

婚姻難以守望,我們說出這種觀點是有一定根據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將這種觀點強加於任何人,更不想改變那些美滿的家庭,我們的意思是現在的婚姻越來越危機,不像以前隻要提起家應就會特別感到親切、溫馨,“家書抵萬金”的年代一去不複返了,特別是今天的男女,對於婚姻好像是手中的煙蒂隨時都可以扔掉,對於愛情好像是小孩“玩家家”說不玩就不玩了。

中國人的婚姻中有沒有愛情,過去幾千年似乎都沒有人關心,就是到了現在關心的人也不多,要說關心也隻是在婚前,婚後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怎樣居家過日子了。所以中國人締結婚姻契約的直接結果,就是有了一個家,一個可以讓人歇息的地方。你一定不信,然而我們沒有強迫你相信,說婚姻在今天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了,人們幾乎找不到一條為什麼要結婚的理由。

歸總一下中國如今締結婚姻的所有原因,大概全都可以包括在這幾個方麵的因素之中,它們是經濟、文化、法律、感情、生理、養育和社會等因素。

我們如果客觀地推敲一下,會發現這些因素都已經不是決定人們必須結成婚姻的原因。

經濟因素,即是說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而結婚。這在封建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條件下,確實是重要的理由。“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女人不嫁給男人,很可能就會生活無著,貧困而死。如今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一年一個台階地迅速提高,男女真正平等也在逐步體現。男人不會依靠女人生活,女人也不會將男人看成是自己生存的靠山。在今日中國,真正為了找一條活路而去娶嫁,不結婚就一定會命赴黃泉的事,不敢說絕對沒有,但也肯定是個別現象,並且絕不會長期存在下去。

文化因素,是指傳統文化中道德倫理觀念和與之相適應的有關婚戀的文化表現,從周禮中的“令會男女,奔者不禁”;從陸遊的“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到劉禹錫的“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從魯迅的《兩地書》到毛澤東的《蝶戀花》,都是對男女情愛的謳歌和讚美。但在現實中,愛情與婚姻常常是分離的,美好的愛情並不一定有婚姻的結果。愛情使戀人們流連在“雲霧山中”,有一種浪漫的朦朧美;而婚姻卻讓夫妻走進“陽光燦爛的日子”,體驗著平淡無奇索然乏味的現實。愛情可以更新,婚姻總不能不斷地更換。與其說是為了愛情而結婚,倒不如改為了保持愛情而不要結婚更為貼切。

生理因素好理解,人有七情六欲,當然包括性欲。

養育因素,是指隻有結婚後才能合法地生兒育女。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類自身的繁衍完全可以脫離自然狀態,試管嬰兒的誕生,使不婚生子已經成為現實。有的國家現在已經在進行人造子宮的試驗,如果成功,那麼女人將不用去為懷孕分娩而遭受痛苦。性行為將與生殖活動最終分離。實際克隆人與克隆大熊貓的技術並無太大差別,一旦脫離人類設定的限製,保不住人們從此就不去為生殖養育後代而結婚了。盡管婚姻、生育都離不開一定的法律,但現實往往要超越一些已定的條文規定,法律也會隨著現實的變化而變化。

社會因素,也是最頭疼的一個原因,就是認定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沒有了家庭就沒有了社會。說到底結婚權選擇在自己而不在社會。從目前看,也就是“私生子”一條屬於計劃外生育而有些麻煩,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孩子的生長、發展和前途。如果不要孩子或用人造子宮則是另一回事。再者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組織形式的最佳選擇。西方社會就是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事實上社會也還存在,一夫一妻製並非社會的惟一選擇。

社會在前進,人類在進步,運動、變化、發展是唯物主義告訴人們的基本命題,而當傳統的婚姻成因都將成為曆史時,人們還有什麼理由一定要去結婚呢?

事例1:越來越變味

娟子的父母都是最普通的工人,從小就生活在經濟緊張的家庭環境中,經常看到別人的孩子能吃上零食,但她卻沒有錢買。特別是在娟子讀中學以後,女孩子們經常在衣服和玩的方麵相互攀比,記得有一次她特別想買一雙好一點的旅遊鞋,但母親卻說那不是我們這種人家的孩子能穿得起的。可她周圍的幾個家裏有錢的同學卻都穿著耐克之類的旅遊鞋,還有休閑服,哎呀,她當時寒酸得和個叫花子差不多,看到別的同學穿得那麼有風采,她每天上學都有下地獄的感覺,心裏那份自卑是無法形容的。所以當時她惟一的念頭就是想有錢,可偏偏她那個男朋友也是個窮光蛋,他們家的情況比她好不了多少,有時候他為了滿足她的虛榮心而不得不自己節省著給她買東西,於是他們倆就發誓,他們一定要掙很多錢,他們就是因為窮才早早地走了創業之路的。

娟子和男朋友一起到深圳去創業,他們什麼活都幹過,最後搞服裝生意,從設計到成品,專門仿那些很有名的產品,然後批發給二道販子,發給各地,幾年下來他們終於成功了,積累了上千萬的資金。

都說男人有錢便學壞,報紙上還有人在爭論這種事,實事求是的講,娟子覺得那些受過教育的男人在有了錢以後可能還好一些,一般的男人要是有了錢,就非花花腸子不可,這類事例是舉不勝舉的。這些年娟子聽得多看得多了,就覺得大多數有了錢的男人總是會在男女關係上出問題,她和丈夫還是青梅竹馬過來的,當時感情好得就恨不得穿一條褲子了,原以為在一起共同創業,然後在中年以後好好享受生活——她就在家盯著廠子這上百號人,一天至少做15個小時,在她生女兒後的第二個星期她就到現場去調度生產了,身體虛脫得暈倒在車間裏,她想在年輕時多出點力,等掙上一兩千萬資產後,一家三口就買棟別墅在一起親親熱熱過日子,能夠到國外去玩上一陣子,這一輩子也就夠了。可沒想到一個好好的丈夫說變就變了,她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娟子不明白當丈夫的怎麼就這麼狠下心來傷害妻子的感情呢?他怎麼光顧著自己享樂就甩了她和女兒呢?說到底他就是讓那幾個臭錢給燒的。所以她認為就不能讓男人有太多的錢,當然別窮著他,但決不能讓他手裏拿著成千上萬的錢,他有了點錢就非去做壞事不可,她全都看透了。

於是,娟子就提出離婚,離婚時他們倆的財產表麵上是每人一半,不過他把現金全都拿走了,留給她的那份隻是固定資產和工人。女兒被送到姥姥家。她隻能一個人挑著頭幹下去,後來她把在深圳的那家工廠給盤了出去,用一百多萬資金又建起了一座服裝加工廠。如今她幹得還挺順,每年也能淨賺一二十萬塊。

為了金錢的婚姻最不牢靠,娟子的丈夫是這類婚姻最突出代表。說到底,今天我們的社會中,女人成功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男人還是比女人有更多出人頭地的機會和可能。但在金錢麵前,似乎也需要遵循人人平等的法則。錢多就可以享樂,錢少就隻能維持溫飽,沒錢自然隻能忍氣吞聲地受苦受窮。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愛情至上,想讓婚姻美滿,這時錢成了婚姻的砝碼,成了惟一可以用來交換感情的東西。

事例2:為金錢而來

敏是3年前來到北京的,她的廠子位於高速公路的邊上,敏千辛萬苦地把廠子給弄好以了以後,就在報紙上打了個廣告,要招聘一批熟練工人和一位服裝設計師。兩天後來了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小夥子,他是南方人,是一家紡院畢業的專科生,後來又到中央美院進修過,搞過幾年的服裝設計。小夥子的外表看著就像個藝術家:留一頭齊耳長發,喜歡穿牛仔褲和緊身上衣,反正在衣著上是挺前衛的,就像在北京街頭上見過的那些藝術家一樣,他的眼睛裏充斥著一股青春的野性,給人一種精力旺盛的感覺。

他當場按敏的要求試剪了幾套服裝的樣板,敏又和他交談了一陣,覺得這個人思想敏捷反應很快。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講好了管吃管住並每月給他2000元的報酬。他一直在打工,也沒有一個正式的住處,從上班後他就住在敏給他安排的一間平房裏,敏和招聘的幾十個工人也都睡在這一排平房裏。在敏剛開始創業的時候,由於缺少推銷員,敏一邊要管理廠裏大小事務,一邊要到處跑銷售,後來他就主動向敏反映他看到的一些情況,並提了許多好建議。敏心裏很感動,慢慢也就不把他當外人看。

時間長了,敏發現這小夥子的腦瓜很靈活,說話又讓人愛聽,時間一長,他們倆的關係就比較密切起來。特別是在幾個月後廠子走上軌道以後,她就很少再去親自跑業務了,由於她的加工質量是第一流的,經銷商的訂貨單很快就源源不斷地送上門來,她隻需要組織原料進行加工就行了,所以她後來便把全部心思轉到生產上來,經常與他單獨待在設計室裏一塊研究服裝的款式。人們可能不太了解服裝這一行的特點,服裝賣的就是一個潮流,今天市麵上如果流行某種款式,那麼今天晚上就必須連夜組織加工,第二天下午就開始交出第一批貨,賺的就是一個潮流錢。而他的好處就是他的設計不但能夠緊隨潮流,而且還不斷地在潮流上進行創新突破,這就使敏加工的服裝深受批發商和個體攤主的歡迎,敏的知名度也慢慢擴大起來,每天都有一批人到廠子裏來提貨催貨,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在運行著。敏每天隻是到廠子裏去轉轉看看,然後到財務那兒去檢查一下收支的情況,再看看原料進貨的情況,也就沒什麼事了。所以敏從開始與他談設計,再到後來習慣了每天都到他那兒去坐上一會兒聊天,感情也就這麼發展起來了。

敏當時已經離婚3年多了,而她才30出頭,平時在忙事業的時候,還感覺不出心靈孤獨的滋味,但當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半夜回到自己的房間準備睡覺時,就覺得特別寂寞和空虛。她不知道其他單身女人是否有這樣的體會:“當您有一個丈夫或妻子的時候,您即使身處異地無法與配偶見麵,但您仍然不會感到心靈的空虛和寂寞,因為您在精神深處有一種對配偶的依賴感。”敏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意思,她想說有配偶的人即使相互分離一段時間,他們也都不會感到自己是孤苦零丁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在他們的背後,有著配偶在支撐著他們的生命,他們在精神或是心靈上有靠山,但如果是一個獨身者,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你會覺得自己是個無根的浮萍,沒有人疼你愛你關心你體貼你,沒有人關注或是在乎你的死活。對於像敏這樣的女人來說,白天累得精疲力盡,晚上想與自己身邊的親人聊天談心時,卻隻有黑暗在等待著她,如果孩子在身邊也許還會好一些。一個人長期過著獨往獨來的生活,確實讓人覺得心靈特別荒涼。

在經濟上敏已經是個有錢的女人了,她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穿什麼就穿什麼,但女人在獲得了物質生活的滿足後,卻更需要感情上的充實,像她這種年齡的女人,自然也有對性生活的渴望,尤其是在她已經離婚3年的背景下,這方麵的饑渴是特別強烈的。她身邊那些工人絕大多數都是農村的女孩子,而且她住的那個地方離市區還有一段距離,夜生活也不發達,晚上除了在屋子裏看看電視以外,再就沒有別的事可做了。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成為吸引她視線的一個目標,而他身上的藝術氣質和他的野性精力,都是讓她在睡夢中都非常著迷的東西,所以當她在企業的一切都被安頓好以後,她就請他吃飯並在他在屋子裏聊天,結果,兩人可謂是幹柴烈火一點就著,沒用多久就發展成同居關係。

野心的暴露

在他們剛同居的時候,他在工作上還是一如既往,勤勤懇懇,但時間不長,他就向她借3萬塊錢,他說來這兒以前,曾與朋友合夥做服裝生意而欠了別人一筆債,他正是因為這筆欠債才不得不跑到這來避難的。她當時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給他了,她不想讓他為難。她一直在心裏是把他認作未來的丈夫的,所以她覺得自己的東西也就是他的東西。

她從沒有公開對他表示過,但她卻一直在暗示他,說如果他們在一起長期合作是最理想的搭檔,他也認為是這樣,在他們同居了半個多月後他就不止一次說,他現在越來越愛她了,他們已經談到了婚姻,他說最好他們的事業再穩定一段時間後,他們就考慮結婚問題,屆時他希望能到歐洲去旅遊結婚。

敏當時正處在情欲最滿足的階段,尤其是在他們做愛結束以後,在敏還迷迷糊糊沉浸在快感還沒徹底消退的時候,女人在那個時候恐怕都像活在夢中一樣。他們經常在那個時候討論起未來,他說得很誠懇,她也非常相信他,她在骨子裏已經把他當成自己未來的丈夫一樣看待,她也慢慢不在乎與他的同居關係了,後來她發現實際上他一直也沒在大家麵前回避他們的關係,這樣一來,他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設計師變成了二老板,全體員工都像敬重她一樣敬著他。

後來他又第二次向她借兩萬塊,說是他東北老家的房子一直沒有裝修,為了不讓他的老母親長期失望,他希望能寄回家這筆錢讓他的姐姐把房子裝修起來,他好讓老人知道他在北京幹得挺好的,這樣他就不必在春節期間回家探親了。

她當時聽了,覺得他是個孝子,何況她也不希望他在春節期間離開她,她想趁放假期間和他一塊到黃山和九寨溝去旅遊。她想好好地補償一下她以往在享受方麵的虧空,她要把過去的損失奪回來。所以她又一次滿足了他的要求。在這期間,他們之間的性生活數量開始下降,他說他最近的身體感覺不是太好,老覺得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他甚至還跑到海澱去看了一次病,回來後給敏看病曆,說是他的腎有點虛虧,醫生囑咐他最近一段時間要避免過性生活,而且要吃補品。她一聽很害怕,也不再纏著他過性生活了,給他買回許多補品。他自己又打聽到海澱有個私人郎中可以通過丹田氣功療法達到補腎壯陽的作用,但這種療程需要連續做半個月,而且要連續做三個療程以上才會徹底達到效果,這樣他就不能每天回來睡覺了。她非常支持他,性生活對她是非常重要的,她不怕多花錢,就希望能早點讓他身體好起來。所以在他去做第一個療程時,她就塞給他5000塊,他說這點錢用於治療費、吃飯、住宿和補品等等加起來是有點緊張的。她一聽也是,就又給了他5000塊。

第—個療程結束後,他回來說感覺好多了,並且主動要和她過性生活。她說醫生不是說你暫時不能做這種事嗎?他說她就是想證明給你看這種氣功療法是相當見效的。於是他們就過了幾次性生活,她的確又獲得了滿足,一個星期後在他去做第二個療程時,她又給了他1萬塊。他提出想買個手機玩玩。她毫不猶豫地又給了他5000塊,她理解手機對絕大多數男人的誘惑。

在他的三個療程結束以後,春節也就快到了,他們在一起製定了旅行路線,她對這個春節充滿了憧憬,她畢竟可以單獨地和這個男人一塊去旅行了,對她來說,沒有什麼能讓她獲得比性愛滿足更為幸福的東西了。

敏知道男人喜歡在花錢上大手大腳,她的前夫就是這種人,花不花是一回事,但男人們喜歡口袋裏有充足的錢。他畢竟不是第一流的服裝設計大師,他的技術和專業水平隻能勉強算得上是中遊水平,他根本就進不了有實力的大公司從事服裝設計,不管他將來給誰打工,他每月的收入恐怕也隻能局限在兩三千元的水平上,敏想他自己也是心裏有數的。所以她多給他點錢花是有目的的,讓他花習慣了,他就不能離開她了。

女人總是容易被自己的聰明所誤的。

過了正月十五,敏就提前返回了工廠,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人們要到月底才正式出工。那天沒事她與女會計閑聊,這個女會計是從一家企業提前退休的會計,是她的一位遠房親戚介紹來的,平時深得她的信任。在說起他的時候,女會計突然有點支支吾吾地說:有件事不知該不該對您講?她當時就有點警覺地問,有什麼事是不能講的,您盡管講好了。她說在春節期間,有一次她和女兒去逛西單賽特,看見他與一個女孩子在一起逛商店,她當時還以為是看花了眼,就跟在後邊仔細看了看,的確是他。他和一個挺漂亮的女孩子正在休閑區挑選牛仔褲,她不願去打擾他們,所以也就過去了。

敏當時一聽頭都大一圈。她忙問:“真的看清楚了?”女會計說:“還能對您撒謊嗎,您才是我的老板嘛,我總不會胳膊肘往外拐吧。”敏當時心情非常惡劣,忍不住就摸出手機給他掛電話。他的手機雖然在響著,但卻一直沒人接。後來她再打一遍,他的手機就關機了。那些天她幾乎是不停地在給他打電話,但他的手機就是不開,真氣死她了,他又沒有傳呼,弄得她整天是吃睡不香,一直在等著他回來。到了離月底還有幾天的時候,他終於給敏來了電話,說他明天就要返回了。她也沒動聲色,想等他來了再仔細盤問他。

第二天下午他真的回來了,在他洗完澡吃過東西後,他便想上來與她親熱,如果換在平時她可能早就等不及了,但這次她卻板著臉問,你春節期間到什麼地方去了?他一愣,說:“回老家了啊,我這不才下車嗎?”敏向他要車票看,他有點納悶地從兜裏拿出了昨天從長春發往北京的車票,她仔細看了看,車票是沒有問題的。他問她怎麼了,她歎口氣說有人在賽特看到你和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在一起。他憤怒地說:“這肯定是看錯人了,你知道像我這種打扮的人在北京是很多的,我在家裏天天都陪母親在醫院裏呆著,怎麼會跑到北京和一個女孩子呆在一起,這沒準是有人想挑撥咱倆之間的關係,你可千萬別上當。”

他的那張車票讓她相信女會計肯定是看錯人了,她對他的戒備之心也一下子解除了,他們倆又像夫妻一樣親熱起來。他主動說起他們的結婚事宜,他說最好能在秋天出國旅遊結婚,並說今年上半年好好大幹一場,多掙點錢到亞運村去買棟高級商品房,並買輛車。說到這兒他就問她的存款夠不夠實現這些目標。她說夠了,她手裏有好幾十萬呢,隻要好好經營這一個企業,這一輩子就能過上中產階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