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拋棄煩惱
禱告
我的出生地是位於密蘇裏州的一處農場,那個時代的農民同我父母一樣非常貧窮。我媽媽曾供職於一所小學,我父親在農莊工作,每月的收入不超過12美元,母親不僅要教書,還要麵對繁重的家務。
我們全家近乎一文不名,最讓我們興奮的是一年一度的將豬賣掉,換回全家所需的麵粉、糖及咖啡飲料。我還清晰地記得12歲那年,一年下來讓我支配的零花錢不過0.5美元,還有一回去觀禮國慶的時候,父親將他身上的1毛錢給了我,我當時是多麼的愜意,仿佛我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大亨。
為了在一所鄉辦學校接受良好的教療,我每天得行走2英裏去學堂。不管氣候多麼惡劣,我都如此地堅持下去。14歲之前的那些年頭,我對膠鞋和套鞋穿在腳上是何等滋味都不知道,在這麼多年的生活中,我忍受著嚴寒的侵擾,雙腳是伴隨著多年凍裂的悲慘的命運走過來的,有一雙光滑的雙腳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父母親每天將麵臨著超負荷的16個小時的工作。可還是不能同他們的付出成正比,時常是債務纏身,命運是何等的苛刻,好像故意同我們過不去一般。
我記得最初的印象是洪水吞噬整個農莊,所有農作物都顆粒無收,在7年間,有6年是這種慘景,而且年複一年的疾病威脅著這裏人的生存,使我們賴以生存的豬也死於霍亂,不得不將它們全部火葬。如今我想起這些可怕的慘景就曆曆在目,豬燒焦的味道也使我隱隱作嘔。
有那麼一年,上帝關照我們,使我們種下的玉米獲得有史以來的大麵積豐收,這樣我們有飼料可以養牛了。即使這樣,比以前的洪災也強不到哪裏去,這是由於大豐收以後,供大於求,所以牛的價格直線下滑,當初我們看好牛的價格,如今事與願違隻多賣區區30美元,與我們的付出太不成比例了!
甚至有點鬼使神差,不論我們經營什麼都隻有虧本的命,那年我父親飼養了幾匹小騾子,就這樣,養了3至4年,並請人運到了田納西州的一個鎮上,這幾匹大騾子的價錢比我父親當年買它們的價錢還要低。
經過10年的艱苦耕耘,我們還是身無分文,僅僅靠著高利貸艱難地生存。農莊的土地一寸不剩地抵押出去了,似乎所有的奮鬥隻為著債務進行,那年,父親已步入高齡期,苦心經營了三十年,卻落下一身病痛和債務。父親開始憂慮,滴水不進,身子骨不像以前硬朗,疾病折磨著他,田間的勞作已不再適合他了,在這種狀況下,可憐的父親已經背上了藥罐子,隻有在借助藥力的情況下才能勉強進食。爾後,醫生對我母親說,像這種狀況是不行的。他已對生活產生了厭倦感,此時由於父親的原因,母親對工作也不安心,生怕父親在她不在時,會做出傻事來,有時,見父親不在時,會圍著房子和倉庫整圈地找。天有不測風雲,抵押土地的銀行也在威逼父親,那天父親從銀行回家,路過一座橋梁,想起自己的慘景,想起銀行的無情,真想立刻跳下河去了卻殘生,可想起了一家老小需要他,終於沒有做出這種傻事。
不久,父親同我談起了此事,之所以沒有做這種蠢事,正是由於母親剛毅的信念和自始至終對父親的支持。母親信奉上帝,對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她愛憎分明,有著極強的信念,她信奉著心誠則靈這一永恒的真理。事實證明,母親的想法是正確的,世界上一切有成就的仁人誌士都對一個“忍”字情有獨鍾,我母親也同樣認可它,並相信一切會變得越來越好。在母親的感召下,父親變得開朗了,驅散了一切煩悶的心事,又平穩地安享了42年無憂無慮的生活,直到89歲的高齡。
在那刻骨銘心的歲月裏,母親自始至終是個樂觀派,她的煩惱隻對天主說,並在臨睡之前,要朗誦一段聖文,在這之中,有最為溫暖人心的話:“在我父的聖殿裏,有許多屋宇,並為他們頓好……你們必須到達這個地方。”我們就在那貧窮的密蘇裏農場家中禱告,求神庇護。
詹姆斯博士在哈佛大學曾有這麼一句名言:“要使煩惱和憂愁都能治愈,那就得虔誠地信仰宗教。”即使我沒念過哈佛大學,可我母親在農場的經曆中找到了這種哲理。世界上再大的災難也摧毀不了她那堅定的心,我時常聽她唱道:
祥和呀祥和,溫煦的祥和,
讓上帝賜福於我們祥和。
在漫無邊際的海洋中讓愛自由遊蕩,
讓我們的心靈長久地受到神的愛撫!
母親的願望是讓我獻身傳教的事業,我在這方麵也有過打算,由於在大學的求學期間我接觸到了生物、哲學這類學科,使我感到科學比宗教更更有說服力,我對以前所接觸的事物逐漸起了疑心,使我徘徊於一個十字路口。我到底該相信誰呢?在激烈的思考後,使我擯棄了宗教,多年來的禱告習慣沒有了,深信天下沒有什麼神的存在,並相信人類總有那麼一天同恐龍一樣會走向盡頭的,在科學的推斷中,太陽會越來越冷,假如它的溫度隻降10%,地球上的生命將消失殆盡,我還覺得天主以其自身形象來塑造人類這種說法太可笑了,我相信科學,堅信在地球的以外太空還存在別的生命,由於天體的運作才產生了黑夜、陽光、一年四季,而不是天主創造出來的,它隻不過是自然形成的!
針對以上的疑團,其實根本沒有人能完完全全解釋宇宙和生命之間的奧秘。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裏,弄不明白的事情多極了,比如對身體的奧秘你了解多少?你家裏電燈能發光的奧秘是什麼?牆下生長出的奇花異草有什麼特別?通用公司的奇才查爾斯·凱特林曾一年自出3萬美元研究草為什麼是綠的。他認為我們如果解開了草是怎樣將陽光、水分和二氧化碳變成糖分的話,人類將大大加速文明的進程。
是的,我們無法解釋自身及其電力、發電機的疑團,可這並不能阻止我們去開發和利用它的欲望。退一萬步說,我們無法認同祈禱和宗教的詮釋,可這並不能成為讓我們去分享宗教帶給我們精神快樂的障礙,我同時對美學家桑塔耶那的觀點是很認同的:“人對人生的了解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是如何去體驗人生。”可以說,我又皈依了宗教,但對於怎樣去理解宗教我是沒有什麼興趣的,我特別有興趣的是:“宗教能給予我什麼樂趣?”就像電力和美味佳肴所帶來的好處一樣。食物和生活中的其他物質享受固然重要,可宗教在精神上也能帶來無窮無盡的樂趣,它也是我很需要的,就像弗姆斯博士所言:“你在最大的限度內獲得人生的最大滿足。”宗教給予我的是有意誌、精神、希望和勇氣上的完美結合,並使心中的憂愁、、煩惱、恐怖感消失殆盡,在人的生活過程中也帶來極大的啟發,使我們更具方向感,正是因為宗教的存在,讓我“在黑暗和荒漠中找到了一塊綠色的桃花源”,並極大地充實自身的力量。
英國現代哲學之父培根在三百年前就說過:“粗淺的哲學將人們引至無神論這條路上,深湛的哲學則將人們指引到宗教。”
以前,人們以為宗教和科學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是如何呢?現在最為引入注目的學科——理學,還不是沿用了耶穌起初用過的老方法,怎麼回事呢?正是由於祈禱和熱忱的信仰對人類的煩惱及憂慮的根治行之有效,所以宗教才這麼受歡迎。正如心理學祖師布裏爾所言:“對宗教和信仰認同的人,精神上絕對沒有毛病。”
假如全盤否定了宗教,人們將失去精神上的寄托,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在亨利·福特去世的前幾年,我登門造訪了他。在我的預想中,這位頂級大亨必定是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歲月無情地摧殘了他的軀體,可當我見到他時,才發現這種幼稚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呀,78歲的他,有著沉著的性格和剛毅的信念,身子骨硬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問他這一生難道沒有一點憂傷嗎,他說:“從來沒有,因為我將它們交給了主,我的一切都聽從主的引導和安排,主也不需要我的建議,它的存在使一切按部就班,你隻要虔誠地恭敬它,你將沿著美好事物發展,我又怎麼會去胡思亂想呢?”
如今的心理病專家們,也可說成是一種新宗教的布道者。
他們不斷敦促人們來信仰宗教,不是為了來世,麵是去享受更美好的現世生活,以此來使所有的病症如胃病、心胸狹隘、失眠症、歇斯底裏來得到徹底的根治,而永不成為患病者,並真正成為一名信仰宗教的人。
基督教的確在人們的健康和精神上起到了最為積極和向上的作用,耶穌說:“我的到來是為了讓你們生活得更美好、更快樂。”當時的基督教被老的教義攻擊為沒有生命力的隻不過是形式上的教條罷了。當耶穌在遊說其新教義,並試圖推翻舊的宗教的時候,被殘酷地釘死在十字架上。他解釋道,宗教是為全人類的利益而誕生的,並不為著自身而存在。基督認為,錯誤的恐懼其實就是一種罪惡,即是對健康的一種摧殘,違反耶穌極力認同的更豐富、更幸福的人生享樂的一項罪惡。愛默生自誇是“快樂學”博士,可耶穌卻自命為“快樂學”教師。他對他的教徒們說:“為了生命歡樂而盡情地載歌載舞。”
耶穌公布了兩大教義:全身心地擁戴上帝;像愛自己一樣愛你身邊的朋友。如果按上麵兩條做了,那你確實可以成為一位信仰宗教的人。我的嶽父普萊斯的確做到了以上兩點。盡管他從不去教堂,並時常稱自己是位從不信神的人,可他信仰的是對精神和生命能帶來益處的基督信條,他從不做小人做的事情。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徹底的基督徒呢?就讓我們聽聽權威的解釋吧——著名神學教授貝爾這麼說:“就一個完整基督徒來說,並不是能夠承諾基督教義上的儀式或者按照上麵的規則去做那麼簡單,而是要擁有一種意誌和對人生的熱忱。”
假如以此作為準則,那麼,我的嶽父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基督徒了。
現代心理學之父詹姆斯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上這麼說:“假如神消失了,那該如何度過這漫長的日子!”
在前文我說起過有兩篇作品難分高下,就這樣,將獎金一分為二地發下去了。有一篇作品使我難以忘懷,是一位女性寫的親身經曆,她的大意是經過慘淡的經營,如果沒有主的支撐,她能否活過今天都是個未知數,在這篇作品公布的同時,為了不使她的家人感到難堪,我們就暫且稱她為瑪麗。大約兩個星期前,她對我說起這段難忘的往事:
在經濟危機的時候,我丈夫每月的收入隻不過18美元左右,由於身體不好,常常缺席工作,時常每月18美元都拿不回來,天有不測風雲,就這樣疾病又找上了我們。為了給他治病,房子也抵債了。為了將5個孩子撫養成人,不得已我又找了一份洗衣工的工作,孩子身上穿的是在某海軍救濟所買來的低廉服裝經修補改裝而成的,在這樣貧困的日子裏,煩惱和憂愁損壞了我的健康。有一天,11歲的孩子因被我們對麵副食店的老板誣告偷了兩隻鉛筆而傷心地哭了。其實,他是位老實、聰明且自尊心極強的孩子,在眾人麵前受辱當然傷心至極,自尊心也受到了莫大的打擊。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由於這些慘痛的不幸,我對生活失去了勇氣。我可能因為憂愁而得上了一種衝動型的精神錯亂症,我將正在洗衣的機器關掉,並將5歲的女兒帶入房中,關嚴所有窗戶,有一點縫隙也用紙封嚴。女兒感到不解地問:“媽媽你要幹什麼?”我說:“縫隙會將風帶進來,所以將它封緊。”隨後將瓦斯打開,將女兒抱到床上。女兒說:“媽媽,你怎麼如此古怪。我們不是才起床嗎?”我緊閉雙眼說:“這有什麼,再繼續睡一下。”我此時聽到了瓦斯的嗞嗞聲……我這一生都難以忘懷那瓦斯的氣味。
那個時候,我甚感奇怪,耳邊有關妙的音樂彈奏著,我仔細聽著,廚房的收音機忘記關掉了。此時,一切都不那麼重要,可音樂卻在我耳邊奏起,是一首極其古老的讚美詩:
耶穌是我的知已
他將我們的罪惡與煩惱都容忍了
將我們的重負扛在肩上
我們無比崇敬上帝
啊!對於我們的缺點而伸出援助之手
在我遇到煩惱和意誌沉悶的時候
祈禱,會在精神上有一種好的麵貌
在聆聽了這像仙樂般的聖歌後,我找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於是。我精神亢奮地關掉了瓦斯,將所有的窗戶推開,讓新鮮空氣注入進來。
從這以後,我不停地唱著這段聖歌,此時並不是有求於它,而是感謝它賜予我全家人的幸福與健康。我暗下決心將與以前的毛病一刀兩斷,經過這段經曆,我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在房子抵押之後,我必須花上5美元去租房子,此時我也深感得多謝神對我的恩典,它沒有使我在風雨中露宿街頭,我真誠地祝福,神一定會聆聽得到。黑暗的前麵是光明,雖然現在我們會有這樣和那樣的困難,我深信光明的前途就會在不久的將來到來,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此時的我也有了一些存款,孩子們已事業有成,並已成婚,我還有了3位快樂可愛的孫子。現在,我正供職於一家俱樂部。如果不是那次瓦斯事件,上帝也不會垂青於我,也不會有我的今天,我不得不由衷地感謝上帝讓我及時地醒悟。假如說個不吉利的話,當初我死了的話,也不會有今天的快樂。如今,我要鄭重規勸那些尋短見者:“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即使有再大的痛苦,它也隻不過是人生一角,是人生中不太重要的一小部分,而絕大部分是無比快樂的美麗人生。
據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平均每35分鍾就有一人死於自殺,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而且每2分鍾就有人患上妄想症。假如這些人能得到宗教信仰和禱告的撫慰的話,也許不會有這麼多的悲劇發生。
成績最為卓著的精神病專家榮格博士在其專著《對現代人的靈魂探索》一文中這樣寫道:“在已經過去的30年裏,我診斷了來自於許多國家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大都超過35歲這一年齡,在這個層次上,應該是人的一生中的第二階段了。憑我長期積累的經驗來看,他們絕人多數都處於一種浮躁的心理狀態,從另個角度來看,對宗教都缺乏起碼的追求,在心靈上完全是一段空白。這種症狀太難以醫治了。”
這真是畫龍點睛的一句話,我很讚同這個觀點,我要將它重複幾遍。
佛教公認的教主釋迦牟尼死去了好多年,在印度又出現了一位聖雄,他名叫甘地,他也是靠著精神上的寄托來鼓勵自己的,他曾這麼說過:“假如我不是在宗教方麵尋找到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我也很可能患上了發狂症。”
很多人都印證了這不可辯駁的事實,就像我在前麵說過的,我的父親也是受到了我母親神奇的感召,從而獲得了生存下去的勇氣,並奇跡般地一直活到了89歲。在如今,精神病院的患者如果將他們的靈魂和痛楚早一點交給天主,也不會有今天的鬼哭狼嚎般的哀鳴。
被痛苦消耗得精疲力盡的人們,他們大多數都學會了借助神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在硝煙彌漫的最前線沒有人不相信神”的原因。可是,為何要到了最後關頭才去抱佛腳呢?為何要等到周末才去相信神呢?在這幾年,我每周日風雨無阻地來到教堂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進行懺悔,每當精神崩潰和痛苦難忍的時候,我就默默地對自己說:“你為何要將煩惱留給自己享用呢?”此時,我就會立馬奔向教堂去懺悔。或許我們活不過30年,可宗教信仰將與江河同在,並永遠常青。當閉眼懺悔時,你的思路將更加明了,對事物的判斷非常清晰,並對人生有了明確的認識。
在準備寫這本書的6年間,我收集了大量資料,足跡遍布了大半個美國,並對幾百例如何解除煩惱和憂愁的實例進行了核實,下麵是一位律師所經曆過的相關曆程,他是得克薩斯州的安東尼。
20多年前,我供職於全美法律書籍公司,任銷售員,並將自己所開的法律事務所關閉了,我的工作是向客戶推薦一些法律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