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必具的十種習慣09(2 / 3)

拖延的習慣往往會妨礙人們做事,因為拖延會消滅人的創造力。其實,過分的謹慎與缺乏自信都是做大事的大忌。有熱忱的時候去做一件事,與在熱忱消失以後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難易苦樂要相差很大。趁著熱忱最高的時候,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一種樂趣,也是比較容易的;但在熱情消滅後,再去做那件事,往往是一種痛苦,也不易辦成。

放著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後去做,其實在拖延中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就足以把今日的工作做好。所以,把今日的事情拖延到明日去做,實際上是很不合算的。有些事情在當初來做會感到快樂、有趣,如果拖延了幾個星期再去做,便感到痛苦、艱辛了。比如寫信就是一例,一收到來信就回複,是最為容易的,但如果一再拖延,那封信就不容易回複了。因此,許多大公司都規定,一切商業信函必須於當天回複,不能讓這些信函擱到第二天。

命運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機會往往稍縱即逝,有如曇花一現。如果當時不善加利用,錯過之後就後悔莫及。

惟有按照既定計劃去執行的人,才能增進自己的品格,才能使其人格受到他人的敬仰。其實,人人都能下決心做大事,但隻有少數人能夠一以貫之地去執行他的決心,而也隻有這少數人是最後的成大事者者。

當一個生動而強烈的意念突然閃耀在一個作家腦海裏時,他就會生出一種不可遏製的衝動,提起筆來,要把那意念描寫在白紙上。但如果他那時因為有些不便,無暇執筆來寫,而一拖再拖,那麼,到了後來那意念就會變得模糊,最後,竟完全從他思想裏消逝了。

一個神奇美妙的幻想突然躍入一個藝術家的思想裏,迅速得如同閃電一般,如果在那一刹那間他把幻想畫在紙上,必定有意外的收獲。但如果他拖延著,不願在當時動筆,那麼過了許多日子後,即使再想畫,那留在他思想裏的好作品或許早已消失了。

靈感往往轉瞬即逝,所以應該及時抓住,要趁熱打鐵,立即行動。

更壞的是,拖延有時會造成悲慘的結局。愷撒大將隻因為接到報告後沒有立即閱讀,遲延了片刻,結果竟喪失了自己的性命。曲侖登的司令雷爾叫人送信向愷撒報告,華盛頓已經率領軍隊渡過特拉華河。但當信使把信送給凱撒時,他正在和朋友們玩牌,於是他就把那封信放在自己的衣袋裏,等牌玩完後再去閱讀。讀完信後,他情知大事不妙,等他去召集軍隊的時候,時機已經太晚了。最後全軍被俘,連他自己的性命也喪在敵人的手中。就是因為數分鍾遲延,愷撒竟然失去了他的榮譽、自由和生命!

有的人身體有病卻拖延著不去就診,不僅身體上要受極大的痛苦,而且病情可能惡化,甚至成為不治之症。

沒有別的什麼習慣,比拖延更為有害。更沒有別的什麼習慣,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減弱人們做事的能力。

人應該極力避免養成拖延的惡習。受到拖延引誘的時候,要振作精神去做,決不要去做最容易的,而要去做最艱難的,並且堅持做下去。這樣,自然就會克服拖延的惡習。拖延往往是最可怕的敵人,它是時間的竊賊,它還會損壞人的品格,敗壞好的機會,劫奪人的自由,使人成為它的奴隸。

要醫治拖延的惡習,惟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多拖延一分,工作就難做一分。

“立即行動”,這是一個成大事者者的格言,隻有“立即行動”才能將人們從拖延的惡習中拯救出來。

6.要靠行動打開局麵

行動是成大事者敲開成功之門有力的手段,認為隻用想就能打開局麵的人,無異於癡人做夢,隻有靠自己的雙手行動起來,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性。

生活中常有人做事計劃來計劃去,總覺得構想不完美,時機不成熟,結果一拖再拖,萬事皆蹉跎。其實,再好的新構想也會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如果確定執行並且努力做好,都比沒有開始好得多,局麵要靠行動來打開,坐等機會成熟,很可能永遠也等不到,或者機會一旦成熟如白駒過隙,很快就逝去,你根本就抓不住。

香港超級富豪,被稱為“鍾表大王”的楊受成就是一個靠主動行動打開局麵獲得巨大成功的典型。

楊受成從小就對做生意興趣濃厚,經常鑽研賺錢之道。

20世紀50年代初,楊父在香港做鍾表批發生意,他把鍾表帶到日本銷售,生意剛剛有點起色,卻被老千以偷龍轉鳳的手法騙去錢財,幾乎弄到傾家蕩產的地步。

債主每日臨門,辱罵楊父沒信用,借錢不還,那種情形,使楊受成感觸特深。小小年紀的楊受成每天都在琢磨,怎樣才能幫助父親賺大錢,以擺脫窘境。

長到十四五歲時,他就利用下午半天時間去鋪麵為父親做幫手。由於他絞盡腦汁尋找賺錢之道,學習成績急劇下滑,每次考試他都倒數第一,甚至連畢業證書也拿不到手。

他雖然不是讀書的料,但賺錢方麵頭腦卻靈活得多,那時楊父在九龍窩打老道及彌敦道交界開了個天文台表行。

楊受成摸索出一個規律,遊客的消費力最強,與遊客做買賣利潤最大。

他大膽地設想,與其在店裏守株待兔似的做買賣,不如走出去尋找顧客。於是,他開始鑽到碼頭帶領一些澳洲遊客返回天文台表行買表。

首次主動出擊尋找遊客就獲得了成功,這鼓起他更大的勇氣。

他又到機場設法和一些導遊取得聯係,許予優惠,又采取給介紹客人的酒店司機、裁縫師傅以回扣的方法,這些辦法個個奏效,更多的遊客找上門來做買賣,營業額直線上升。

事業的順利,激起他更大更強烈的欲望,也給了他新的機會,他幹脆跑到日本和當地旅行社聯係,讓他們安排遊客到表店購物,此舉又獲成功。

主動找顧客這一決策包含著楊受成的聰明才智,包含著他的勤奮努力,也包含著他直麵人生英勇拚搏的精神。主動找顧客,使小小的楊家鍾表店賺到了第一個100萬。

機會總是偏袒於那些敢闖敢拚的人。20世紀60年代,香港大多數表店對歐米茄、勞力士等名牌表的分銷權隻有觀望的份。

楊家表店財小力微,更是連邊都挨不上。楊受成卻不信邪,他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找到歐米茄表香港地區代理商——安天時洋行的瑞士籍猶太商人,要求老板給他亞米茄表的分銷權。

猶太商人看著眼前這個20多歲的小夥子一副雄心勃勃的勁頭,實在不忍心給他的滿腔熱情的臉潑一盆涼水,於是就婉轉地告訴他,要取得歐米茄表的分銷權絕無可能,但將來也許可以考慮給他歐米茄副廠天梭表的分銷權。

這本是猶太商人的一句搪塞話。楊受成卻信以為真,他一個月總要抽出幾天時間去拜會猶太商,探問天梭表的代表權何時可落實。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猶太商人為他的誠意所感動,終於同意了他的請求。

爭取到天梭表的代理商權,成為楊受成一生事業的轉折點,由於楊家鍾表店具有廣泛的客路,每月銷量十分可觀,給猶太商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時,勞力士與歐米茄表在市場上競爭非常激烈,他趁熱打鐵再一次主動出擊爭取歐米茄表的分銷權。

他向猶太商人建議,由他開一間鍾表珠寶專賣店,專賣歐米茄表,猶太商人被這個有膽有識、能力超群的小夥子的一番言辭所打動,答應他如果找到鋪位,一定予以考慮。

楊受成是個雷厲風行、說幹就幹的人,他在父親的擔保下,向銀行借了20萬元,在天文台表行的對麵,開設了歐米茄表的分店,這是多麼大的氣派!

表業同行都向他投來羨慕的眼光。由於他客源廣又經營得法,信譽隨著財富的增加而不斷增強。

1969年,他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勞力士分廠子陀(現稱帝陀)表的分銷權。

由於月銷售量看好,1970年又順利地取得了勞力士的分銷權,從此奠定了楊受成在鍾表業穩執牛耳的地位。

1973年2月,楊受成把英皇鍾表、珠寶及若幹物業以好世界的名義投資上市,31歲的楊受成任董事長總經理。

獲得公眾資金的支持後,楊受成更加如虎添翼,積極地向地產業進軍,又進一步擴充鍾表珠寶業務。

1976、1977年,楊受成進軍證券業,並大量購置物業,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那時,他擁有地盤25個,在大嶼山也有數百萬尺土地,準備興建大型度假村。正當他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卻沒想到飛來一場橫禍,在技師安東尼被控毆打韋建邦一案中,因妨礙司法公正,他被判入獄。

也是他命中該有一劫,他出獄時,正趕上地產危機,地產價格一落千丈,致使他欠債高達3.2億元,真是禍不單行,經此政治和經濟的雙重打擊,楊受成破產了,經過千辛萬苦置辦的物業改為他姓,苦苦積攢的資產付之東流了,他的產業由彙豐接管。

所幸楊受成雖經此深重打擊,他的精神卻沒有垮。

彙豐欽佩他的才幹,以月薪金2萬元聘請他,讓他繼續經營英皇鍾表,所得利潤用以還債。

1984年,楊氏說服彙豐再借1000萬元,開設“寶石城”,零售及製造首飾以吸引遊客,楊受成重操舊業,再一次奔走於碼頭、旅行社等地,建立起拉攏遊客的網絡。憑著楊受成的口才和毅力,可以說世上沒有辦不成的事。

短短一年時間,“寶石城”就穩執日本遊客珠寶零售市場的牛耳,僅用三年,楊受成就清還了債款,購回了資產控製權。

楊氏取回事業控製權後,又大量購入股票及物業,多次炒股均得手,1989年他又買人金門大廈地下倉庫,半年內即獲利7000萬元。

從此,他的事業再次騰飛了。如今,他已重新躋身於超級富豪之列。

成功,成大事是靠行動而不是靠夢想才實現的。當我們備好行囊,準備向目標進發時,下一個關鍵就是開始行動。

7.成功始於腳下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腳踏實地,成功者都是心在高處,手在低處——即通過具體的行動去實現自己的遠大之誌,而不是好高騖遠。這是成者必備的一種習慣!

古羅馬大哲學家西劉斯曾說過:“想要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建議。

比如有不少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自以為讀了不少書,長了不少見識,未免有點飄飄然,做了一點事就以為索取是重要的,對自己的獲取也越來越不滿意,幾年過去了,自己越想得到的卻越是得不到,於是不知足的心理就占據了全身心。

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有一位年輕人就是這樣的,他對生活的不滿和內心的不平衡一直折磨著他,直到一個夏天與同學尼爾尼斯乘他們家的漁船出海,才讓他一下子懂得了許多。

尼爾尼斯的父親是一個老漁民,在海上打魚打了幾十年,年輕人看著他那從容不迫的樣子,心裏十分敬佩。

年輕人問他:“每天你要打多少魚?”

他說:“孩子,打多少魚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隻要不是空手回去就可以了。尼爾尼斯上學的時候,為了繳清學費,不能不想著多打一點,現在他也畢業了,我也沒有什麼奢望打多少了。”

年輕人若有所思地看著遠處的海,突然想聽聽老人對海的看法。他說:“海是夠偉大的了,滋養了那麼多的生靈。”

老人說:“那麼你知道為什麼海那麼偉大嗎?”

年輕人不敢貿然接茬。

老人接著說:“海能裝那麼多水,關鍵是因為它位置最低。”

位置最低!

正是老人把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夠從容不迫,能夠知足常樂。

而許多年輕人有時並不能正確擺正自己的位置,因此經常為自己的一點成績便沾沾自喜,為自己的一點優勢便以為自己天下第一,夜郎自大。

相反,如果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卻會有無窮的動力和後勁。

我們現在沒有任何理由去鄙視那些所謂低層次的創業者們,他們的創造同樣也讓人聽得有滋有味、羨慕不已。他們受益和成功的進程也最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沒有心理負擔,自己大不了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失業人員,沒有包袱,沒有顧慮,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所以他們成功了。

而我們許多人卻沒有這種勇氣。

如果我們也敢經常對自己說:“大不了自己回家種地去。”在做什麼事情時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就能真正超越自己,戰勝自己,而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無論你是天之驕子,還是滿麵塵土的打工仔;無論你是才高八鬥,還是目不識丁;無論你是大智若愚,還是大愚若智;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切都會徒勞無益。

因為我們年輕,所以經常談理想和抱負,理想和抱負談得多了以後,就會抱怨我們目前的狀況,工作不好,領導不賞識、不重用,門路太少,局限性太大,自己沒法施展才華,等等。似乎這些現實的一切與理想和抱負差得太遠,自己隻有突破這些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可是,事實卻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於是更是處處不順心,因而陷人了自己設定的困境中。

理想並沒有錯,你也沒有錯,年輕的時候總有一段是這樣度過的。

有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躊躇滿誌地進入一家公司工作,卻發現公司裏有那麼多局限性,而領導分配的工作又是一個誰都能勝任的辦公室日常事務性工作,對於一向自視清高的他,別提多麼失望了。

他到處發泄自己的不滿,但好像並沒有人理他,就這樣,他隻好埋頭幹活,雖然心裏經常存有不情願的感覺,但不再像剛去的時候那樣浮躁了。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做好一件,得到領導的肯定,自己的“虛榮心”就被滿足一次,靠著這種卑微的“虛榮心滿足”,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有一天,他認識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開始他並沒有注意到這位老人,隻是後來由於工作的需要,接觸了幾回。經人介紹說,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卡普爾先生,他是公司總裁的父親,他沒有因為特殊的身份而講究太多。竟然是那麼平常,那麼不起眼,每天與大家一樣上班下班,風雨無阻。

實在讓人不敢想象!

年輕人記得老人曾經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始終如一,你就會實現你所想的東西。”

年輕人記住了老人的教誨,開始投入地做每一件事情,無論自己如何地不情願,都盡心盡力地做好,而且做了以後,心態就平靜了。

過了好多年,年輕人還記得卡普爾先生的那句話。

無論手頭上的事是多麼不起眼,多麼繁瑣,隻要認認真真地去做,就一定能逐漸靠近你的理想。

8.立即行動起來

行動是取得成就的前提。成功的動力來自欲望、熱情與信念。行動是最重要的,是成功的要素之一,立即行動起來。

當你大膽冒險、許下承諾、堅持到底、勇敢邁向未知的領域時,你的信念便會因此而增強,也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如果你知道如何運用直覺與自信,大可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不必承擔風險,也不必當牛做馬,你依然可以功成名就,可以說,自信會為你帶來良機。

有時候我們不相信自己的潛能,因而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許多人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走得很辛苦,卻仍然無法達到目標,那是因為他們付出的太多,一心隻專注於“行動”,卻忽略了信念,他們無法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得到內心所求,以致阻礙了成功。

有些人則百般嚐試,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耗盡所有精力,把自己逼到無路可走,心力交瘁之後,他們才開始意識到信念的重要性,情況因而有了轉機。屢經挫敗之後,他們仍能不懈地努力,終於找到了成功的契機。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說,發明靠的是99%的努力與1%的靈感。發明家在試驗的過程中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卻往往在束手無策、準備放棄時突然,有所突破。愛迪生就是如此。他不停地嚐試,表現了他追求成功的決心;堅持到底,不輕言放棄,用熱情點燃成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