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學
1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詩經》彙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多年間的詩歌,共305篇,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分為風、雅、頌3部分。“風”包括了15個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國風”,共160篇。“雅”是指正聲雅樂,是正統的宮廷樂歌。“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頌”是指祭祀樂歌,現存共40篇。《詩經》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倫理、天文、地理、外交、風俗、文藝等,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
《詩經》成書的年代約在春秋後期。漢代傳授《詩經》的有4家,即齊國轅固所傳的《齊詩》,魯國申培所傳的《魯詩》,燕國韓嬰所傳的《韓詩》,魯國毛亨所傳的《毛詩》。東漢時,《毛詩》盛行,齊、魯、韓3家《詩》逐漸衰落以至亡佚。現在見到的《詩經》是毛亨傳下來的。
2浪漫主義詩歌的淵源楚辭
楚辭是戰國時期以屈原為代表的楚人寫作的詩歌,是《詩經》之後出現的一種新形式的詩。作為詩體的楚辭地方色彩十分鮮明,多描寫楚地的山水景物,語言運用楚地方言。楚辭的典範是屈原的《離騷》。楚辭也是中國詩歌的一個淵源,體製上多長短句;章法多變,極少重複;字多,篇長,風格多樣;創作方法上,多用想象、誇張,常將傳說、神話、山水鬼神融會貫通,構成浪漫主義的畫卷。楚辭詩體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開創了嶄新的藝術形式。
3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一個貴族家庭。青年時期,為了掌握淵博的知識,他閱讀了大量書籍,不斷鑽研寫作。楚懷王時期,屈原曾擔任左徒。後來,懷王誤信讒言,把屈原降職為“三閭大夫”(管理皇族事務,主持宗廟祭祀的閑職)。屈原雖被貶職,但對楚國的命運仍十分關注。後來懷王被秦國軟禁,死在鹹陽。屈原悲痛之餘,仍希望通過變法使國家富強,但親秦派唆使頃襄王把屈原趕出朝廷,放逐漢北。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後,屈原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一生留下了許多輝煌的詩篇,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25篇。《離騷》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全篇抒情色彩濃烈,氣勢宏偉,是傑出的浪漫主義作品。全詩表現了詩人為實現崇高理想而進行的熱烈追求與不懈鬥爭,抒發了他內心真摯的愛國主義感情,以及不與賣國之臣同流合汙的高潔品格。屈原的作品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是繼《詩經》後我國詩歌史上的另一個高峰。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和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4中國最早的旅遊地理文學《山海經》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我國古代有關民間傳說和地理知識方麵的重要著作。這本書,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國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經西漢校書,才形成現在的樣子。
《山海經》共18卷,分《山經》和《海經》2部分。書中記載了我國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產資源以及大量神異鬼怪的傳說。《山經》以五方山川為綱,記述的內容包括古史、草木、鳥獸、神話、宗教等。《海經》除著錄地理方位外,還記載遠國異人的狀貌和風格。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一部集旅遊、地理知識方麵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裏的不少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表現了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其中誇父追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故事,家喻戶曉。《山海經》實際上也是我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古書。
5世界上最早的傳記文學《史記》
《史記》是司馬遷曆經19年的辛苦,在忍辱負重的境遇中完成的巨著。它是我國第一部以寫人物為主體的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大約3000年的曆史,近53萬字。
這部史書中,本紀作為這一時期大事的綱領,共12篇。書中先秦諸篇按朝代成篇,秦漢諸紀則按帝王成篇。項羽雖然不是帝王,也被列入本紀。“表”采用表格形式列出世係、人物、事件,包括世表、月表和各種年表,是各個曆史時期的大事記;“書”共8篇,體裁屬首創,是係統地記載典章製度的體裁,包括經濟、風俗、山川水利、文化等;“世家”記載先秦各諸侯國和漢代貴族侯王的曆史;“列傳”則是各代有影響的曆史人物的傳記。
魯迅先生評論《史記》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是對《史記》史學價值的評讚。《史記》是研究漢武帝以前曆史的唯一一部通史,也是我國第一部通史。在史學發展史上,該書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規模最宏大、體係最完備的通史。“無韻之《離騷》”,是對《史記》的文學價值的讚美。其中如《項羽本紀》、《廉頗藺相如傳》、《信陵君傳》等文章,筆法犀利,意味深遠。《史記》代表了兩漢時期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史記》中蘊含著作者進步的曆史觀點和批判精神,深刻地揭露統治階級的醜惡麵貌和壓迫人民的罪行,表現了一個史學家“不虛美、不隱惡”的公正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