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移山術,唯一能夠移動山的秘訣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
3一旦決定了目標,應該用最大的努力,把百分之五的希望,變為百分之百的現實
勝利者與失敗者的重要區別是:勝利者屢敗屢戰,絕不輕易放棄努力;失敗者屢戰屢敗,可惜地放棄了努力。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有一個青年,他很有理想,但是卻不知道能不能實現。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當時,智者正在自己的果樹園裏采摘蘋果,智者沒有給他什麼更好的建議,而是讓他幫自己將高掛在樹梢的一顆又大又紅的蘋果摘下來。這個青年的個子並不算低,盡管他很努力,但他還是無法摘到那顆碩大的蘋果,他有些失望,麵露難色。智者看到這一切,對青年說:“年輕人,你為什麼不跳起來試一試呢?”青年聽了智者的話,他跳了一次,沒有摘到,跳了第二次,依然沒有摘到蘋果。第三次,他稍微休息了一下,順便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然後,他突然奮力一跳,那顆碩大的蘋果就輕鬆地握在他的手中。在摘到蘋果的一刹那,青年的心中也同時一亮,他終於明白,智者這是在告訴他:一個人如果要想成功,就必須學會跳起來采摘那些看起來高不可取的“蘋果”。隻有這樣,才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點 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有理想,就應該使出全身的力氣,把理想變成現實。
有目標,卻沒有毅力,那目標就是空談。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一天,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個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做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三百下哪個同學堅持了?”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有八成。
一年過去了,蘇格拉底再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個大哲學家的柏拉圖。[點 評]
成功在於堅持,目標的實現在於堅持和努力。我們常說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是努力,但是常常沒有多少人做到,所以許多人都是一個平凡的人。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條鯊魚和幾條小魚分別放在很厚的玻璃隔板的兩側。開始時,鯊魚想吃小魚,飛快地向小魚遊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遊不過去。撞了很多天後,鯊魚放棄了努力,不再向小魚遊去。更有趣的是,當實驗者將玻璃板抽出來之後,鯊魚也不再嚐試去吃小魚!鯊魚失去了吃小魚的信心,也放棄了可以達到目的的努力,即使成功就在眼前,但是它卻錯過了。
有的人斷言:人在四分鍾內跑完一英裏的路程,那是絕不可能的。然而,有一個人首先開創了四分鍾跑完一英裏的紀錄,證明了他們的斷言錯了。這個人就是羅傑·班尼斯特。數十年前被認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變成了可能的事情?是因為有人沒有放棄努力。
即使你的成功在別人眼裏隻有微乎其微的希望,但是隻要你自己堅持,總有成功的一天。好多障礙並不是存在於外界,而是存在於我們的心裏。幾乎每個勝利者,都曾經是個失敗者。勝利者與失敗者的重要區別是:勝利者屢敗屢戰,絕不輕易放棄努力;失敗者屢戰屢敗,可惜地放棄了努力。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1927年,美國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衝垮,一個九歲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衝毀,在洪水即將吞噬他的一刹那,母親用力把他拉上了山坡。
1932年,那男孩讀完八年級畢業了,因為阿肯色的中學不招收黑人,他隻能到芝加哥讀中學,家裏沒有那麼多錢。母親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讓男孩複讀一年。她則為整整五十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飯,為孩子攢錢上學。
1933年夏天,家裏湊足了那筆血汗錢,母親帶著男孩踏上了火車,奔向陌生的芝加哥,母親靠當傭人謀生。男孩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後來又順利地讀完了大學。1942年,他開始創辦一份雜誌,但最後一道障礙是缺少五百美元郵費,不能給訂戶發函。一家信貸公司願借貸,但有個條件,得有一筆財產做抵押。母親曾分期付款好長時間買了一批新家具,這是她一生最心愛的東西。但她最後還是同意將家具做了抵押。
1943年,那份雜誌獲得巨大成功。男孩終於能做自己夢想多年的事了:將母親列入他的工資花名冊,並告訴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不用工作了。那天,母親哭了,那個男孩也哭了。
後來,在一段反常的日子裏,男孩的一切仿佛都墜入穀底,麵對巨大的困難和障礙,男孩已無力回天。他心情憂鬱地告訴母親:“媽媽,看來這次我真要失敗了。”
“兒子,”她說,“努力試過了嗎?”
“試過。”
“非常努力嗎?”
“是的。”
“很好。”母親果斷地結束了談話,“無論何時,隻要你努力嚐試,就不會失敗。”
果然,男孩渡過了難關,攀上了事業的巔峰。這個男人就是馳名世界的美國《黑人文摘》雜誌創始人、約翰森出版公司總裁、擁有三家無線電台的約翰·H·約翰森。[點 評]
隻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讓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發生奇跡。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奇跡,但是關鍵在於你真的努力了沒有。在即將成功或失敗時,如果你已經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努力的心,那麼你注定一輩子都會失敗。
4身邊最近的路你都不去走,也會變成你最遙遠的路。珍惜眼前,始於足下,從身邊的事做起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案 例 精 選[描 述]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了兩隻舊鍾當中。兩隻舊鍾“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隻舊鍾對小鍾說:“我老了,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200萬次以後,恐怕就吃不消了。”“天啊!3200萬次。”小鍾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麼大的事情?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隻舊鍾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隻要每秒鍾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麼簡單的事,”小鍾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鍾很輕鬆地每秒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3200萬次。不知不覺中十年過去了,小鍾還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每個人都渴望夢想成真,成功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但是如果我們隻是一直慨歎,卻不付出努力,還是徒勞的。[點 評]
既然有夢,那麼最簡單的實現夢想的辦法就是想著今天我該做些什麼,明天要做些什麼,然後努力去完成,就像每秒“滴答”擺一下,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法國少年皮爾從小就喜歡舞蹈,他的夢想是當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但是由於家貧,家中根本沒有多餘的錢送他去學舞蹈。皮爾後來去一家縫紉店當學徒,但是他對這門工作十分厭惡,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在虛度光陰,他為舞蹈的夢想無法實現而苦惱。他甚至認為與其這樣痛苦地活著,還不如早早地結束生命。 絕望中的皮爾給他從小就崇拜的有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布德裏寫了一封信,信中表達想拜布德裏為師的強烈願望,並且說如果布德裏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隻能為藝術獻身,準備跳河自盡了,
很快,皮爾收到了布德裏的回信。皮爾以為布德裏被他的執著打動,會答應收下他這個學生。但是信中卻沒有提收他做學生的事,隻是講述布德裏自己的人生經曆。布德裏告訴皮爾,在他小的時候,很想當一名科學家。可是因為當時家境貧窮,父母無法送他上學,他隻得跟一個街頭藝人過起了賣唱的日子。最後,他說,人生在世,現實與夢想總是有一定距離,首先要選擇生存。隻有好好地活下來,才能讓夢想之星閃閃發光。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的。
布德裏的回信讓皮爾猛然驚醒。後來,皮爾努力學習縫紉技術,23歲那年,他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也就是如今舉世聞名的皮爾卡丹公司。
由於皮爾一心撲在服裝設計與經營上,皮爾卡丹公司發展迅速。皮爾在28歲的那年就擁有了200名雇員。他的顧客中很多都是世界名人。如今,皮爾卡丹品牌不僅擁有服裝行業,還有服飾、鍾表、眼鏡、化妝品等,皮爾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產品也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