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父母怎麼辦08(1 / 2)

8不願上幼兒園:早晨上幼兒園,總要哭鬧一番

家長傾訴

丁丁上幼兒園都快三個月了,每天晚上睡覺都要哭醒兩三回,每回都哭鬧10多分鍾。早上一醒來就鬧情緒,要這要那的折騰人,有時還會裝病,目的就是不想上幼兒園。問他不願上幼兒園的原因,他什麼也不說。

即便起了床,丁丁也還是磨磨蹭蹭不願洗臉吃飯。爸媽還要上班呀!爸爸急得沒辦法,隻好抱他出門。一路上他大哭大鬧,真讓父母心疼。

專家分析

別忽視孩子入園早期的離別恐懼

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需要一個過程。孩子還小,他無法使自己馬上適應幼兒園,又不能通過自己的思考想通適應過程中的困難與將來目標之間的關係。當離開熟悉的家,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孩子感受到的隻有不適合恐懼。由於孩子沒有能力消除自己的痛苦,這就要求父母必須與孩子一起度過這一艱難時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孩子心理成長、人格形成的過程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孩子們在成長階段有很多煩惱,需要家長傾聽與疏導。可眼下在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麵前,身為業務骨幹、單位中堅的家長們往往顧不上這一點,他們習慣於把孩子交給老人,交給全托幼兒園,交給寄宿學校。這樣就加重了孩子因離開父母而產生的分離焦慮情緒。

在孩子入園之初,父母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孩子吃、喝、睡等方麵的問題,而是孩子對安全、歸屬和愛的需要。後者才是孩子產生分離焦慮的心理誘因。孩子與新環境建立起了依戀關係,分離焦慮自然會消除。

家庭成員相對比較固定,且現在的家庭大都是全家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是全家關注的焦點。孩子入園後,其交往的對象不斷變化,這就使得孩子建立在固定關係基礎上安全感、信任感受到強烈的衝擊。這就成為孩子產生分離恐懼的誘因之一。

孩子的性格也是產生分離焦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活潑外向的孩子較容易適應集體生活,內向、文靜的孩子較慢。語言、動作能力較強者容易適應,反之則慢。活潑外向的孩子易與環境中的人交流,也易用外露的方式舒解內心的不安;語言、動作不僅是智力發展的評價指標,也是孩子日常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工具,擁有較強的語言、動作能力的孩子就擁有了與新環境主動交往的能力基礎,因而就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

總的來說,孩子入園前,家長一定先要做好輿論上的導向工作,尤其是對媽媽黏得厲害的孩子。要讓孩子在心理上對幼兒園有一種渴望,要告訴他,隻有好孩子才能去幼兒園。主觀上做好這些工作,客觀上還要讓孩子在家學些自理能力,比如尿尿、提褲子、吃飯等。別讓他去了幼兒園再學,那樣他會感覺自己和幼兒園格格不入,園裏不如家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