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逃避責任:做錯事不肯承認,還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家長傾訴
堯堯今年上小學一年級,媽媽發現他有些不好的表現,就是做錯事不肯承認。
沒有記住老師布置的作業,媽媽說他思想不集中,他說課堂上太吵了,聽不清。有時候弄丟了同學的東西,他說是人家的東西不好……總之,在他心裏都沒有自己錯的時候,總是別人的不對。
專家分析
為自己開脫是孩子責任心不強的表現
生活中常有一些孩子非常的倔強和執拗,做錯事不肯承認,甚至還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令家長又氣又惱,束手無策。其實孩子的生理機能和心智發育還不成熟,說錯話、做錯事,都是難免的。他們需要在成人幫助不認識錯誤,改正錯誤。麵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應深入分析原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引導孩子,喚醒孩子內心的責任感。
孩子犯了錯不肯承認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種:
★ 孩子做錯了事,自己不知是錯的。如三四歲的孩子,常有把衣服紐扣係錯位,將襪底穿到腳麵上,把兩隻鞋子穿反等情況;再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頑皮、好打鬧,有時會把衣服弄破,或是為了探個究竟,把新買的玩具拆得亂七八糟……這都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特點造成的,他全然不知錯。
★ 有的孩子個性強,倔強、執拗,這樣的孩子往往自以為是,認為承認錯誤是很丟麵子的事,所以,做錯了事就特別嘴硬,怎麼也不願承認。
★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過於簡單、粗暴。於是孩子常常都對父母有一種畏懼感,做錯了事往往就驚恐萬分,怕挨批評,怕受懲罰,不敢承認,並編出各種理由來掩飾自己的過錯。
★ 有些孩子從來沒有認錯的習慣,這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在玩耍,一不小心,被身邊的椅子絆了一下,大哭。這時,他的母親匆匆跑來,一邊抱起孩子,一邊說:“寶寶不哭,椅子壞,椅子拌了寶寶,媽媽打椅子。”就這樣,我們一次一次地剝奪了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於是孩子不知道,他做錯了事,責任就應當由他自己來負。
雖然人人都會犯錯,但是敢於承認錯誤並為之負責任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孩子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難免有過錯和失誤,重要的是勇於改正。如果有錯肯承認,肯改正,誠實對待,那麼就能表現出道德品質的優異。
教子處方
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給予正確的教育
對待孩子不肯承認錯誤的問題,家長應該仔細分析,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自己承認錯誤。以下五種方法可供參考:
1.家長要先擺正立場
家長不要急於追究錯誤的大小,而應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認識錯誤,敢於承擔錯誤上。首先,家長必須擺正自己的立場,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是誰的錯就是誰的錯,不能在孩子麵前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觀念。
2.肯定孩子認錯的態度是對的
在孩子認錯以後,先要肯定他認錯的態度是對的,這樣孩子以後再做錯了事就會主動承認,不再害怕說出真相會受懲罰。然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錯在什麼地方,並且告訴孩子這個錯誤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再教孩子怎麼做,讓他從中接受教訓,當孩子再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就會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3.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家長應盡早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比如在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家長不要總是急著袒護孩子,而不去弄清事實;孩子摔倒了,家長不能埋怨地不平,而應該教孩子走路要當心。總之,家長應傳遞給孩子這樣一個信念: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喚醒孩子內心的責任心,才能讓孩子在心理、思想上起深層次的變化。
4.對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的行為予以表揚
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於承認錯誤,並給予獎勵、表揚,很多做父母的隻會在孩子表現“精彩”時才給予獎勵。殊不知,勇於承認錯誤是很難得的品質。因為,失敗的經驗、教訓更能推動一個人的成長。高明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否定自己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成長,體會到更深刻的成就感。
5.要適當維護孩子的麵子
孩子也有很強的自尊心,所以當孩子做錯了事,能在家裏進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麵去。有的父母常嚇唬孩子說:“明天到學校告訴你的老師。”這樣使孩子產生恐懼或不信任感,其結果會不理想。
總之,家長要持冷靜的態度,分析孩子做錯事的原因,本著重動機、輕後果的原則,原諒孩子因生理、心理因素及缺乏經驗造成的過失。但是對其行為、品德上的錯誤則要毫不客氣地給予嚴厲批評,絕不姑息遷就,以便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增強道德判斷能力,少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