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顆巨大鑽石已經令世人驚歎,更何況由幾千顆鑽石鑲嵌成的。流光溢彩的大皇冠簡直是鑽石的薈萃。它是1762年由宮廷珠寶匠為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而專門製作的,上麵十幾顆最重要的鑽石分別是從當時歐洲國王的王冠上拆下來的。工匠在皇冠上鑲嵌了4936顆鑽石,共重2858克拉,整個王冠重1907克。皇冠頂端是世界上最重的尖晶石,重398.72克拉。長期以來寶石專家都認為這是一顆紅寶石,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稀有的尖晶石。目前這顆尖晶石是俄羅斯“必須保護的七顆寶石”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俄國人以2672金盧布從北京購買的呢。
鑽石庫的珍寶現在已經無法用市場價格來衡量,它成為俄羅斯國家財富的象征,但即便是皇室珍寶,也有流離坎坷的時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沙皇立即下令把這些珍寶從東宮轉移到莫斯科克林姆林宮。在轉移途中,由於走漏消息有很大一部分珠寶流失。據一種說法,大約75%的零散鑽石和寶石流入民間。
二戰時,俄國也流失了相當一部分珍寶,其中有號稱“天字第一號珠寶盒”的琥珀大廳。1711年,普魯士國王弗雷德裏克一世下令建造一個琥珀室。琥珀室呈方形,占地約200平方米,共用了6噸琥珀,上麵飾滿了鑽石、綠寶石和紅寶石。它的價值不僅表現在財富的驚人集中,而且還是一件巴洛克藝術的傑作。5年後,弗雷德裏克一世的兒子威廉一世皇帝為了慶祝普魯士與俄國結盟,將琥珀室送給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將琥珀室收入鑽石庫。18世紀中葉,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令工匠對這座大廳進行裝修,琥珀室成為一個富麗堂皇的大廳,變成了琥珀廳。1770年修飾最終完成時,大廳華麗得讓人眼花繚亂,565枝蠟燭照亮整個大廳,燭光灑在珠寶上流光四射,令人目眩神馳……。
1941年秋天,侵略蘇聯的德軍占領了原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宮。希特勒下令將琥珀大廳拆散,把它們裝入27個柳條箱運回德國,安放克羅列維茨市(即今天的加裏寧格勒)。1943年,戰局急轉直下。大廳重新落入蘇軍之手,琥珀廳又被德國人拆卸裝箱,分別藏在條頓騎士城堡和附近的防空洞裏。1944年8月,盟軍轟炸克羅列維茨市,將條頓騎士城堡夷為平地。從此,琥珀廳下落不明。現在無數的尋寶人在找尋琥珀大廳,但至今仍沒有消息。
保留下來的鑽石庫在克林姆林宮的地下室裏塵封了8年。1922年前蘇聯國家委員會對這些珍寶作了鑒定,並決定由國家珍寶館保存,現在由俄羅斯國家貴重金屬寶石管理委員會管理。雖然遺失了不少珍寶,但鑽石庫裏還有25300多克拉的鑽石、1700克拉大顆粒藍寶石、2600克拉小粒藍寶石、2600克拉紅寶石和許多又大又圓的優質精美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