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超市門沒走多遠,就見前麵有一位小夥子在掏口袋,當他的手從口袋裏抽出來,“啪噠”一聲,帶出一紮鈔票掉在地上。“噯……”善良誠實的她剛想喊住他,突然從後麵衝上來一個年輕人迅速撿起地上的鈔票,用手擋住了她的嘴。此時,隻見那個丟鈔票的人急匆匆地回頭來看,“我剛才丟了一萬塊錢,這位大姐您看到沒有?”沒等劉英答話,撿錢的小夥子搶先說道:“沒看見,沒看見。”
待那位丟錢的人走後,撿錢的年輕人一把將劉英拽到一個巷口,說要和她分撿來的錢。
麵對這天上掉下來的外財,劉英心裏嘭嘭直跳,年輕人說要上廁所,把一萬塊錢放在她這裏,她點點頭答應了。年輕人又說,萬一在我上廁所時你把錢拿跑了我怎辦呢?聽這話,她毫不猶豫地掏出從小姑家借來的2500元押給了他。
半小時過去了,劉英仍不見小夥子出來。她問一位出來的先生,先生告訴她裏麵沒有人。此時她忽然想起了什麼,發瘋似地掏出那一萬塊錢。
不用看,她手一摸到就知道自己上當了。那一紮不是錢,是紙,是印著百元麵值的冥幣。2500元就這樣一瞬間變成一紮冥幣。
經典教訓:有些騙子的騙術並不高明,卻能屢屢得手,究其根源就在於被騙者的貪欲在作怪,使自己放鬆了警惕,讓騙子鑽了空子。隻要人們保持正確的心態,提高防範意識,就不會上當受騙。
便宜沒好貨 貪圖便宜吃大虧
小便宜往往能釀成大禍端。
秋玲剛踏入社會,年少無知。廠裏發工資放假休息,幾位工友相約去逛街。途經一家商場,門口貼著:“清倉、大出血、打×折……”多麼誘人的廣告,讓她們不可抵擋。看著進進出出的人們,她和工友也想去湊份熱鬧,就加入了這個行列。一進店門,各種商品堆得琳琅滿目。出於貪便宜的心理,莫失良機。她便趁機會挑揀了幾件衣服和一雙皮鞋,同伴也是如此。她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回了廠。剛到宿舍,幾位工友都擁上來。“呀!買了這麼多東西,花了不少錢吧,來讓我們瞧瞧。”正當秋玲沉醉於自己的慧眼識貨時,突然其中一個工友問她:“嗨,阿玲,你這件衣服和我老鄉的一模一樣,她的才20元呢!”秋玲滿臉狐疑地看著她,剛才的興奮勁急劇下跌。還不服氣的頂了一句,“她買的質量肯定不同的。”為了證實自己的眼光,她特意去了那位工友的老鄉那裏看了個究竟,結果真是上了當。更讓人生氣的是那雙皮鞋,買回來不到一星期。周末和工友去逛公園,因坐公交車要步行一段路,她們有說有笑的走著。她不小心被一塊小石頭絆了腳,打了個趔趄,差點摔了一跤。那雙新皮鞋的鞋跟不失時機地裂開了,工友們看著她那狼狽樣,笑著說:“圖便宜,買老牛。”最後還是另一個工友立即叫了部摩托車送她回廠,解決了她的尷尬。秋玲既失去了一次出去玩的機會,又得重新“大出血”去再買雙鞋。唉,說來說去,怨不得別人。都是便宜惹的禍!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這話的確有道理。山西省吉縣老王經商三十多年,在生意場上是個“鬼精靈”,可他一不小心,看走了眼,被別人騙去3000元。老王在鄉鎮所在地開著一個百貨店,生意還算過得去。一天下午,店裏來了一位外地人,聲稱推銷肥皂,並拿出樣品讓老王看。老王看是本省的名牌產品,一般進價為每條1元左右,而外地人說自己的每條6角就賣。經過討價還價,老王把價格壓到每條5角成交。看到撿了個大便宜,老王一狠心購了60箱,準備零售和批發,支付3000元後,外地人走了。第二天,老王打開一箱往貨架上擺,發現肥皂有些問題,但一時也找不出毛病。過了幾天,老王一看肥皂,大吃一驚,原來這些肥皂在人不用的情況下,漸漸變小,最後竟蒸發得隻剩一小塊。他急忙打開其它箱一看,也和第一箱一樣,每箱隻有一塊是真的,其它都是不知用什麼原料做成的假貨。老王本想賺一筆,卻沒想到遇到了“李鬼”,讓人給涮了一下,3000元買了個教訓。
電白縣沙琅鎮官清村委會劉某因貪便宜買了贓車,損失5500元。某天,電白縣沙琅鎮官清村委會的劉某正在店內閑著,這時,有一外省男子開著一輛六成新的男裝摩托車來到劉某的店前,男子說想以500元的價格賣掉這輛摩托車,問劉某要不要,劉某試了一下車,覺得這車不錯,且價格便宜,於是就以500元成交。事隔數日,那名賣車的外省男子作案時被公安機關抓獲,男子供認了將偷來的摩托車賣給劉某的事實,劉某因銷贓被公安機關罰款5000元,所買的車也被沒收。劉某因貪小便宜而破大財,教訓深刻。
經典教訓:商家打著幌子“大打折”,實際上都是抓住絕大多數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得逞,騙子更是精於此道。古人雲:占小便宜,吃大虧。在買物品時一定要全麵考慮,切不可隻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
早戀不要偷食禁果 出現問題要及時溝通
早戀是一種說不出的痛。
2001年9月,又一批年輕人走進周至縣某中學高中部學習。賈某和楊某這兩個年輕人很快熟識起來,賈某性格內向,楊某卻是一個活潑的女孩子。賈某常給楊某輔導功課。交往中,他們相互有了好感。2001年年末,兩人在一次獨處的時候,一時頭腦發熱偷食了“禁果”。第二年開春以後,楊某感到自己的身體出現異常。
2002年3月9日晚8時許,一輛出租車匆忙地在周至縣醫院門口停下,一個臉色發青已沒有知覺的男孩被抬了出來。醫生迅速進行了搶救,但男孩的心髒已經停止跳動。
死去的男孩是周至縣某中學學生賈某。當晚發現賈某出事並一直守在他身旁的是房東韓某,她家離學校很近,賈某等4個男生嫌學校宿舍太吵,去年5月以來就一直租住在她家。賈某話不多,對人很有禮貌,她們一家對賈某印象都很好。
事發當晚7時許,韓某從地裏回來剛準備吃飯,突然看到賈某從二樓的房間裏搖搖晃晃地走下來,在樓梯口向她招手說:“姨,你過來,我給你說個話。”賈某的神情顯得很沮喪:“我喝藥了!我和一個女孩好了,他爸尋我呢,我不想活了。”韓某一聽,忙扶起賈某往衛生院裏趕,一路上賈某的神誌尚清楚,他告訴韓某,女娃懷孕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覺得是個醜事情。“那也不值得這樣啊,花些錢總是可以解決的。”在韓某的勸說下,賈某到了衛生院後很配合醫生。盡管如此,賈某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醫生建議他們趕快去縣醫院急救。去縣醫院的路上,韓某一直把賈某抱在懷裏。“姨呀,你要是把我救活,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臨終前,賈某表現出了對生命的深深眷戀。
據楊某家裏回憶,家裏是在3月初才發現楊某身體出現異常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確診後,楊某才把自己和賈某的事說了出來,楊父得知實情的當日就準備去賈某家找其家長商量如何解決,可賈某也就在那天出事了。楊某的家中經濟狀況不好,今年開學後她已輟學在家。特別是賈某出事後,她更是整日一言不發。家裏也不敢給她壓力,怕她也想不開。
賈某家陳舊的土房在村裏很顯眼,賈家一心一意供娃上學,連房都沒蓋。在父母的眼裏,賈某一直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學習一直很自覺,上高中後雖不經常回家,可隻要回來後就幫著幹活。
賈某還有個上小學的弟弟,家裏的生活一直很清苦。家裏最大的指望突然沒了,全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經典教訓:獲得愛情和在愛情中體味酸甜苦辣是每個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課程和經曆,但青少年不要過早涉足不該涉足的領域,因為沒有力量去維護和承擔愛情帶來的責任。一旦出現不該發生的問題後,應敞開心扉與老師、朋友、家人及時溝通,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爭奪一文不值的感情 不如去尋找真正的感情
使用暴力,是情敵之間最原始最野蠻的決鬥方式。
漢中市公安局漢台分局警方破獲一起入室殺人案。讓人吃驚的是,行凶者和受害人竟然曾是稱兄道弟的好哥們,更可悲的是嫌犯馮某的殺人動機僅僅是因為受害人和自己認識的女網友聊得火熱,而把自己晾到了一邊。兩個可悲的男人一個命赴黃泉,一個鋃鐺入獄,而女網友到底是誰,是男是女他們都不知道。
2003年7月4日下午3時許,漢中市漢台區付家巷的張某發現,租住在他家二樓的一單位工人趙某兩天沒見著麵了。心存疑慮的他從趙的窗戶上向房內窺看,隻見其一隻胳膊從床底下伸出來……接到“110”報警的漢台公安分局刑警火速趕到現場,床下的死者正是趙某,其身上僅著一條內褲,脖子上有明顯的勒痕,房間的門窗完好無損。
據房東張某講,7月3日淩晨2時左右,他聽見有人在門外喊,趙某答應了一聲,並下樓開了門。而房東老太太講,淩晨三四點鍾時,她起床給小孫子熱奶,聽見樓下有自行車響聲,她撩開窗簾往外看,見一個小夥子提著塑料袋推車子走了。
7月6日晚,趙某原來的同事馮某被警方傳喚到北關刑警中隊辦公室。經過數小時的心理戰,馮某終於交待說:“是我幹的。”
馮某和趙某在一家工廠上班時認識並成為好朋友,兩人都愛上網聊天。馮某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名叫“蜜蜜”的女網友,後他把“蜜蜜”介紹給趙某。隨後馮某發現“蜜蜜”和趙某隻要一聊起來就沒完沒了,而自己卻被晾到一邊。
7月2日晚,馮某又到網吧上網。幾個小時過去了,但一直未能和“蜜蜜”聯係上,於是大半夜的跑到趙漢偉住處找趙某要人。毫無防備的趙某給他開門後倒頭就呼呼大睡。馮某不由得妒火中燒:“女網友‘蜜蜜’還是我給你介紹的,你們竟然把我甩了!”他在趙某的住處找到一根廢棄的細鋼絲繩,勒住趙某的脖子使勁一拉,趙某來不及掙紮就斷了氣。
經典教訓:為了爭奪女友或男友,情敵之間明爭暗鬥的情形,無論是在影視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是較為常見的。其實,感情是不能勉強的,更不是使用武力就能爭取到的,暴力解決問題隻能是害人害已,尤其是為了一個不值得去爭奪的人或是根本不存在的人,是可笑和可悲的。
異性朋友交往要有度 謹防感情趁虛而入
往往一句話就可以毀掉一個家。
那天是周日,在家吃完飯,阿婷撥通了四川老家的電話,跟家裏人挨個聊起天來了,跟哥哥說了又跟媽媽說,然後又跟父親聊。當她興猶未盡地要把電話放下時,一直在旁聽她說話的一達忽然說道:“等一等,先別放電話。”阿婷問:“有什麼事嗎?”一達說:“我能不能跟老爸老媽說幾句話?”
聽了這句話,阿婷和她丈夫紹本都不覺一愣。因為一達和阿婷隻是沒有任何親緣關係的結拜兄妹,他怎麼可以直呼“老爸老媽”呢?在他們老家,這種稱呼隻有親生兒女和媳婦女婿才能使用。一達這麼叫,固然顯得親密無間,可他是把自己擺在了什麼角色呢———兒子?女婿?顯然都對不上號。
一達走後,紹本窩在心裏的火氣就發泄出來了,一口斷定阿婷和一達肯定已經超出了結拜兄妹的關係,非要讓阿婷說清楚兩人到底到了什麼程度。阿婷有口難辯,就把一肚子氣撒到了一達身上,埋怨他說話不該那麼沒遮攔。一達不以為然地說:我和你是兄妹,叫個老爸老媽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家鄉都是這麼叫。阿婷說自己家鄉沒這個習慣,所以紹本才會那樣興師問罪。
紹本見阿婷沒能對“老爸老媽”做出個合理解釋來,就提出帶她到杭州去,他的老鄉在那裏開了一個服裝作坊,多次邀紹本去當師傅,阿婷去了肯定也有活幹。他也沒隱瞞到杭州的另一個目的,這就是在空間上隔斷阿婷和一達之間的聯係。“我早就感覺你們的關係不對勁兒,再在一起呆下去,早晚要出大事。”
阿婷卻拒絕跟紹本去杭州。她認為自己和一達的關係清清白白,沒有必要回避什麼。更重要的是,她非常喜歡深圳這座城市,這裏氣候好,人際關係也簡單,自己好不容易在這裏找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收入也比較豐厚,所以不願為了一個莫須有的原因而放棄這一切。紹本一賭氣,就自己去了杭州。
說起來,阿婷和一達相距天南海北,兩人之間本來素不相識。那還是在阿婷剛到深圳時,她想買一塊便宜的手表,就到街上去轉,轉來轉去就轉到了一達的攤子前,他擺這個攤子,賣表帶修表。她一眼就相中了一塊流行款式的女表,經過討價還價,最後以50元錢的價格成交。誰知剛戴了3天,手表就不走了。阿婷又找到一達的表攤,要求給她把表修好。一達看了看表,又看了看阿婷,說,這塊表也別修它了。你看這樣好不好,我這裏有幾十種手表,最貴的三五百元錢,最便宜的幾十元錢。你可以隨便挑,挑中哪種我就送給你,也不用再補錢給我。
剛來的時候,阿婷還有些氣衝衝的。現在聽一達這麼說,她反而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了。最後在一達的建議下,她選中了一塊要價150元的女表。“這塊表,兩年之內絕對用不著修。”一達這樣向她保證。
解決完手表的問題,一達又順其自然地和阿婷聊起天來。他說阿婷長得特別像他的小妹。“以後我也把你當妹妹好嗎?”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的神情又溫厚又誠懇,讓人很有些大哥哥的感覺。阿婷剛來深圳,一個人怪孤單的,她在家是老小,受慣了哥哥姐姐們的嗬護照顧,乍一離開他們,她的心理正有些失衡,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人要做她的哥哥,她先是覺得未免有些荒唐,但這種感覺馬上就消失了。她給自己找了個理由:“人和人之間不都是由生疏變熟悉的嗎?再說哥哥妹妹隻不過就是彼此間的一種稱呼罷了,隻要把握住分寸就行,何必那麼較真呢。另外,在深圳這樣的地方,有個人主動以哥哥的身份來關心你,也未必不是件好事。”想到這裏,阿婷就說,那以後就請大哥多多關照吧。
這以後,他們就開始來往起來了,有時打打電話,有時在一起吃頓便餐。當然,更多時候哥哥比妹妹要主動一些。一達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深圳,有時候一達也請阿婷到他家去玩。妻子對這個長相甜甜的小妹妹很友好。
現在看起來,一達當初認下這個小妹妹,其動機可能還有另外的一麵。因為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他有時會向阿婷傾訴自己婚姻和愛情的不如意。每逢這個時候,阿婷總是正色規勸:“我看嫂子對你挺好的,你應該知足才對。”可不知是怎麼回事,阿婷越勸,他傾訴的欲望反而越強。更讓阿婷不安的是,有時他還把她和妻子放在一起比較,越比較就越不平衡。紹本來深圳後,阿婷馬上介紹他和一達認識,為的就是杜絕他可能產生的非分之想,同時也不給他單獨傾訴的機會。沒想到,一句“老爸老媽”,就把紹本給氣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