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開展體操及相關的鍛煉
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要根據年齡特點積極開展體格鍛煉,這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體格發育,麵且通過鍛煉還可增強抵禦疾病和改善神經係統活動能力。在鍛煉時一定要適度,不可操之過急。
嬰兒期 由被動體操開始,繼而做主動體操,同時可結合大運動的發育過程進行相關的鍛煉。
幼兒期 幼兒期的體育活動包括基本動作和基本體操兩大部分。基本動作應結合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走、跑、跳、投擲、鑽爬和攀登等動作,以遊戲或體育遊戲的方式進行,在遊戲中熟練了這些動作,使體格礙到鍛煉。此外,還可配合進行模仿操、徒手操、輕器械操,以及隊列、隊形進行訓練。
4~6歲 由於這個階段身體更壯實,體力更充沛,可根據不同年齡進行相應的體操及跑步等體育鍛煉。
注重早期智力開發
有人說:“孩子小,吃飽了睡足了就行了,不需要什麼教育。”這種觀點顯然是不對的。要培養人才,必須進行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指從出生到4~6歲期間對小兒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抓住不同年齡智能發育的關鍵期,有針對性進行各種教育,以充分開發其智力潛能,這對促進整個0~6歲兒童的智能發育,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做好早期智能開發,家長應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做好以下各項工作:
1.做好智能發育監測
新生嬰兒滿月時,最好能安排一次智能測查,了解孩子的智能發育水平。嬰兒期最好每3個月能進行一次智力測驗;幼兒期每半年進行一次智力測驗;4~6歲期每一年進行一次智力測驗。每次測查後,均應做詳細的記錄,動態地監測孩子的智力發育過程。每次測查後都應根據測查結果,分析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以及整個智能的實際發育情況,並根據結果提出相應的訓練措施。
2.早期教育的手段、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在早期教育中,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極大。過分溺愛和隨心所欲的小兒,就很難養成堅強的意誌、勤奮的習慣和謙遜的態度。反之,對小孩子要求過嚴,責備多,啟發誘導少,就很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立性。因此,教育要從早期開始,要創造良好的環境,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家長既要用父母的感情,使小孩子在愛撫中成長,又要負起時代教育的責任,讓教育在小兒的成長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衛生習慣和衛生意識,反映一個國家與民族的文化素質和精神文明的水平。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可直接減少病菌的侵入,防止疾病發生。
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高尚道德品質的組成部分。要從小要求,及時教育,而且父母和家庭成員、老師以及小孩子周圍的人都要身體力行,成為良好衛生習慣的模範執行者。例如,飯前、便後洗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求每一個小孩子都做到並堅持下去就不容易了。大家知道,廁所和大便中帶有很多致病菌,如便後不洗手,很容易汙染食品及其他物品,一不小心,就可將被汙染的東西吞入,細菌得以蔓延而發病。
嬰幼兒個人衛生習慣的培養是非常細致和多方麵的。首先要製訂嚴格科學的生活製度,還要隨著小兒智力和運動功能的發育,引導他們逐步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如不拾地上的東西吃,不吮手指和咬指甲,不隨地吐痰,不吃零食,不挑食,定時大便等。除了手的衛生之外,還應注意皮膚衛生和口腔衛生。這些都需要從小培養,堅持不懈,養成習慣。這樣對孩子健康成長將會好處無窮。
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良好和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兒童保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應當從小就開始訓練。當前不少家長對獨生子女過度溺愛,事事都怕“累”著孩子,因此,對孩子本應當自己能做的事,大部甚至全部都由父母“包辦代替”了。這些舉動表麵上看是關愛孩子,實際上是大大地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為了促進寶寶的全麵成長,凡生活中應由孩子自己做,並且經過訓練和努力可以逐步做到的事,都應當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讓他自己來做。即使一時做不好的也不要緊,一定要從小就鼓勵他繼續練習。經過一段艱苦的磨練,最終一定會養成自理能力的。
生活自理所含的內容較廣,主要應包括以下八個方麵的能力:
進食 從自扶奶瓶起,經過手拿餅幹、手拿奶瓶、小勺喂食、小勺吃飯、自己喝湯、學用筷子、自己夾菜、用碗吃飯、不灑飯粒,直至吃完飯能擺好碗筷等。
睡眠 從大人抱著睡,經過拍著睡、自己睡覺,直到建立起準時睡按時起,不要拍、不要搖、不講故事、不唱催眠曲、自然入睡、睡時安靜等好習慣。
大小便 從無控製的大小便,到開始把小便、把大便、準時大便、白天能控製小便、能完全控製大小便,直到夜間不尿床等。
穿、脫衣、褲、鞋、襪、帽 從1歲以內開始能配合穿衣、穿褲起,到自己能脫帽、戴帽、脫鞋、脫襪、穿鞋、穿襪,至穿衣、穿褲、脫衣、脫褲,直至睡覺前能將脫下的鞋整齊地放在床下,將脫去的衣、褲、襪折好並整齊地放在固定的地方。
洗臉、刷牙、洗腳 從能配合大人進行洗手、洗臉、洗腳、洗澡到自己能用肥皂洗手、用牙刷刷牙、自己洗臉、洗腳,以及在大人的幫助下能自己洗澡等。
收拾和存放玩具 每次玩完玩具後,養成能把玩具收拾起來,並分類和整齊地放在玩具櫃內的好習慣。看完圖書也要及時整理放進書櫃。
清理和擺放衣物 自己的衣物、茶杯、用具等都能清理後整齊地放在固定地方。
配合大人做簡單家務 4~6歲兒童在大人的指導下,能夠學會拿筷子、擦桌子、擺碗等,也能聽從大人的要求,幫助拿些物品。
總之,與生活相關的一些簡單的事,孩子都能獨立地進行自理。
密切托幼機構的聯係
孩子由家庭生活過渡到集體生活,要做好必要的準備,這是家長和托幼機構的共同任務。入托前,家長應將托兒所、幼兒園的情況介紹給孩子,告訴他老師和小朋友們都歡迎他,那裏有許多玩具,可以和小朋友們一些玩,一起吃飯,一起睡覺等;老師還會給大家講故事,教唱歌等,使他對托兒所或幼兒園有個了解。入托後,通常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家長應與托
兒所密切聯係。在教育方法上,家長和老師務必一致,老師不許可的,家長也不能同意;反之,老師讚同的,家長更不應反對。
小兒每天生活中的教育內容是豐富的,小孩子進行的每一種活動都是在學習,所以老師和家長都要關心,並有一致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如果雙方的意見和做法相左,可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這樣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就不易形成,教育效果也就不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