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作詩的人大地工委主任托乎提汗·司馬義,委托哈密電視台主持人馬曉梅,現場朗誦了她專門為歡送援疆幹部新創作的、長達30餘行的自由詩《再見吧,親人》:再見吧,親愛的朋友們…………我模糊的眼睛似乎看到綿延起伏的天山山脈曾經留下你們奔波的身影烈日炎炎的田間地頭曾是你們揮灑汗水的地方…………受現場濃烈氛圍感染,援疆“密友”李宏榮即席作了首五言詩,並請“密友”高毅大姐代為朗讀《臨別感懷——寫在三年離別之際》:濃濃瓜鄉情,依依惜別意;一步一踟躇,不舍離哈密!“密友”們在抓緊最後的時間向每一位地區領導和同事們一一敬酒,一再感謝他們三年來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祝願三年來結下的深厚友誼天長地久!表針一秒一秒地走過,離別的時刻越來越緊迫,我在懷疑我這笨拙的筆怎能詳盡記下援疆“密友”離開瓜鄉哈密最後時刻的難分難舍!7月2日晚,地區賓館流光溢彩,五彩繽紛!彩旗、燈籠、條幅,就跟過節似的。
21時30分,“密友”們與地區領導、同事們從民餐廳出來,重新掛上大紅綬帶,前往參加在哈密最後的“歡送儀式”。不少“密友”還在不停地與領導、同事、朋友們作最後話別、拍照留念。在一號樓廣場,歡送廣東援疆幹部的地區老年大學威風鑼鼓隊已開始小聲操練,秧歌隊也在排演。
哈密賓館內的小路上站滿了前來送行的穿著漂亮民族服裝拿著鮮花的各族小朋友們。李蕾、祁婷等哈密旅行社的朋友們走了過來,向援疆幹部致意。李蕾說:“三年來哈密旅行社與援疆幹部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今天專程來為援疆幹部送行,希望以後大家常來常往,祝願援疆幹部一路平安!”
21時40分,迎賓路兩側已經站滿了前來送行的人們,據地委組織部的朋友說,有好幾千人,有受援單位的,有群眾自發前來送行的。
送行隊伍中那一條條橫幅,那真摯的表述,讓每個援疆幹部都感動萬分!巴裏坤送行隊伍中打出了“巴裏坤十萬各族人民祝廣東援巴功臣一路走好”的橫幅。我和巴裏坤的“密友”們紛紛來到橫幅前與曾共同工作了三年的縣委、縣政府的同事朋友們再次合影留念。
我們看到,整條迎賓路的送行隊伍中還打出了眾多情感化的送別橫幅。地區教育局前來送援疆幹部何誌強的隊伍中打出了“足跡遍瓜鄉大地,心意暖伊州學子,好友不言別,誌強兄弟一路走好”的橫幅。
哈密日報社幾十名幹部職工送援疆幹部陳全灶的橫幅是:“阿全,阿全,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地區衛生局的橫幅是:“朱才毅,我們想念你,歡迎你常回家看看!”
當援疆幹部經過這些送行隊伍時,無不為哈密人民這種盛情而動容!“看到自己的名字竟出現在送行橫幅裏,一種從未有過的激動猛然從心中升起,哈密人民對我們真是太友好太親切重情了!”
這是援疆幹部發自內心的感受!22時整,哈密地委、行署在哈密賓館五號樓前,舉行了一個簡短而隆重的歡送援疆幹部儀式,郭連山、阿布拉江·依明等所有在家的地區領導都到了場。在致辭中,郭連山深情地說,天山腳下書壯誌,戈壁綠洲獻真情。三年來,全體援疆幹部不辱使命,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哈密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把一腔熱血、一片深情撒在哈密這塊熱土上,用良好的業績展現了拚搏進取的精神風貌,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哈密各族幹部群眾的真心愛戴。援疆幹部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建立的豐功偉績,都將永遠銘記在哈密各族幹部群眾的心中,永遠碑樹於瓜鄉天山南北。郭連山說,三年的援疆時光雖然短暫,但是千山萬水隔不斷粵哈兩地的深情厚誼,千言萬語說不盡同甘共苦的兄弟情誼。
我們衷心祝願援疆幹部在新的崗位上再創佳績。同時也希望你們繼續發揮聰明才智,一如既往地關注哈密,關心和支持援疆工作,為粵哈兩地的共同發展再譜新的篇章。林果先眼含淚花,致辭道:“就要踏上返粵的裏程。幾天來,我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三年前我們初到哈密時,一切都是陌生的,感覺三年的援疆路將很漫長,但在地委、行署和哈密各族幹部群眾的親切關懷下,我們很快了解了哈密、認識了哈密、愛上了哈密,並在這塊熱土上為之耕耘,為之奉獻。三年後的今天,我們就要離開哈密,又感到時光飛逝,故土難離,我們還有許多事情來不及做,還有許多想說的話沒有說。與哈密各族人民朝夕相處的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將使我們永生難忘。”林果先哽咽著說:“三年天山水,一生哈密情!哈密,我們魂牽夢縈的第二故鄉,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再見了,我們的第二故鄉;再見了,我們的親人,願我們的友誼像天山青鬆不老,願我們的親情像珠海碧水長流。請接受我們的祝福:祝我們的故鄉哈密繁榮昌盛,祝家鄉人民幸福安康!我們一定會常回家看看!再見了——哈密!再見了——父老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