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實施科技援疆,為哈密科技發展獻計獻策(1 / 2)

黎守寧

梅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度重視援疆工作,兩年來,作為一名科技援疆幹部,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盡職盡責地做好援疆工作。我緊緊圍繞哈密地區“生態立區、工業強區、科教興區、南園北牧、增收富民”發展戰略目標,實施科技進疆戰略,從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等方麵給予哈密地區援助,實施援疆項目4個。到目前為止,經過我牽線搭橋,已爭取到位無償援助資金181.5萬元(其中廣東省科技廳101萬元、梅州市委組織部20萬元、市財政局52.5萬元、市建設局8萬元),形成了援疆工作的長效機製,切實抓出了成果,有力地促進了哈密地區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

一、援疆工作基本情況

1.推動粵哈科技交流與合作進程。作為科技援疆幹部,我針對哈密地區水資源緊缺的現狀,聯合廣東仲凱農業技術學院在哈密實施《保水劑應用示範研究》技術成果的推廣,爭取廣東省科技廳項目經費55萬元。由仲凱農業技術學院主持,與哈密地區科技局、哈密地區農業技術學校共同承擔。

哈密地區農、林、水多個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分項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項目經過2005、2006年兩年多的實施,取得了節水30%—50%,蔬菜、經濟林果每畝綜合經濟效益增加300元以上,荒漠造林成活率和生長量顯著提高的應用成果。項目於2005年10月18日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組織成果鑒定。為使保水劑產品適應哈密的土壤條件和資源條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2006年4月,地區技術培訓中心組建了哈密博仲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廣東省科技援疆項目至此進入了產業化發展階段。截至目前,博仲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近300萬元,在哈密廣東工業加工區建立了年產3000噸多功能保水劑和1000噸氨基酸膏狀生態有機肥生產線。

2006年8月,由廣東省科技廳、自治區科技廳、哈密地區行署共同主辦的“保水劑生產與應用研討會”在哈密成功召開,對保水劑的應用效果給予了肯定。《新型多功能保水劑生產及推廣應用》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都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哈密地委行署、廣東省援疆工作隊、廣東省科技廳、新疆科技廳、仲凱農業技術學院的主要領導,多次親臨試驗現場檢查指導項目工作,對項目的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仲凱農業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的主持下,哈密地區主要的科研單位都參加了項目的實施,為哈密的人才培養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哈密地區項目的組織實施,以及以科技項目計劃為載體培育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提供了成功的借鑒經驗。該項目的實施為建立起粵哈科技持續合作的基礎與平台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哈密地區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開展科技攻關,增強科技援疆工作的強度。為了加快地區經濟發展,本人著力開拓思路,大膽進行嚐試和創新,在技術引進、智力援助等方麵進行了積極探索。為解決農民增收問題,促進馬鈴薯等農產品產業化發展,開展了《哈密地區巴裏坤縣有機馬鈴薯生產示範園和深加工建設》項目的組織實施,投入經費15萬元,聯合開發馬鈴薯深加工產品。為支持地、縣市科技工作的開展,我還組織實施了《新疆哈密地區科技培訓網絡中心建設》《哈密地區伊吾縣循環經濟模式下的有機生豬養殖示範》《哈密市大棗豐產、優質、高效示範園建設》等項目,通過技術支援、項目合作等方式,幫助解決一批特色資源開發、技術攻關等事關哈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難題。

3.加強科技部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地區科技管理水平。自科技援疆伊始,廣東省科技廳,梅州市委、市政府就十分注重哈密地區科技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哈密地區科技局援助20萬元資金,用於改善辦公條件。同時還為巴裏坤縣科技局修複漏水的辦公樓,並且為地區和兩縣科技局配備了一大批電腦、多功能一體機、複印機、攝像機和打印機等設備,為地區科技部門幹部職工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為地區科技局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在廣東省科技廳、梅州市委和市政府的全力援助下,哈密地區及縣市科技管理部門的軟硬件環境得到了全麵的改善,科技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力地保障了地區科技興哈和人才強地戰略目標的實施。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