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誌趣要遠大,高談闊論固自不妨。但須時時返躬自問:我口邊是如此說話,我胸中究有者般道理否?我說人家作得不是,我自己作事時何如?即如看人家好文章,亦要仔細去尋他思路睡,摩他筆路,仿他腔調,看時就要著想:要是我做者篇文字必會是如何,他卻不然,所以比我強。先看通篇,次則分起,節節看下去,一字一句都要細心體會,方曉得他的好處,方學得他的好處,亦是不容易的。心思能如此用慣,則以後遇大小事到手便不至粗浮苟且,我看爾喜看書,卻不肯用心。我小來亦有此病,且曾自誇目力之捷,究竟未曾仔細,了無所得,爾當戒之。
家書:同治二年正月六日《與孝威》
[釋義]一個人年紀小時誌向要遠大,高談闊論誠然問題不大。隻是必須時刻反躬自問:我嘴邊是這樣說,我心中究竟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沒有?我說別人做得不對,我自己做事時又是怎麼個樣子?就像讀別人的好文章一樣,一邊讀,一邊也要仔細尋索他做這篇文章的思路,模擬他的筆法,效仿他的語調。讀著他的文章時就要想:假如由我來寫這篇文章,一定會寫成怎麼個樣子,他卻不是這樣,所以他比我強。閱讀別人的文章首先要觀賞其通篇文字,其次再看各個段落,一節一節閱讀下去,一字一句都要細心體會,才能領略到它的好在哪裏,才可學到它的好的方麵,這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能這樣用慣自己的腦子,那麼,以後不管碰到大事小事,都不會粗心浮躁,馬虎對待了。我看你是喜歡看書,但不願多動腦筋的。我年紀輕時也有這樣的毛病,而且,還曾自我誇耀眼力迅捷,但終究不曾將書閱讀仔細,到頭來一無所獲,你當引此為戒。
爾今已冠,且授室矣,當立誌學作好人,苦心讀書,以荷世業。吾與爾父漸老矣,爾於諸子中年稍長,姿性近於善良,故我之望爾成立尤切,為家門計,亦所以為爾計也,爾其敬聽之。
家書:鹹豐六年正月二十七日《與癸叟侄
》[釋義]你現在已經年滿二十歲,而且已經有了妻室了,你應該立下誌向,學做一個有用的人,要刻苦讀書,以擔負起世代相傳的事業。我與你父親都是趨衰老了,你在子侄輩中年紀稍微大一點,性情又很溫厚、馴良,所以,我特別希望你能迅速成長起來,這一方麵是為了家庭門戶考慮,另一方麵也是為了你自身的將來作考慮,你一定要恭敬地聽從我的這些話。
科名亦有定數,能文章者得之,不能文章者亦得之;有道德者得之,無行誼者亦得之。均有得也,則盍期蓄道德而能文章乎?此誌當立。
家書:鹹豐六年正月二十七日《與癸叟侄》
[釋義]科舉能否取第也是命中注定的,會寫文章的人可以獲取,不會寫文章的人也能獲取;有品德修養的人可以獲取,品性不端的人也可以獲取。都可以獲取它,那麼,你何不增加品德修養,將文章寫精美,使二者集於一身呢?你應該立下這一誌向。
兒此時學業尚淺,不應試亦可。能保愛身體,專心學做好人,便是門戶之幸,不在科名也。
家書:鹹豐十年十二月二日《與孝威》
[釋義]你這時候學問還不精深廣博,不參加考試也可以。你能保養、愛護自己的身體,一心一意學著做一個有用的人,那就是我們家最大的幸事,不在乎科舉中取不中取。
來書言每日作文一篇,三六九日作文兩篇。雖見爾近來力學遠勝從前,然但想赴小試做秀才,誌趣尚非遠大。且爾向來體氣薄弱,自去春病後,形容憔悴,尚未複元,我與爾母每以為憂,爾亦知之矣。
家書:鹹豐十一年正月二日《與孝威》
[釋義]你來信說,你現在每天寫一篇文章,逢三、六、九日則每天寫兩篇,,我看你最近一段時間裏勤奮學習的勁頭雖然遠遠超過以前,但是,你隻想參加小試,做個秀才,這個誌向還不能算得上遠大。而且,你長期以來身體單薄,體質虛弱,自從去年春天鬧病後,你一直麵容憔悴,還沒有複原,我與你母親常常為此擔憂,你也是知道的。
吾平生誌在務本,耕讀而外別無所尚,三試禮部,既無意仕進,時值危亂,乃以戎幕起家。厥後以不求聞達之人,上動天鑒,建節錫封。忝竊非分,嗣複以乙科入閣,在家世為未有之殊榮,在國家為特見之曠典,此豈天下擬議所能到?此生夢想所能期?子孫能學吾之耕讀為業,務本為懷,吾心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