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持家篇(下)(2 / 3)

爾父二十七歲之以後即不赴會試,隻想讀書課子以綿世澤,守此耕讀家風,作一個好人,留些榜樣與後輩看而已。生爾等最遲,盼爾等最切。前因爾等不知好學,故嚐以科名歆動爾,其實爾等能向學作好人,我豈望爾等科名哉!

家書:鹹豐十一年正月二日《與孝威》

[釋義]你父親年滿二十七歲以後就不再赴考場參加考試了,一心隻想著讀書教子,以延續我們家世代留下來的傳統,守住這一勤耕苦讀的家門風範,做一個好人,留一些好樣子給晚輩們看罷了。生你們最晚,而對你們寄予的希望最殷切。以前由於你們不曉得勤奮好學,所以,曾用科舉功名來激勵、打動你們,實際上隻要你們能夠努力學習,好好做人就行了,我哪裏是真的希望你們能科舉中第呢?

聞孝威正過縣試,未知何如,其實不必以科名為貴也。

家書:同治元年三月二日《與孝威等》

[釋義]聽說孝威正參加縣試,不知道情況怎麼樣?實際上,不一定要把科舉功名看得很重要。

霖兒兄弟總是讀書家居為是,斷不可令作官,致自尋苦惱。

家書:同治六年《與周夫人》

[釋義]霖兒兄弟幾個,還是居處鄉裏,認真讀書,才是正確的選擇,絕對不能叫他們做官,致使他們自我尋找痛苦和煩惱。

吾家積世寒素,吾驟致大名,美已盡矣。須常時蘊釀元氣,再重之積累,庶可多延時日也。

家書:同治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與孝威》

[釋義]我家曆代貧窮困苦,我突然獲取大名聲,曆代所積的美德因此喪失殆盡了。你們必須時刻培養自己的德行,讓美德重新積累起來,這樣的話,我們一家大概還可以多延續一些時間。

孝寬能當家甚好,昔人當家三年而學益進,所謂“是亦為政”,即此是學也。人情世故皆須體貼,多一分體貼即多一分閱曆,居家做官均是一般。孝威亦宜留意,勿以此為不足學也。

家書:同治九年閏月十六日《與孝威孝寬》

[釋義]孝寬能夠管理家裏的事特別好,古人當家三年,學識更加精進,並且說“這也是掌管政事”,意思就是說這是學問。人情酬酢、待人接物,件件都要細心體會,多一分體會,就多長一分經驗,無論是居家還是做官,這都是一樣的。孝威對家事也要留心,不要認為這些事情不值得學習。

子弟不好讀書,隻想作官;不明義理,隻想富貴,可歎耳。

家書:同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與威寬勳同》

[釋義]一個小孩子,不喜歡讀書學習,隻想著做官;不深諳道義情理,隻想富貴榮華,可悲啊!

吾總以世澤之興隆要多出勤耕苦讀子弟,家祚之昌盛總在忠孝節義,他不足貴也。遇有相知世舊,可與共勉之。

家書:同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與威寬勳同》

[釋義]我老是認為,要想讓祖先們遺下的福澤綿延不絕,就要多出一些勤奮耕作、刻苦讀書的孩子;家庭要昌盛,就要遵循忠誠,孝順、貞節、義道的古製,其他的都不足為貴了。如果碰到了世代有交情的知心人,你們可以用這席話與他共勉。

縱讀數千卷奇書,無實行不為識字;

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還是耕田。

聯語:同治五年書,左氏家廟聯

[釋義]即使熟讀了幾千卷奇書,沒有實際行動,還是不能稱認識字;想要恪守六百年來祖宗的傳統,行一條很好的路可走,那就是勤苦耕田。

教訓子侄

人情世故上有真學問,真經濟

世間榮顯未足為貴

積德累善,耕田讀書

家中大小事情亦宜留意,家有長子日“家督”,爾責非輕。長一歲年紀,須增一歲誌氣,須去盡童心為要。

家書:鹹豐十一年正月二日《與孝威》

[釋義]家中的事情不論大小也都應該注意料理,家中長子人稱“家督”,你的責任不輕。年紀大一歲,就必須增長一歲誌氣,要將孩童之玩心棄盡,使自己成熟起來。

我在外於家事一切全未念及,亦實無暇,爾可漸學料理。陸文安當家三年,所學大進,可知人情世故上有真學問、真經濟在,隻要人遇事留心耳。

家書:鹹豐十一年二月三日《與孝威》

[釋義]我身居外省,家中的所有事情全都沒有顧念過,也實在沒有閑暇去顧念,你可以慢慢學著料理這些事。陸文安當家三年,而學識精進,由此可知人情世故中飽蘊著真正的學問,真正的韜略,隻須人遇事注意罷了。

新婦性質何如?“教婦初來”,須令其多識道理。為家門久遠計,《小學》、《女誡》可令諸姊勤為講明也。

家書:鹹豐十一年五月十三日《與周夫人》

[釋義]新媳婦性情、氣質怎麼樣?“教育婦人,要抓住她剛進家的一段時間”,必須讓她多明白一些事理。為家門久遠考慮,《小學》、《女誡》可叫各位姐姐經常給她使她明了於心。

爾等讀書作人,能立誌向上,思乃父之苦,體乃父之心,日慎一日,不至流於不肖,則我無複牽掛矣。

家書:同治元年三月二日《與孝威等》

[釋義]你們讀書、做人,能立定誌向,追求上進,思量到你們父親的辛勞,體察到你們父親的心意,一天天審慎起來,不至於淪為不肖子孫,那我就再沒有什麼可記掛在心的事了。

世間榮顯未足為貴。

家書:同治元年閏月十七日《與孝威》

[釋義]世界上的榮華顯達,不值得欽羨豔慕。

豐孫摹本字甚秀勁可愛,聞其喜讀書,天性亦厚,尤為歡慰。但年齒尚小,每日工課斷不可多,能念兩百字隻念一百字,能寫百字隻令寫五十字。起坐聽其自由,不可太加拘束。飲食宜淡泊,衣冠宜樸潔,久久自然成一讀書子弟,便是過望。

家書:同治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與孝威》

[釋義]豐孫臨摹帖本的字很秀麗、蒼勁,我很喜愛,我聽說他喜歡讀書,天分也高,感到特別欣慰。隻是他年歲還小,每天的工課絕對不能安排太多,他能夠念兩百個字,就隻叫他念一百個字,他能夠寫一百個字,隻叫他寫五十個字。行動坐臥要隨他自由,不能過分拘束他。日常飲食要清淡些,衣帽要樸素、幹淨,久而久之,他如果能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會讀書的孩子,那就是大喜過望的事了。

先生品既端,即是難得。勳、同性分本不高,難於開曉,不能怪先生不善誘也。最怕是輕儇刻薄之流,一經延致,使令子弟不成好樣也。慎之。

家書:同治八年十二月十六日《與孝威》

[釋義]請來的老師既然人品端正,就是難得的人。勳、同二人天分本來不高,難得教育,不能夠責怪老師不會教書。最怕的是那種輕佻巧佞、冷酷無情的人,一被請到家裏,就會使別人的孩子變差變壞。你要細心點。

蓋名者,造物之所忌,亦人世之所忌也。

家書:同治十年正月三十日《與孝威孝寬》

[釋義]名這個東西,是既遭老天爺妒忌,也遭世人忌嫉的。

此項即交爾用無不可者,惟須諄告寬、勳、同,俾知愚而多財之義,曉然於不以多財貽子孫為父母愛子之心其可也。

家書:同治十一年五月十七日《與孝威》

[釋義]這筆錢就交付給你使用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隻是你要告訴寬、勳、同三人,讓他們知道愚昧而又富有的真正含義,使他們明白我不拿很多財產傳給兒子們,是出於父母真正愛護兒子的心意就可以了。

豐孫工課隻宜有恒,不必急切。體質嫩弱,不可峻督。

家書: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與威寬勳同》

[釋義]豐孫兒作文,對題目的要義說得非常清楚,字也寫得端正秀麗,課程隻須安排得持

續不斷,絕不要安排很多,他體質很弱,受不住嚴峻督也。

家書:同治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與孝威》

[釋義]豐孫兒作文,對題目的要義說得非常清楚,字也寫得端正秀麗,課程隻須安排得持續不斷,絕不要安排很多,他體質很弱,受不住嚴厲的逼迫。

豐孫字好,近時已否開筆學作文章?恂恕、慈讀性如何?功課不可太多,隻要有恒無間,隻讀五六十字便好。

家書:光緒元年四月十七日《與寬勳同》

[釋義]豐孫兒的字寫得很好,他最近是否已動筆學習寫文章了?恂、恕、慈讀書的質性怎麼樣?他們的功課不能布置得太多了,隻要天天堅持不斷,一天隻要讀五六十字就行了。

念恕所呈請安貼子字畫端正,吾甚喜之。可飭其照常讀書,以求長進。

家書:光緒二年五月六日《與孝寬》

[釋義]念恕呈寄來的請安貼子上的字寫得很端正,我非常喜愛。可告誡他照常讀書,以求進步。

諸孫讀書,隻要有恒無間,不必加以迫促。讀書隻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子孫賢達,不在科名有無遲早,況科名有無遲早亦有分定,不在文字也。不過望子弟讀書,不得不講科名。是佳子弟,能得科名固門閭之慶;子弟不佳,縱得科名亦增恥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