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永續經營的閃光之魂6(1 / 3)

RF

第三家我想介紹位於長野縣的“RF”。這家公司獨家開發了無電池、電線的膠囊內視鏡,也就是“膠囊相機”。這是一種長二十三毫米、直徑九毫米(最近更縮小成六毫米)的膠囊型相機,經由口腔吞咽進入體內後,從外部用無線電遙控操作,便可以自由觀察人體內部的狀況。

RF的丸山社長表示:“現在的醫療機器幾乎都以大人作為開發對象。例如內視鏡檢查,連大人都覺得非常痛苦了,更何況用在小孩子身上。

“而兒童專用機器的開發之所以這麼落後,我想是因為小兒科醫院經濟條件上的限製,市場也比較小,但是如果以全世界的市場規模來思考的話,其實還是有可為的空間。為兒童專用所開發的產品,隻要稍微調整設計,就可以變成大人用的了,從技術麵來看也比較簡單。”

因此他認為應該先從弱勢者的角度來開發產品。

目前這家公司的無線口腔內視鏡已經擁有美國牙科診所5%的市場占有率。日本市場則是今後拓展的目標。

諸如此類的公司,才是日本今後發展所真正需要的。

最了不起的企業4

連同北海道一起銷售,成就“串聯人與人、

心與心”的經營哲學

柳月

創立於北海道,慢慢地成長茁壯,卻完全沒有到外縣市發展的計劃,這家製造甜點的公司叫做柳月。

柳月打出“倘佯在十勝平原的大自然、體驗製作甜點的樂趣”訴求,建設了占地三萬四千平方米的“十勝甜點花園”,每年有六十萬名觀光客來此參觀。

柳月希望能夠“搭起心與心的橋梁”,讓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從美味的甜點和誠摯的服務中得到幸福。

從“甜點小鎮”帶廣起家

北海道有大約二千七百家甜點專賣店,其中我最推崇的就是“柳月”,在北海道與“六花亭製果”同為獲得高度評價的公司。

一般認為,六花亭以外來觀光客為主要對象,而柳月則是以草莓蛋糕一個一百六十日元的平民化價格,在當地獲得好評。

如果一家公司隻是受到好評,業績卻低落的話,就沒有意義了,而柳月的業績一直順利地成長,營收成長和利潤成長維持了四十年以上。

以近十年來看,整個甜點業界的景氣都不是很好,不管是店鋪數或是銷售量,都下降了三成到四成。在這個持續不景氣的時代,可以維持四十年以上不斷成長,就可以知道這家公司相當受到顧客的支持。

和伊那食品工業一樣,這家公司所追求的並不是一時的生意興隆,他們的目標是長期、正確的經營。

這家公司選擇在北海道有“甜點小鎮”之稱的帶廣起家,目前在帶廣及其周邊鄉鎮積極地拓展店鋪。雖然他們在北海道有四十家連鎖店,但是北海道以外的地方卻沒有,而且今後也不打算進軍北海道以外的縣市。但是四十年來,包括九州、衝繩等,從全國各地而來的觀光客絡繹不絕。

目前,柳月的年營業額約有七十五億日元,從業員工有六百人,在日本也算是具有相當規模的公司。

讓孩子們破涕為笑的甜點魅力

柳月是現任社長的父親田村英也先生,於戰後不久的1947年所創立。

出生於農家、排行老四的田村英也戰時被派到中國從軍,日本戰敗後被遣送回國,身無分文。

當時他從中國搭船要回帶廣附近的故鄉紋別。但是戰爭才結束,交通狀況並不好,途中還要一次又一次換車,搭著類似貨物列車的蒸汽火車,幾經波折才回到故鄉。

火車內除了座位,通道和出入口也都擠滿了被遣送回國者。車廂內肅殺的景象,竟是促使他創立柳月的契機。

他看到一名應該也是被遣送回國的母親,抱著她的孩子坐在位子上,她的先生可能已經戰死,她緊緊抱住孩子的模樣好像在說:“我隻剩這個孩子了。”

田村上車的時候,這個孩子就一直在哭。大家都是在戰火中好不容易保住性命,得以離開中國,有一餐沒一餐的,貨物列車似的車廂內又悶熱難耐。這孩子總是睡一會兒,醒來馬上又放聲大哭。

入夜後情況也沒有改善,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一整天都是如此,其他人也開始煩躁不安。車上大多是過去加入軍隊的人,車廂內彌漫著一觸即發的氣氛。

田村身處其中,他覺得自己一定得做些什麼,幫助這對母子。他走到他們的斜後方站著,以便隨時保護他們。他雖然有心,但是在悶熱的車廂裏頭一直站著無法休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的哭聲,他覺得自己也快要撐不下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田村身旁一個衣著襤褸、身材瘦小的男子從口袋拿出一團紙包的東西,對那個母親說:“這位太太,我這有一點點東西,你拿給孩子吃吧。”

那是一顆糖果—這名男子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小小糖果。他把最後一顆給了那母親。

母親向男子深深地一鞠躬,把糖果拿給孩子,孩子不但停止哭泣,還笑了。

“這孩子最愛的母親從早到晚都不能使他停止哭泣,沒想到他隻是吃了一顆小小的糖果,就破涕為笑。這是為什麼呢?”

這件事情讓田村體會到:“糖果不就同等於母親的愛了嗎!糖果有讓人平穩情緒、沉醉其中的力量啊!”

盡可能省吃儉用,全力投入開發

田村回到家鄉紋別,幾經思考今後的去路。

他排行老四,不能繼承家業。他找曾經關照過他的學校老師商量,老師要他“做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

當時田村的腦海裏浮現出在火車車廂內所看到的景象,便決定開一家甜點鋪。

帶廣在十勝平原上,黃豆、大麥等食物原料,以及水源都有相當好的品質,具備製作甜點的條件。當時砂糖還要靠配給,如果沒有砂糖就沒有辦法製作甜點,幸好十勝有製糖工廠,農家也都能提供砂糖。田村便決定把店開在帶廣。

就這樣,田村開了帶廣的第六十家甜點店柳月。因為已經是第六十家,如果照一般的方法經營,可能行不通。

這種買賣通常一開始都會從冰棒做起,因為不用什麼特別的技術。但是比他先開的店都已經在賣冰棒,而且這種生意隻有夏天能做。

“不能和別人做同樣的生意,我得想一些別人不做的甜點才行。”這是田村的想法。

要做沒有人做的甜點,一開始就必須用心開發才能和別人有區別。話雖如此,田村畢竟是個門外漢,不管他怎麼努力開發,能力還是有限。因此剛開始,他從東京或大阪請師傅來做。

他自己盡可能省吃儉用,就為了能夠多請一些師傅來幫忙。他將師傅們做的甜點裝在腳踏車的後車架上,讓太太出去四處叫賣。他把自己的生活開銷壓到最低限度,剩餘的錢全部用在開發產品上。

田村一直都以這樣的方式,後來連德國或法國的師傅也都請來指導。隻取所得的最低限度作為生活費,其他的又全部投入。口耳相傳之下,街頭巷尾都知道“這家的甜點和別人不一樣呢”,漸漸地獲得好評,消費者也絕對無法忽視這樣一家公司。

忠於“五項使命”的經營理念

從小看著爸爸田村英也的工作態度,現任社長田村升讓柳月又更進一步成長。

田村社長有兩句口頭禪。一是信條:“企業要以當地居民的幸福為目的。”二是自問:“如果有一天公司不在了,顧客真的會感到困擾嗎?”換句話說,“要成為一家顧客不能失去的公司”。

他希望從事的是無人能取代的事業。田村社長為此一心不二地努力至今,終於實現了他的願望,多年來柳月生意興隆,維持相當高的獲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