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香港股市對大陸的籌資作用進一步加強
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開發利用逐漸擴大,最初是駐港中資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即所謂“借殼上市”;爾後又通過大陸上市公司在港推銷“8”股成功;現在索性讓大陸企業直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掛牌交易,從而使大陸利用香港市場籌資達到高峰。香港是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遊資豐富、彈性很強,外國投資者眾多。在現階段,由於大陸的證券市場初步建立,市場監管尚不健全,配套法律法規也不完善,外國投資者顧慮很多,不會直接進人大陸投資證券,通過法製健全的香港市場間接投資則增強了不少安全感。香港市場是距大陸最近的國際性市場,其對大陸的務資作用還會加強,並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現在通過股權方式,今後還可以通過投資基金的方式,即由海外的證券投資機構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設立以大陸為特定對象的投資基金,籌集資金後投資於中國企業和證券市場。
香港股市的股票結構將有較大改變首批上市的九家大陸公司均為內地的大型工業公司,職工幾千人,注冊資本幾億、十幾億元,九家公司上市後,隻股股票市值將會達到上百億港元。這無疑會對以房地產業為主的香港股市結構產生重大影響,使原先冷落的製造業股日趨活躍起來。而股票市場長期穩定發展也必須以製造業股發展作為一個重組基礎。
3股市的劇烈動蕩將得到抑製
大陸上市公司均有較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廣闊的市場資源,產品以內銷為主,受國際經濟大氣候影響很小,並始終具備很好的經營紀錄。這些對香港和海外的中小投資者至關重要,為他們製造了良好、安全的投資機會,可放心大膽作長線投資。從而避免因劇烈的短期炒作所導致的“股市震蕩”。即使在國際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大陸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可部分地起到平衡市場運作,製止股票暴跌的作用。
4香港股市將更趨國際化、多元化發展
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確切說是“中國的世紀”中國大陸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發展,已引起世人矚目。可以說,已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中國改革開放的勢頭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但仍保留香港現有的社會製度和經濟模式,國際資本將會更大量的通過香港湧人中國。海外投資者也會更多的利用買股權的方式向大陸投資。隨著眾多大陸企業在香港陸續上市,股權將益國際化,海外投資者將更為重視香港股市同時上市公司結構也將產生多元化發展局麵。
香港中資企業股份融資方式探討
一、香港中資企業股份融資的方式及特點
中國內地的國家資本在香港經營的時間較長,早在1949年以前4大老中資企業集團中銀、華潤、招商、中旅)就已在港設立機構,開展業務。1979年以來,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執行,內地在港設立了大批新公司。據不完全統計,香港的中資企業到1992年底大約有1700多家,形成固定資產大約1000多億港元。
就目前來說,香港中資企業股份融資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中國企業以其在香港或海外注冊的控股公司上市而進行融資;二是在中國注冊的企業直接來港上市。三是國內8股來港上市。其中第一種方式開展得較早,特點明顯;而第二、三種方式剛剛起步。就目前來說,香港中資企業的股份融資方式具有以下特點:
1多通過“買殼”上市。所謂“買殼”是指一些公司借購入已在股票市場掛牌的公司來取得上市地位。對於一些香港―中資企業來說,由於內地公司帳目的處理方式與香港公司完全不同,而且在香港沒有3年以上的業績記錄,因此,“買殼”上市是一條捷徑。通常具備以下條件的公司才被視為理想的“買殼”對象;(1)業務規模較小,但很穩定;股票在市場上流通量少;(2)大股東擁有絕對的控製權;(3)股票市值隻有數億或以下。目前,促成香港中資企業以“買殼”方式上市因素主要有:一是內地經濟增長速度高,資本積累日漸豐厚;二是便於以香港為基地,向海外市場開拓;三是最近香港股市疲弱,上市公司資產市值普遍下降,使收購公司的成本相應較低;四是通過收購“空殼”公司,然後注入資產,借此吸收股東及其他投資者的資金。
近來,中國有許多企業通過“買殼”上市進人了香港股市,如中國航天工業公司收購了康力投資,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收購了巴拉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收購了羅氏地產。首鋼總公司香港控股公司在“買殼”上市方麵也進展很快。目前,首鋼已購買了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並在一些公司中占控股的地位。這4家公司分別是東榮鋼鐵、寶佳集團、三泰實業、開達投資。
形成“紅籌股”。由大陸股東控製的股票在香港被稱為“紅籌股”。目前“紅籌股"在香港股市獨領風騷,股價一路上揚。投資分析家們認為,中國經濟的髙速增長,以及大陸股東對“空殼”公司注入資產,搓“紅籌股”股價飛漲的主要原因。
二、保進香港中資企亞股份睡資的對策
要支持以國內資產折股的方式在香港融資用國內資產折股的方式在海外融資可以用少量的資金控製比其自身大很多倍的海外資產,這對於國有資產來說有益無害,而且股票溢價還會使國有資產增值。這不是所謂的國有資產流失,而是國有資產流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的國際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資本輸出與資產流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隻有在流動中才能增值。在目前國有固定資產沉澱、浪費大、使用效率不高的情況下,拿出一部分到海外滾動增值,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國家有關管理部門應當支持和理解一些跨國經營企業對香港的資本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