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拋啊,拋啊,盡管所有拋出去的那部分物質都回到的身體內從新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但也不是沒有進步。我發現,如果我斜著把物質拋出去,它們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回來,但即使我把吃奶的勁都拿了出來,把它們扔得更遠,還是無濟於事。也許是我的力量不夠大,於是我開始鍛煉自己,讓自己有更大的力量。果然,從那以後我拋出去的物質離我越來越遠。這個發現讓我更加地信仰那個偉大的存在,他讓我知道力量可以增長,而我的族人你們永遠也不了解一個人的力量不是一生下來就決定了的,它是可以經過鍛煉而增長的。最後,我拋出去了一個,它再也沒有回來,或許也會回來,但是在我等了足夠長的時間之後它還是沒有回來。回與不回有什麼關係呢,隻有它在沒有回來的這段時間內形成了生命,就可以了。現在我發現我越來越聰明了,以前要思考很久也不一定能得到答案的問題,到現在幾乎短時間內就可以搞定,而且考慮問題更加的全麵,比如說以前我一定會以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回來”就意味著“永遠也不會回來”。
那團暫時還沒有回來的物質的外形極其難看,有些細長,一點也沒有我族球形身體那樣的美感。我又在身體之中分離一部分物質出來,在它離開我之前,我把它盡量做成一個球形,而且甩出去時用的力不大。因為我怕它的形狀還是不符合我的要求,而又回不來,那不是我的身體就將會越來越小,如果我把我所有構成我身體的物質都拋了出去,而還沒有創造出生命,那不是太可笑了嗎?所以要省著點用。可是無論我把那團物質揉得圓,一經甩出去之後立馬變形,拉成長條,雖更粗了,較之以前的話。我想,如果我在甩它出去之前弄成扁的話,再經過後來一拉變形,說不定它就變成了球形呢!結果的確變得更像球形了,但也隻是僅僅處於像的階段,與理想中的樣子還是有些許差距。生命應該是完美的,不然就不叫生命了。
在千百次的不滿意的實驗中,我發現如果拋出去的物質自身在旋轉的話,它會更圓,而且旋轉的轉速越大,它會變得越圓。這樣的現象剛開始時一點也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但在實驗了足夠的次數,頭腦中有了足夠的對比之後,我發現了這規律,發現了這隱藏在深處的規律。而且我同時隱隱地感覺到“量變引起質變”。
就在我為終於創造出了生命的外型而暗暗高興的時候,那一團暫時沒有回來的物質它還是回來了。這件事情雖然在我的意料之中,但還是小小地打擊了我一把。
在經過這一係列的實驗之後,我總結到:
如果甩出去的力量越大,它回來所用的時間越多;
如果甩出去時斜度越大,它回來所用時間也越多;
如果甩出去時它時旋轉的速度越大,它越接近球形;
從這些個結論中我再想,因為我身體的形狀為球形,如果甩出去時斜角度更大一些,它落回來時下一刻落到的位置與上一刻的位置與我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話,那它就永遠不會落回來了,而且一直高速地旋轉在我的周圍。我想,我族生命的形狀,球形,真是一個完美的形狀。以前也了解球形的完美,但是現在對它的完美更加驚歎了。我的族人,你們怕是隻知道球形的完美,而不知道為什麼完美吧。我又是暗暗一喜。而這個不是最讓我高興的,最讓我高興的是我開始具有了直接從已得到的規律中得出一些我想要的猜想。如果這個猜想成功的話,那就是我可以直接從已得結論中推理出其它結論。這種能力我命名為推理。
實驗說明我的這個猜想是正確的。一團完美的球形物質,一團體格比我小那麼幾千號的球形物質在我的身邊高速旋轉著,它雖然還不能與我交流,也就是說還沒有成為一個和我一樣的生命,但我相信,它已經有成為生命的潛能了。
我靜靜地等待著,等到它成為生命的那一天。
現實讓我失望了,我給它的那種生命的氣息在它身上越來越淡了,到後來一點也沒有留下,成了一種感覺像我族死後形成的物體,但是它沒有那種真正死亡的味道。
或許,我應該多附一些生命的氣息在它身上。生命的氣息存在於我的身體裏,有些地方氣息要濃一點,有些地方要淡一點。由於無法再添加生命的氣息在那個已經“死亡”的造物上了,我隻有再甩一團物質出去了。這次我在我身體內的核心區域內掏了一部分物質出來,它的濃重的生命氣息讓我的表皮感到陣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