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做人處事的50件事12(2 / 3)

告訴孩子

急躁、沒耐心、自製力差的人,往往不懂得體諒別人,人際關係會很差,成功的可能性也小。

34讓孩子學會借助外力

做人處事箴言

父母應讓孩子學會真正利用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和環境,不能讓孩子老想著僅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標,在一些問題上,還要學會用其他外界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告訴孩子,求助他人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

涵涵在一個大沙堆上玩耍,他想給他的玩具小汽車修一條“高速公路”。可是當他用小鏟子挖“隧道”時,卻發現沙堆裏有一塊很大的石頭。

小家夥試圖把石頭弄出來。可是他使出吃奶的力氣,一次又一次地向大石頭發起進攻,而那塊石頭卻依然紋絲不動。涵涵氣得哼哼直叫,最後,他傷心地哭了起來。

整個過程,站在窗後的爸爸看得一清二楚。當淚珠滾下孩子的臉頰時,爸爸來到了涵涵跟前。

爸爸的話溫和而堅定:“兒子,你用上所有的力量了嗎?”

垂頭喪氣的涵涵抽泣道:“我已經用盡力氣了,爸爸,我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

“兒子,如果你用盡了自己所有的力氣依然沒有成功,那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涵涵略微思考了一下,問:“爸爸,你可以幫我嗎?”

爸爸親切地說:“當然可以,兒子!”說著,爸爸彎下腰,一下子就將石塊搬了出來。

爸爸接著說:“盡力了,卻依然做不到,下一步就要及時向周圍的人求助。善於向他人求助,或善於借助外物的力量,你才能達到目標。”

延伸閱讀

教孩子學會就近求助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必然會遇到一些困難,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一個合理反應應該是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然而實踐卻表明,很多孩子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卻不懂得主動就近尋求幫助。

天氣漸冷,一位15歲的初一住宿生要曬被子,因自己個頭小力氣不足幹不了,就打電話將10多公裏外的家長叫來,竟然不知道請自己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幫忙。

在網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消息。高考時,一名女生沒有按要求提前看考場,以至開考前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但她沒有求助於監考人員,而是回家請父母幫忙。焦急的父母急忙通過各種關係向有關領導反映。考點負責人不到5分鍾就幫她找到了座位。而此時,考試時間已過了大半,這名考生已經失去了進場考試的資格。

為什麼孩子們在遇到困難時,在意識到自己需要他人幫助時卻不願意開口就近尋求幫助呢?

1.孩子認為求助等於低能

在孩子看來,向別人尋求幫助是低能力的一種表現,即一個高能力的人是不必尋求幫助的,隻有低能力的人才會去求助別人。

兩個孩子A和B做同樣一些題,在做題的過程中,A孩子求得了老師的幫助,而B孩子則沒有。然後讓別的孩子對A和B的能力高低做出判斷。結果,盡管兩個孩子做對的題數相同,但別的孩子則會根據A和B是否求助別人而得出結論:B的能力高於A。

然而,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很可能隻是因為A和B兩個孩子的看待做題的態度不同。A把做題看作是鍛煉提高自己能力的機會,而B則認為是檢測自己能力的機會。

2.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

孩子們普遍認為,從成人那兒尋求幫助會比從同齡人那兒尋求幫助更有助於他們的學習,因為成人經驗豐富;而且,孩子們也相信,相對於同齡人而言,在向成人尋求幫助時很少會被看作是愚笨,不聰明。這就是孩子們為什麼喜歡從成人那兒而非同齡人那兒尋求幫助的重要原因。

而在所有的成人中,父母又是他們最願意去求助的人。因為父母會盡全力去幫他們,且不會嘲笑他們:“連這都不會!”這是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的表現。

3.父母的教育有失偏頗

孩子不願意求助周圍的人,可能是孩子過分依賴父母,同時缺乏合作意識的表現。這就說明家庭教育有失偏頗,值得父母深思了:是不是自己平素給孩子灌輸了太多的競爭意識,而忽略了對合作的強調?

如今的獨生子女“窩裏狠”,“在家像猛虎,出門像病貓”,隻會在家裏對家長發號施令,卻喪失了向外求助的意識和能力。遇到困難、危險不會求助、求援,不會合作,後果令人擔憂。

未來的社會,需要孩子學會求助,學會合作。以前那種“單打獨拚”的教育方式已經很難使孩子立足於這個社會。

要改變這種狀況,做父母的要創造條件“放飛”孩子,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意識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喜悅和成功實踐的勇氣和信心,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學會生存,學會合作。

同時,父母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善於向他人求助的態度和方法。當孩子對解決某件事情確實能力不濟時,要真誠地問孩子:“寶貝,你需要我的幫助嗎?”其實,當孩子在無法解決自己的困難時,更需要父母的鼓勵,更需要父母表達自己願意幫助他的意願。因為這會讓孩子懂得,在困難時,還會有人給他理解和幫助。

講給孩子的故事

小烏龜和小花貓

炎熱的夏天,小烏龜和小花貓都帶著太陽帽在去學校。

在小河邊,他們相遇了。此時恰好吹來一陣風,把他們倆的帽子都吹掉了。小花貓的帽子被吹到了河裏,小烏龜的帽子被吹到了樹枝上。

小烏龜說:“小花貓,你會爬樹,幫我把帽子取下來吧?”

小花貓搖搖頭說:“我沒時間,我要回去找媽媽幫我取回帽子。”

小烏龜說:“我可以幫你的,為什麼要回去找媽媽?”

小花貓說:“你願意幫我嗎?我平常對你又不好。”

小烏龜說:“我還在向你求助呢,怎麼會不幫你?”

說著,小烏龜下水取回來了小花貓的帽子。

小花貓也不好意思地爬樹幫小烏龜取帽子了。

告訴孩子

遇到困難時,周圍若有人有能力幫助我們,就要真誠地就近求助。當然,平時要注意人際關係,不然,遇到了困難也不好意思向人求助。

35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

做人處事箴言

孩子並不是天生具有責任心的,它是在適宜的條件和精心的培養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發展而形成的。家庭是孩子責任心賴以滋長的土壤,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媛媛上學忘記帶作業本,打電話回來求爸爸幫她拿。可是爸爸卻說:“沒帶作業本是你自己犯的錯,自己要承擔後果。”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下午,媛媛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裏。爸爸走過去問孩子:“今天有沒有被老師處罰?” 媛媛點點頭。接著爸爸說:“爸爸教你一個方法,保證你往後絕對不會因為這種事被老師處罰。”爸爸這麼一講,女兒的眼睛就亮了,問:“什麼方法,趕快告訴我。”

爸爸就跟她說:“隻要你每天睡覺以前,拿著課程表把第二天上課要用的東西都放進書包,然後一一打鉤;把該完成的作業做完之後,作業本放到書包,然後也一一打鉤。統統都打鉤了,代表你的東西都放好了。這樣,你就可以睡一個非常安心的覺。”

媛媛很讚同爸爸這個看法。她認為這樣做不僅可以讓自己安心睡覺,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責任感,讓自己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

延伸閱讀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責任心,因為責任心是一個人立足於複雜的社會,能擔當重任的重要條件,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

有責任心的孩子能運用自己的智慧、信心和判斷力去做出決定,獨立行事,考慮他的行為後果,並且在不影響他人權利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需要。他們明白自己的義務,並主動履行義務,並願意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

家庭責任心主要是指能尊重其他家庭成員的權利,自願承擔家庭義務,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一個具有家庭責任心的青年,不僅能在現時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家庭成員的角色,在未來的生活中也有能力組織好屬於自己的家庭。他的一生不僅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充實、快樂,同時,也能創造出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

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名成員,既應該享受其權利,當然也應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包括承擔一定數量的家務勞動。父母可以通過鼓勵、期望、獎懲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職責,培養其責任心。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中的責任心難以確立,將來一旦走上社會,就很難有社會責任心。

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不僅在於家長是否具有家庭責任感,還在於家長是否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如果你不是一個盡職盡責的父親或母親,怎能對孩子進行責任心的教育呢?父親與朋友玩麻將通宵達旦,不顧及對家人的幹擾;母親忙於在外應酬,家裏一團糟,這樣的父母又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去埋怨孩子不願回家呢?

在一個專製的大人王國裏,也難以培養出有家庭責任感的孩子。因為家長對孩子控製得太死,管製得太多,使孩子沒有機會就某件事做出負責的行為,孩子做事隻是服從,聽命於大人的意見,而我們強調的責任感並不是指你的孩子按照你告訴他的方式去行事,而是他能主動發現並自主地做出反應。

隻有民主的家庭,才是家庭責任感生長的最佳環境。在這樣的家庭裏,家長和孩子相互獨立,但並非各行其是,漠不關心,而是彼此尊重又相互關照的。孩子受到重視,家長具有威信。在討論家庭中的責任與分工之前,父母應該想一下自己是否是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人?自己慣用的教養態度和方式是否有利於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在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責任感之前,先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孩子的榜樣。然後就有可能從抱怨孩子轉而反思自己。要想改變孩子,也應當從改變自己開始。這是最關鍵的問題。

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關鍵是父母必須賦予孩子一定的責任,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空洞的說教是不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的。通過賦予孩子責任,或感受他們自己某些行為的不良後果,才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1.自己分內的事自己做好

在家中應該明確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媽媽來做的,哪些事情可以由爸爸媽媽幫孩子做,又有哪些事情是必須由孩子自己做的。對第三類事情必須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範圍,在不同的年齡給他製定不同難度的自理工作範圍,對於這些父母絕不要包辦代替。

2.家裏的事別人的事幫著做

要讓孩子明白,僅把自己的事做好是不夠的,因為他還是家庭、集體中的一員,他還有責任協助做一些家裏的事、集體的事,以此來為家庭、集體盡責,隻有這樣將來才能為社會盡責。要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就要善於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無論事情的結果好壞,隻要是孩子的獨立行為結果,就要鼓勵他敢作敢當,不要逃避,要勇於承擔後果。家長不應替他承擔一切,以免淡漠孩子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