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帝國有一位少年,名叫葉青,孤兒一個,自小父母雙亡,葉家村人氏。
當時葉家村的人都勸葉青的爺爺奶奶棄了他,說道葉青是克父克母相,克完之後還得克祖父祖母。可是他爺爺,奶奶卻是那裏肯信這邪門之事,畢竟葉青是他們的心頭肉,怎又會舍棄他而去。
於是,葉青便隨著爺爺,奶奶在村人的冷嘲熱諷下過了六年,雖說日子艱苦,可一家三口卻亦其樂融融,甚是溫馨。
爺爺為了能讓葉青在村裏唯一的先生處讀些書,認些字,便每日極為辛勞的上山砍柴,好賺些銀兩來孝敬先生。葉青卻亦是個乖巧的孩子,曉得爺爺為了讓自己能在先生處讀書,實是勞累之極。故而他的用功,也是先生所教學生中最為努力的,如此一來,先生亦對他很是喜愛。
可是好景不長,一日爺爺為了多砍些柴,便耽擱了點歸家的時辰。在走夜路之時,由於柴火太過沉重,再加上本身的年老力衰,竟是一個搖晃,不慎墜落山崖,直落得個屍骨無存的淒慘下場。爺爺的驟然過逝,使得向來與他情感篤厚的奶奶亦是傷心欲絕,在過度的悲痛下也就撒手而去了。
自那時葉家村的人就把葉青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由於爺爺和奶奶的相繼過逝,他們更是言辭振振的說葉青就是個災星,倘若不把他趕出葉家村,那是會大禍臨頭的。
習慣了冷眼,看遍了白臉,葉青生性卻也堅強,他從小就向往外麵世界的富饒繁華,夢想總有一天,他能走出這個巴掌大的村子,去看看外麵繁華世界。於是不等村民來趕,葉青告別了幽靜的生活,遠走他鄉,外出闖蕩。那是今兒東家,明兒西家到也自在。城內的一戶老人家見他小小年紀甚是可憐,到也時常接濟一下他。但好景不長,老人天年已到,西遊而去,至此之後,葉青又開始了以天為家,以地為床,以月為燈,孤苦一人,流落四方的生活。
在淒冷的秋風中,葉青從一座城鎮,走向另一座城鎮。街道上來來往往,叫買、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但葉青卻感覺孤獨無比,他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棄兒,被世人無情的拋棄了。他在漫無目的的流浪,孤寂的身影略顯落魄,雖然身軀挺得筆直,但是望著那背影,不知為何總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
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一位少年為了生存,挑著貨郎,背著籮筐裝著百貨,走在各個鄉村中叫賣著。也許是年齡這麼小就要這麼辛苦的開始賺錢,眾人都憐憫他年少淒涼。為此,葉青的貨郎生意還不錯,如果這樣持續下去,以後就不需要為吃飯煩惱了。
但好景不長,在一次賣完百貨,高興的往自己暫時的住所趕回時,卻被一夥惡痞無賴攔劫,其中就有葉青剛剛認識幾天的一位夥伴,手裏還拿著他藏在屋中的錢袋。雖然葉青現今才十二歲,但這幾年所見所聞,不想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拔腿就跑。但對方早有準備,又怎麼能夠讓他這麼輕易的逃離,最後在一陣頑強的抗爭中,終因年少體弱,身單力薄。他隻覺身體一顫眼睛一花,雜亂的大棒和豬腿滿天飛,無力的癱倒在地……~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也許就一會吧。一副拖遝落魄的身影,一瘸一拐的向著黃昏的餘微,徐徐遠去。
春去夏來,秋去冬來,漫天飛雪,蕭瑟的身影穿梭於天地間。
時光荏苒,匆匆而過。
葉青就這樣流浪著,為了活著,身份不斷的變化。當饑餓難耐時,他也會去向人乞討;當他遠行累了,想在一個地方修養一段時間時,他也會去找份小工做做,但最終都因年少體弱,不得不被人掃提出們;也曾被一夥江湖戲子收留,跑了半年的龍套,最終又是不歡而散……就這樣走著,體驗著人世諸多的酸甜苦辣,見識著人生的悲歡離合。
從繁榮的一國之都,到貧瘠的鄉間小路,從人流熙攘的內陸,到浩瀚千裏了無人煙的荒北大漠……他的足跡遍布了半個清風帝國。
八年的流浪生活,讓其飽經風霜,曆盡滄桑,歲月的痕跡,使他未老先衰;十六歲本應花樣年華,卻無法令人從他身上找到應有的年輕朝氣。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要過著這種居無飄渺,浪跡四方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