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著名的曆史文化街,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大文豪魯迅先生從1912年至1926年在北京生活戰鬥的十四年間,據其記載,他到琉璃廠去過480多次,其中1916年就多達80次,僅這一年7月,就去過9次。可見,魯迅先生對於琉璃廠的興趣是何等濃厚了。
接下來則是什刹海煙袋斜街:這條街東起地安門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僅長230米,街區兩邊林立著各色古樸店麵,老煙袋鋪、廣福觀、烤肉季以及經營古玩字畫的老店鋪等,長期以來吸引著大量的旅遊者。
煙袋斜街連著什刹海,原先零星分布著幾家茶藝館、酒吧的沿海舊街,現在逐漸發展成一條擁有百餘家茶藝館、酒吧館、咖啡館的獨具特色的茶藝酒吧街。街區的燈光、酒吧外立麵、指示標誌等都進行了改造,這使什刹海茶藝酒吧街成為既具時尚特色又有曆史文化內涵的特色商業街區。
北京的傳統型特色街區引人入勝,同樣,時尚街區也光彩照人。據楊淦介紹,此類街區在北京城已然大規模興起。包括:國貿、大山子(798藝術園區)、三裏屯酒吧街、簋街、市貿天階等,數不勝數。
最後一類街區,即傳統與時尚相結合的街區,著名的王府井商業街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像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一樣,北京王府井商業大街早已聲名遠播。在北京遊覽必不可少的日程就是逛王府井和爬長城。王府井大街位於市中心的東長安街北側,距今已經有700多年。早在明朝時這條街就出現了商業活動。在清代,這條街上共有八座王府和公主府,後來又打出了一口供王府飲用的甜水井,故而得名王府井。
上世紀90年代,作為“北京商業第一街”,王府井大街經過8年的整治規劃,全長達810米,風格以“現代”、“新潮”為主。街道兩側分布著12個大型商場,其格局在北京可謂是獨一無二。除此之外,這條街上還集中了許多大型專業商店,有全國最大的新華書店、中國照相館以及體育用品中心、王府井購物中心等。這裏還彙集了北京烤鴨店、五芳齋、全素齋、東來順等各具特色的著名餐飲店。王府井還有不少老字號和有經營特色的新興商店,如盛錫福帽店、亨得利鍾表店、大明眼鏡公司、汲古閣文物店等。這些不同行業的商店各以其獨有的經營特色而贏得聲譽。這條街商品進銷量極大,是號稱“日進鬥金”的寸金之地。
特色街區發展態勢
特色街區本身既是一種曆史現象,也是社會文化的載體。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為例,非洲的朋友來到北京後,喜歡在秀水市場、紅橋市場、三裏屯酒吧一條街等一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街區購物和遊玩,這足以證明北京特色街區已逐步成為一張城市的名片,是打造城市知名度的品牌。而特色街區也同時為北京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整體經濟文化大發展的環境下,北京特色街區的發展態勢非常好,而特色街區良好的發展態勢也服務於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訪談之中,楊淦主任對北京的街區發展充滿了信心與期望。他相信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未來北京街區一定能成為北京獨特而奪目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