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8章 就藩(1 / 3)

過繼禮成,在皇帝的授意下,近枝宗室挨個見過燕親王世子趙鐸澤。

不管對燕親王世子存何種念頭,旁人不敢有任何的輕視,起碼在明麵上如此,皇上極為看重趙鐸澤的情況下,旁人自然對燕親王世子笑臉相迎,竭盡巴結奉承。

再無一人把趙鐸澤當作可悲的,可憐的秦王庶子。

也無人再提起他以庶出卻充當嫡子養的事情。

在秦王同燕親王世子見禮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對父子身上,比起秦王其餘的兒子,如今趙鐸澤的功名,能力是最好的。秦王以最優秀的兒子出繼頗為讓人同情。

然秦王一脈最近兩年幾次三番的出事,秦王對趙鐸澤為父不慈的事情也廣為人知,皇上把趙鐸澤過繼也是為了秦王著想。

“見過秦王王叔。”

“世子殿下不必多禮。”

秦王虛扶了一把,麵帶幾分正式,仿佛眼前站著的人隻是堂兄的嗣子,再不是他的親生骨血。

趙鐸澤躬身行禮後繼續同旁人見禮。

皇帝目光閃了閃,對身邊的燕親王道:“阿澤挺可憐的,既然朕把他過繼給你,老大,朕希望你們能像親生父子一般。”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燕親王咳嗽了兩聲,踱步到秦王身邊,再一次表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過繼之後,薑璐瑤的地位同樣提升了不少,以前她雖然是大明第一名門的兒媳婦,可再貴重的第一名門也比不上皇上的孫媳貴重,尤其是她是大明唯一的親王世子妃。

圍繞在她身邊的命婦,皇家兒媳,孫媳多了起來。

好在薑璐瑤也是個能鎮住場子的人,不卑不亢的應付眾人,在加上太後在旁邊時不時的指點幾句,她不大熟悉的皇室禮儀倒也沒出什麼岔子,贏得了一致的好評。

其中也有人含著酸意議論薑璐瑤的運氣極好,因為趙鐸澤出繼,她也變成了皇上的孫媳,將來的燕親王妃。

不過想到薑家在宮變時的表現,薑璐瑤曾經幫助過總管太監搬兵,旁人再羨慕也隻敢小聲的議論。

皇帝對薑二爺一直很冷淡,薑二爺自然也不敢輕易的再湊到皇上麵前,安安分分的站在勳貴之中,因他是趙鐸澤嶽父,旁人倒也不敢落井下石的輕視薑二爺。

薑二爺本身就是樂觀性子,不再皇帝身邊晃悠,他日子過得更開心,整日同朋友走馬喝酒,逗貓遛狗,或者同孫子和外孫子玩耍,他很充實,絲毫沒有任何的失落。

在聖駕即將離開太廟前,總管太監在皇帝耳邊低嚀,“秦王二公子到了。”

皇帝眉頭緊鎖,問道:“朕不是讓他三日後回京?”

“他說想親自來向給燕親王世子見禮,畢竟他們也曾經是兄弟。”

“朕看他是來提醒朕,他才是秦王嫡子!”

“陛下,您看?”

“宣,他既然趕回來,朕還怕了他?”

總管太監快步離去,趙鐸溢也很值得同情,明明是嫡子偏偏因為被生母對調身份,弄得身份尷尬,又因為楊家惹皇上怨恨,他任何舉動在皇上看來都是錯,不是錯,也是錯!

他雖然有興榮侯做嶽父,興榮侯的妹妹也是皇後的有力人競爭者,然興榮侯可不如薑二爺。

皇上麵上不待見薑二爺,心裏去從沒厭煩過薑二爺。

至於如今寵冠六宮,過繼兩個皇子到自己的名下的寵妃……能不能當上皇後還不一定呢。

趙鐸溢風塵仆仆走進太廟,眾多朝臣能看出趙鐸溢滿臉的滄桑之感,他眼眶深陷,身體也比記憶中消瘦了不少,不過他曾經那雙溫柔的眸子此時透著幾許的果決,無愧。

莞娘見他歸京,眼中泛起喜悅的淚水,隻要他回來就好,莞娘才不管什麼戍邊軍如何如何呢,趙鐸溢平安歸來,她就有了主心骨,也有信心同秦王妃一較高下。

如果趙鐸溢有個好歹,莞娘又有什麼資格爭?

薑二爺麵容複雜,唇角耷拉下來,低聲對永寧侯道:“爹啊,我是感激楊妃自私的。”

“怎麼?”

“如果有他這樣不聽話的女婿,我非被愁死不可。”薑二爺癟嘴抱怨,眸光猛然深邃深沉,“雖然容貌不像,可你不覺得他氣質更像楊帥麼?我明明提醒過他的,別讓皇上想起楊帥。”

永寧侯歎息一聲,對薑二爺的話無言以對,的確,太像楊帥了,尤其又在太廟……當年蠻夷逼得皇帝差一點在太廟懸梁自盡,永寧侯聽說是有人勸住了皇上,這個人據永寧侯猜測既有可能是徐廣利。

皇帝攏在袖口的手握成拳頭,眼見著趙鐸溢畢恭畢敬的行禮,壓下了心底怒火,道:“你還曉得回來?朕什麼時候讓你出京的?”

“回陛下,義之所向,臣不敢不去。”

“義?何為義?”

“於國之義。”

趙鐸溢固執的說道:“臣也知有罪,然在當時,臣別無選擇。”

“好一句別無選擇!你真是好樣的,好樣的!”

皇帝曾經問過楊帥,他的回答同趙鐸溢的回答很像。

趙鐸澤想了想,走到皇帝麵前,“他性情如此,還望祖父海涵。”

皇帝盯了趙鐸澤良久,道:“好在你不詳他,不像他。”

“祖父……”

“罷了。”

皇帝擺手道:“趙鐸溢私自離京,並去戍邊北疆布防的事情,朕念在你些許的寸功上,不予追究,不過,你最好給朕安分的待在京城,一旦再讓朕曉得你離開京城,朕不找你,找你父親秦王!”

“臣不敢再冒犯聖上。”

趙鐸溢磕頭,他去不去北疆都沒用了,楊帥的餘威在北疆士兵的心裏是存在的,但他卻無法再用楊帥的餘威成事,他無法代表楊帥,他的計策縱使是對的,也無人肯聽。

本來存著幾分奢望的趙鐸溢由此變得沉悶。

他是不是再去北疆對戰局影響不大,除非他能統兵,可皇上怎麼可能再讓他碰兵權?

他在關鍵時候的選擇會同楊帥一樣。

薑二爺說過他,罵過他,趙鐸溢明知道薑二爺是為自己好,依然會做出不同薑二爺的選擇,哪怕他明知道自己的選擇不得皇上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