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激烈競爭以及投資者對於更多投資回報的日益升高的要求,亞在對這個國家的經濟支柱——結合緊密的連鎖公司及其慷慨的福利國家——構成強烈:中擊……總額超過520億美元的並購浪潮去年橫掃了整個瑞典……這個數字比德國的並購總額還多60億.而德國的經濟規模卻是瑞典的整整10倍。
——《破產中的瑞典》,1999年2月22日《商業周刊》,第52頁
世界上很少有哪個國家像瑞典那樣表現出對於文化價值的堅定信奉。但是,正如上麵所說的那樣,經濟的力量正在引起對瑞典傳統價值的重新評價。就瑞典的傳統價值而言,一個貼切準確的象征就是stuga,亦即夏季木屋。
瑞典位於挪威和芬蘭之間,是“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三個手指頭”之一。它的麵積恰好與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相同。在瑞典的海岸沿線,散落著數千個大大小小的島嶼。該國的西北部群山起伏,眾多的河流順山而下,穿過茂密的森林流人波羅的海。瑞典星羅棋布地布滿著湖泊,森林覆蓋率超過全國國土的一半以上。
瑞典的南部極少下雪,可是北部每年的下雪天氣卻在100天以上。瑞典人的獨特文化是他們與周遭的嚴酷自然環境進行鬥爭的產物,從這種鬥爭當中,產生了一個穩定的社會,這個社會在最近幾年當中雖然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從社會和經濟的角度看,仍然引起諸多國家的嫉妒。
瑞典的人口為880萬,其中至少有85%的居民屬於瑞典族。在該國的北部,生活著一個數量很少的土著少數民族,即薩米族。這個民族也稱為“拉普族”,他們的人口大約僅有1.5萬人,作為遊牧民族,他們主要以馴鹿為生。在瑞典,在共同生活在一起、出雙人對的男女當中,大約有五分之四是同居而未婚者。根據瑞典的法律,男女同居在一起,不論結婚與否,都享有同等的財產權和繼承權。瑞典人通常是在孩子出生之後才辦理結婚手續。在這裏,離婚率也很高,超過50%。瑞典是一個十分世俗化的國家,盡管有95%的居民屬於路德教教會,但大多數人很少去教堂,甚至從未去過教堂。
瑞典的生活水平很高,居民所擁有的電話、電視、汽車的比例就證明了這一點。瑞典沒有貧民窟,犯罪率也很低。免費的義務製教育使瑞典人的識字率提高到了99%的水平。瑞典人是貪婪的閱讀者,瑞典每年出版的圖書數量達到每10萬人158本,從而使瑞典在圖書出版方麵居於全球第七的位置。
瑞典實行君主立憲製,首相是政府首腦。議會議員每三年選舉一次。
Stuga,亦即夏季木屋,可以說是瑞典的恰當象征。在我們做出說明解釋這一象征如何忠實地反映著現代瑞典社會及其居民的思維結構之前,有必要對該國的曆史背景以及該國的政府製度做一個概括的描述。瑞典有記載的曆史大約開始於公元5世紀,當時在這塊土地上發生了無數小規模的爭奪與戰爭。當時人數最多的Svea部落給這個國家定名為Sverige,即瑞典,意思是“Svea人的王國”。到公元10世紀,北海海盜成為一個傲視群雄的航海者部落,並因其在整個歐洲進行的強暴的搶掠活動而聞名於世。但瑞典的海盜很快便把自己的注意力移向東方,在俄羅斯建立起若幹公國,並同拜占廷帝國建立了貿易關係。德國對瑞典的統治起始於中世紀。9世紀,德國的傳教士來到瑞典,但是直到10世紀中葉該國才皈依基督教。13世紀,德國商人通過貿易成功地獲得了對瑞典政治、經濟的幾乎是完全的控製。在一段時間內,德國按照一種變種的歐洲封建主義製度對該國進行了統治。但是,瑞典農民堅定地維護了他們根據挪威“鄉村習俗”而享有的古老權利與特權,並捍衛了瑞典的民主製度,在這一製度中,首領僅僅是地位平等的成員當中的第一人。
1397年,瑞典、挪威、丹麥建立了卡爾馬聯盟,聯合成統一的國家,它們認為,要想與德國的統治進行鬥爭,整個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就應該由同一個君主即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來管理。這個聯盟在戰場上成功地擊敗了德國人,奪回了自己的權力,但德國對該半島的政治經濟影響卻繼續延續了許多世紀。
16世紀初,瑞典向議會製政府形式邁出了最初的步伐,成立了全國大會,貴族、僧侶、城市市民及農民等四個階層的代表參與其中。1523年,古斯塔夫一世接受了瑞典王位,開始了古斯塔夫王朝,而且其統治一直延續至今。古斯塔夫王朝的成就是顯著的,富有遠見的。它支持了向路德教的皈依,在該國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實現了教會與國家的分離,建立了世襲製,加強了君主製製度。在古斯塔夫王朝的最初幾年,瑞典變成了一個強大的軍事大國,並試圖在國家版圖和貿易方麵實現拓展與擴張。在隨後的年月中,瑞典征戰不止,並變得日益強盛,掠取了歐洲的許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