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的哲學全集17(1 / 3)

第十六章 客觀分析從容應對

有困難,有幫助;有成就,有祝賀;有施恩,有報恩……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社交過程中的基本準則。如果所有人都以這個準則行事,社交活動就容易多了。但遺憾的是,並非所有人都按牌理出牌,麵對這一不和諧音,首先要平靜地接受它,然後以一種低調和從容的姿態找到最佳的應對策略。

1.怎樣對待別人不知感恩的行為

生活中你為別人做了好事有時候卻難得到真誠的感恩,如果你每付出一點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感激的話,那你將惹來無盡的煩惱。

呂女士認為自己太倒黴了,總是遇上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先說她的先生,先生是搞科研的,為了工作常常是廢寢忘食,家務活像照顧老人、孩子什麼的半點兒也指望不上他。為了支持先生的工作,呂女士一狠心,就把工作辭了,回到家裏當了個全職主婦。這個犧牲夠偉大的吧,但先生卻似乎一點也沒有被感動,還反過來指責呂女士越來越俗氣了。再說,二號樓那對小夫妻,他們之所以能在一起,那全是呂女士的功勞,紅線是她牽的,矛盾是她調解的,兩家父母鬧意見還是她勸解開的,結果呢,這對小夫妻有了矛盾才來找“呂姨”,沒事的時候就把呂女士丟在一邊。呂女士一想起這事兒,就氣不打一處來,但更可氣的還在後頭呢。今年春天的時候,丈夫的一個遠親的孩子要跨學區轉學,因為知道呂女士有點門路,所以就千求萬請的,礙於情麵呂女士隻好披掛上陣,沒想到接收學校的管理太嚴格,呂女士費盡千辛萬苦,求爺爺、告奶奶地折騰了幾天,事情也沒辦妥;而那位親戚一聽事兒沒辦成,臉立刻拉了下來,對呂女士的苦心沒有半句感謝。不僅如此,那位親戚還到處說呂女士虛情假意,不地道。呂女士不但沒得到感激,還落了一身不是,她這一氣就病了一場。病好後,她逢人就說:“現在的人都是狼心狗肺,以後啊就自己管自己,別人的事兒啊我再也不跟著瞎忙了!”

呂女士的委屈確實可以理解,她熱情地付出,熱心地幫助別人,但她的努力似乎都白費了,她沒有得到任何人的感恩。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再想一下,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在仰賴著他人的奉獻,那麼,在抱怨別人不知感恩的時候,我們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感激之情了嗎?呂女士如果仔細想一下就會知道,生活中也曾有許多人曾經給過她無私的幫助,隻是她忘記了這一點。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過我任何東西!”不論是窮人或富人,他的靈魂一定是貧乏的。人們總是這樣,對怨恨十分敏感,對恩義卻感覺遲鈍,所以下一次當你要怨恨別人的忘恩負義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這一點。

老薑是個小肚雞腸的人,至少鄰居們都這麼說,他幫人做一點兒事,就得意的不得了,人前總要提幾次;人家要是忘了說謝謝,他就得生氣幾天。可是如果是人家幫助了他,他就會患上一種健忘症,事情一辦成,立刻就把辦事的人忘個一幹二淨。前兩天,田先生就被他給氣壞了。老薑的一個親戚來找老薑,說想要去農村收購出口山菜,但是得找一個進出口公司接收,親戚問老薑有沒有這方麵的門路。老薑一想,三樓B門的田先生不就是在進出口公司上班嗎?於是他讓親戚回家等著,自己買了兩瓶酒就去找田先生。田先生見是街坊來求自己,就盡心盡力地把這事辦成了。事一辦成老薑立刻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看到田先生就趾高氣揚地喊一聲“小田!”對山菜合同的事竟提也不提,回頭還對街坊吹噓自己神通廣大。田先生被氣得幾天吃不下飯,一提老薑就一肚子火。

其實生活中像老薑這樣的人並不少見,他們有時會有人庇佑,而威風一時。不過由於此類人多半專橫、自私,隻知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卻不知回饋,而短視近利的後果,往往令幫助他的人感到失望,不再給予支持。這類人多半自以為是,從不考慮自己的責任,老是認為別人在算計他,對他不懷好意,想要陷害他。

消極的心態會使這類人遠離對他有利的人,而和同類型的人在一起,然後逐漸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隻注意到自己需要什麼,卻忽略了這些東西是從哪裏來的。所以抱怨別人的不知感恩,還不如先培養自己感恩的心。不要總計較別人欠你多少,在你以自己的成功為榮時,應該先想想自己從別人那裏接受的有多少。

2.怎樣對待成功後遭受的無端攻擊

身處社會中,偶爾遭到某些人的惡意攻擊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讓這種攻擊幹擾了我們的心態和生活。

美國曾有一位年輕人,出身寒微,依靠自己的努力,在三十歲時當上了全美有名的芝加哥大學的校長,這時各種攻擊落到了他的頭上。有人對他的父親說:“看到報紙對你兒子的批評了嗎?真令人震驚!”他父親說:“我看見了,真是尖酸刻薄。但是記住,沒有人會踢一隻死狗的。”

卡耐基很讚美這句話,他說:不錯,而且愈是具有重要性的“狗”,人們踢起來愈感到心滿意足。所以,當別人踢你,惡意地詆毀你時,那是因為他們想借此來提高自己的重要性。當你遭到詆毀時,通常意味著你已經獲得成功,並且深受人注意。

惡意的批評通常是變相的恭維,因為沒有人會踢一隻死狗。

美國獨立運動的奠基者、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也曾被人罵為“偽善者”、“騙子”、“比殺人凶手稍微好一點的人”。對於這些汙蔑,華盛頓毫不在意,事實證明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屠隆在《婆羅館清言》中說:“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要找到真理,縱然曆經千難萬險,也不要後退。奮鬥的過程中,要用堅強的意誌來支撐自己,忍受一切可能遇到的屈辱,隻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艱難羞辱不但損害不了你人格的完整,還會使人們真正了解你人格的偉大。重要的是,在遭遇苦難侮辱時,把這一切都拋諸腦後,得一份清爽的心情。”

屠隆的話告誡我們,當麵臨無恥之徒的惡意詆毀時,你的態度應該是置之不理。

有些人對那些無中生有的汙蔑表現得異常激憤,甚至反唇相譏,其實那都是沒有必要的。如果換一種角度來看,那些遭人詆毀的人反倒應覺得慶幸,因為正是此人極具重要性,別人才會去關注、去議論、去汙蔑。所以不要理會那些無聊的人,事實自會讓流言不攻自破。

有位朋友對小仲馬說:“我在外麵聽到許多不利於你父親大仲馬的傳言。”

小仲馬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回答:“這種事情不必去管它。我的父親很偉大,就像是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江。你想想看,如果有人對著江水小便,那根本無傷大雅,不是嗎?”

聽到別人的流言蜚語,再三客觀地分析、判斷之後,隻要認為自己的做法合理,站得住腳,那麼大可以堅持到底,不必妥協。

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夫人艾麗諾曾受到許多攻訐,但她都能夠泰然處之。她說:“避免別人攻訐的惟一方法就是,你得像一隻有價值的精美的瓷器,有風度地靜立在架子上。隻要你覺得對的事,就去做——反正你做了有人批評,不做也會有人批評。”

林肯曾就那些刻薄的指責寫過一段話,後來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把這段話裱掛在自己的書房裏。林肯是這樣說的:“對於所有的攻擊的言論,假如回答的時間大大超過研究的時間,我們恐怕要關門大吉了。我竭盡所能,做我認為最好的,而且我一定會持續直到終了。假如結局證明我是對的,那些反對的言論便不用計較;假如結局證明我是錯的,那麼,縱有十個天使替我辯護,也是枉然啊!”

其實,做人就應如此,益則收,害則棄。對於正確的批評,我們應該歡迎,哪怕言辭激烈或隻有百分之一的正確。但對於純屬惡意的人身攻擊、誹謗、詆毀、中傷,我們如果不想被它所害,那就隻有不去理會。

不必太在意別人的攻擊,事實會說話,時間會證明。何況別人攻擊你,說明你至少有被人攻擊的價值,所以先不要去反擊,這樣你反而可能會不戰而勝。

3.怎樣對待別人背後踢你一腳的惡行

生活中,我們有時難免會碰到一些心存惡意的人,他們會不由分說就抓你幾把、踢你幾腳。不要憎恨他們,因為有時候這種傷害會成為你成功的動力。

在東方一個美麗的國家裏,國王惟一的女兒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但卻一直沒有找到意中人,國王為此十分著急。終於公主提出了自己的擇婿條件:他必須是全國最勇敢的年輕人!於是國王就決定通過比賽來招親。比賽招親規定:以城外100米為起點,第一個跑過50米平地和遊過50米護城河的便是冠軍。冠軍者,可任選“良田萬畝”、“黃金萬兩”或“招為駙馬”。

一聲令下,成群的勇士們如脫韁野馬般往前跑,跑到護城河邊,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目瞪口呆:幾百條鱷魚正在河裏張牙舞爪地遊著!

一分鍾、二分鍾、三分鍾,沒有一個人往下跳,五分鍾過去了,場上還是寂靜無聲。正當大家無比失望之際,就聽“撲通”一聲,一名男子在池中拚死前遊。國王興奮地大呼:“加油!加油!”所有在場的人也放開喉嚨為這個男子喝彩。

奇跡出現了:小夥子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最後終於遊過了護城河。

小夥子的勇敢震懾了所有的人,國王激動得緊緊握住了小夥子的手。丞相則畢恭畢敬地對小夥子說:“年輕的勇士,你可以任意選擇國王為你而設的三個獎項。請問,你想要良田萬畝嗎?”小夥子拚命地搖頭。丞相又問:“那你是想要黃金萬兩吧?”小夥子頭搖得更厲害了。丞相笑了:“年輕的勇士,你不但擁有神將般的勇氣,而且還擁有上帝般的智慧,你一定是選擇第三條,要做我國的駙馬爺。那麼,你不但可以有良田萬畝、黃金萬兩,同時還可以得到世上最美麗的妻子。是嗎?”

氣喘籲籲的小夥子,費力地挺了挺身子,啞著聲音說:“不!”全場的人都愣住了,小夥子接著轉過身,向人群大吼:“剛才是哪個王八蛋把我踢下水去的?!”

這個故事的結尾似乎有點可笑:惟一的一個“勇敢者”,是因為被人踢了一腳才遊過護城河的。這個讓他憤怒至極的意外,卻幫他成為了大英雄。故事中那個“勇敢”的小夥子如果真當了駙馬,那他就應該感謝那個踢他下水的“王八蛋”才是,因為正是那一腳給了他機會和勇氣。而中國最早的一批個體戶能發家致富,應該感謝當時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孟子能成名,則要感謝三遷的嚴母;萬科放棄多元化,集中搞“房地產”獲得成功,應該多感謝“逼宮”的君安。因此如果沒有人踢你那一腳,你也就沒有勇氣跳進滿是“鱷魚”的“護城河”,更不可能摘到勝利的果實。

生活中,常聽到有人抱怨,“這件事本來可以做好的,怎麼會失敗了呢?”這樣抱怨的人在做事的時候一定是懷著這樣的想法:這件事即使做不好也沒關係,我還可以……正是因為給自己留了後路,做起事來才不會全力以赴,如果當時有人狠狠“踢”他一腳的話,他就會不顧一切奮勇向前了。

有一家人住在一所破舊的房子裏,一天晚上,一個和他們有仇的人用火點著了他們的房子,一家人毫無損傷,但房子卻燒了個一幹二淨,而冬天馬上就要到了。看著家人難過的樣子,男主人很快振作了起來。“大家一起動手吧!我們要盡快住進新房子裏。”在一家人的努力下,房子很快蓋好了。聖誕夜大家坐在又大又暖的新房子裏吃晚餐,這時男主人說:“讓我們一起為點火燒我們舊房子的人祈禱吧!如果沒有他,我們現在還住在透風的舊房子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