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豬耳朵製絲錢袋”,這一看來荒誕不經的惡意挑釁被粉碎了。那些不相信科學、也看不起利特爾的人,不得不對利特爾刮目相看。
利特爾公司因此名聲大振。麵對挑釁,利特爾忍受輕蔑,“虛心”接受指點;不大吵大鬧、爭執強辯,也不義正詞嚴地加以駁斥,他不露聲色,暗中準備,將豬耳朵製成絲錢袋,從而一舉成名。
麵對侮辱,與其出言反駁,還不如用實際行動反擊。
英國詩人拜倫在上阿伯丁小學時,因跛足很少運動,身體虛弱,走路都困難。
一天,幾個健壯的同學在操場上踢足球,拜倫在旁邊出神地觀看。他有驚人的想像天賦,邊看邊在自己的腦海裏想:自己該怎樣攔截、搶球、射門,臉上不時呈現出緊張、惋惜、欣喜的神色。就在他自我陶醉的時候,一個健壯而頑皮的同學郎司拉他去踢足球。拜倫不肯,郎司眼珠一轉,想出了個壞主意。他惡作劇式地找來一隻籃子,強迫拜倫把一隻腳放進去,並“穿”著這隻籃子繞場一圈。當時拜倫真想撲上去打郎司一拳。但他怎麼打得過高大健壯的郎司呢?拜倫無奈隻好忍氣吞聲地把竹籃穿在腳上,一瘸一拐地繞操場走起來。同學們看了笑得前仰後合,郎司更是開心得雙腳在地上跳。
但這次當眾受辱的經曆徹底改變了拜倫日後的命運。他意識到一切不公都來自於自己的體弱。後來,這個意誌堅強的人刻苦參加各項運動。一年半以後,他的體質明顯增強了,手臂上的肌肉也凸了起來。在球場上,他能像三級跳遠的運動員那樣連續不斷地飛跑。不久,他參加了學校運動會,恰巧他在拳擊比賽中與郎司相遇,激戰相持了很久,最後,拜倫一個勾手拳,擊中郎司下巴,把他打倒在台上。觀眾為拜倫的意誌、力量和永不服輸的精神深深感染,他們歡呼著將拜倫拋向空中。
當拜倫遭到同學的惡意挑釁時,他沒有衝動地撲上去,這是因為他知道自己還太弱;他當然可以斥責那位同學,可以和他吵罵,但這樣做都不可能換回自己失去的尊嚴,而且很可能還會惹來更多的侮辱。而拜倫就給我們做出了一個榜樣,身為弱者,要能忍別人難以忍受的東西,能屈能伸,不斷地積蓄力量,增強忍耐力和判斷力,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別人的挑釁,很多人按捺不住脾氣,就硬對硬,不管三七二十一。這固然表明一個人的勇氣和自信,但事情往往會因此變得更糟糕,毫無價值的犧牲最終受害的是自己。所以遇到別人的挑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忽視它,韜光養晦,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再出手一擊,用實力來證明你的骨氣。
7.怎樣對待別人的“卸磨殺驢”之舉
不要以為你幫人打出了天下,你就是功臣,你就可以與人共富貴。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每個老板都可以跟你同患難,但很少有能跟你共富貴的。
高先生今年四十歲,剛離開他待了十五年的公司。
十五年前,他到一家小電器行工作。高先生忠誠能幹,頗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氣,每天賣命地做。老板也未虧待他,二人情同手足,業務也因此而一日千裏。
後來公司擴大,進口外國家電,高先生花了半年時間建立了全省的經銷網,可說備嚐艱苦。老板對他的表現相當滿意,待遇、紅利也一年比一年給得多。
公司開始穩定成長後,高先生以為他混得差不多了,開始把擔子放了下來,有空時常出國散心。在老板的指示下他把很多重要的工作交了出去,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老”。高先生也對他能在立下戰功之後享“清福”大為滿意,誰知半年後,老板拿了一張支票放在他的桌上,要他離開這家公司……
高先生萬分不情願,可是也不得不離開。
在這個故事中,高先生就成了被“殺”的功臣。高先生的遭遇很讓人同情,但他也有需要檢討自己的地方。比如他天真地認為自己有大功於公司,就該得到最好的待遇;他相信自己對老板忠誠,老板就該對他有情有義。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按牌理出牌,否則哪來那麼多“殺功臣”的事。
為什麼與人共富貴那麼難呢?為什麼“功臣”常常有被“殺”的下場呢?
就“老板”這邊來說,有的純粹是基於私利,不願“功臣”來分享他的利益,搶他的光芒,所以“殺功臣”;有的老板為了保持“天下是我打的”這一絕對成就感,所以“殺功臣”;更有的老板認為“利用”完了,再也不需要這批當年共打天下的“戰友”,所以“殺功臣”。
就“功臣”這邊來說,有的“功臣”自以為幫老板打下天下,如今“天下太平”,自己正可以握重權、領高薪,甚至“威脅”老板順從自己的意誌;有些“功臣”因為的確“功績不凡”,頗受屬下愛戴,因而結黨營派,向老板“勒索”利益;有的“功臣”則不斷對外炫耀自己的功績,忘了老板的存在……
總之,功臣讓老板產生威脅感、剝奪感,老板自尊受損,又不願功臣成為負擔,從私心考慮,於是不得不假借各種名目把功臣“殺”了。說句老實話,有時候“功臣”還不得不殺,因為有些功臣在立下“戰功”後,會認為自己的功勞天大地大,其囂張跋扈會成為大局的危險因素,殺了他,反而可使大局清明穩定。所以“殺功臣”這件事並不見得都應受到責備。
不過,再怎麼說,“殺功臣”之事總是令人傷感的,而一個人若有能力,也不必避諱當“功臣”,倒是“天下”打下來之時,自己的態度要有所調整:
(1)急流勇退,另謀出路
功臣被殺的可能性永遠存在,因此不如在老板“還珍惜”你時,以最光榮、風光的方式離開,為自己尋找另一片天空。也許你走不掉,至少這個“退的動作”也是表態,老板會欣賞你這個舉動的。
(2)隱姓埋名,不提當年勇
也就是說,如今隻有老板的名字,你的名字“消失”了,一切“榮耀”歸於“老板”,你從此“沒有聲音”。也不可提當年勇,你一提,不就在和老板爭風頭嗎?他是不會高興你這麼做的。
(3)淡泊明誌,終生為“臣”
利用各種時機表現自己的“胸無大誌”,無自立為“王”的野心,願永遠做老板的人。你若野心勃勃,老板怕控製不了你,又怕商機被奪,遲早會對你下“毒手”。
(4)與時俱進,自顯價值
很多“功臣”認為“理所應得”很多利益而不做事。然後成為退化的一群,因而被“殺”。因此要保全,必須隨時顯露自己的價值,讓老板覺得少不得你,否則一旦成為“廢物”,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誰還會在乎你曾是“功臣”呢?
當“老板”不得不肯定你的功績的時候,你就該小心了,千萬別犯高先生那樣的錯誤,要記住不是每個人都能跟你共富貴的。
8.怎樣對待言不由衷的恭維
人人都喜歡別人讚美自己,於是有的人就利用人們的這一心理特點,布下一個個甜美的陷阱。他們獎勵你的錯誤,讚美你的缺點,對你的一切行為都不加選擇地讚美。很多人都因為沉浸在甜言蜜語裏而迷失了自己。
在古樸寧靜的鄉村裏,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榕樹,榕樹下擺有幾張石椅,這裏是村民夏日納涼的最好去處。
一天中午,有個滿頭白發的老人正在樹下乘涼。在陣陣微風吹拂下,老人忍不住昏昏欲睡。
忽然,有水滴從天而降,淋濕了老人。
他抬頭一看,原來不是雨滴,而是樹上有個小男孩正在他的頭上撒尿,還惡狠狠地扮了一個鬼臉。
“臭小子,你居然在我頭上撒尿!下來,看我不揍你一頓才怪!”老人指著小男孩大罵,還氣得渾身發抖。
誰知小男孩一點也不害怕,還頑皮地吐舌道:“嘻嘻,我才不怕你呢!有本事,你爬上來啊!”
老人氣得說不出話來,隔了一會兒,隻見他顫抖著手,從口袋裏拿了一張10元紙幣放在石椅上,還皮笑肉不笑地說:“好小子,你有種!算我服了你,小小年紀就天不怕地不怕,將來一定有出息!天氣這麼熱,這10塊錢我請你吃一根雪糕吧!”
老人說完後,便拄著拐杖,頭也不回地走了。
等老人一走遠,小男孩便利落地從樹上跳下來,開心地拿起老人留下的10元錢,心想:“在人家頭上撒尿,還能得到錢,這個遊戲不錯!”
嚐到甜頭的男孩,第二天故伎重施。這回,樹下是一個中年人,小男孩照例對準他的頭上撒尿。
看著樹下氣得七竅生煙的中年人,這個頑皮的小男孩又挑釁地說:“有本事你上來啊!”
沒想到這個中年人二話不說,立即爬到樹上,將小男孩揪了下來,狠狠地痛打了他一頓。
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然而,在這麼多歌功頌德的讚美詞裏,我們是否能認清哪些是發自真心?還是大多數都隻是些客套話?
過度的讚美是一種虛偽的表現,所以不要隻挑好聽的話聽,也不要老是沉浸在甜言蜜語裏,因為這些都會使我們迷失方向。
《莫斯科時報》曾刊登了一則報道,透露了一則趣事。
報道裏提到,有一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決定,這年夏天要在鄰近芬蘭的度假勝地卡雷利亞的北部度假,而且在這段休息時間內,他每天都會去釣魚。
接到消息的當地官員,為確保總統能夠釣到魚,便暗中在烏克蘇澤羅湖裏放入了一萬條魚。
這個消息是卡雷利亞漁業委員會的一名官員透露的,他說:“這是市政府為確保總統能愉快地度假,要求我們做的。”
這名官員還得意地說:“其實,葉利欽總統一點也不擅長釣魚。不過,第一天他居然釣到了20多條魚,第二天他更是釣到了30多條魚,這樣的釣魚技術令當地的漁民驚訝不已,也獲得眾人一致的讚美。”
當然,關於這個安排,葉利欽本人事先毫不知情,因此還為自己的傑出表現感到沾沾自喜。
這就像老布什總統卸任後,有一天突然有感而發地說:“自從卸職後,我才發現,比我會打高爾夫球的人居然這麼多。”
莎士比亞曾說:“對你恭維不離口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患難朋友!”
就像老布什在卸任後的體會,當人們有求於我們,或是對我們別有企圖時,他對待我們的方式,隻有“迎合”兩個字。於是,我們在“迎合”的遮掩下,看不見自己的缺點,也無法讓自己有任何成長。
所以,我們必須試著保持客觀的判斷力,聽出人們讚美的虛實,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甜言蜜語所蒙蔽。
言不由衷的誇大讚美,是許多喜歡奉承的人慣用的方式。過度讚美別人會損害我們的人格,不加選擇地接受讚美會給我們帶來無法彌補的嚴重後果。所以給人適度的讚美和懂得聆聽真心的讚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