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了一天。直到晚宴開始時,客廳的門被“砰”地一聲撞開,隻見夕陽的餘暉中站著一位清麗絕倫的年輕女子。這女子看樣子是跑來的,她的發髻鬆散,還未來得及整理,臉上帶著奔跑後的紅暈。李茂昌指著還沒有喘過氣來的女兒笑著道:“秋兒,這就是你一直崇拜無比的張大千。”說完,他向張大千笑道:“大千弟,見過你的師傅吧……”
幾秒鍾過後,張大千終於反應了過來,推開椅子,幾步跑到了李秋君的麵前,“撲通”一聲跪倒,口中喊道:“晚輩蜀人張爰見過師傅。”
一段曠世奇戀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六節 新中國第一套荷花郵票
1980年8月4日,即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國家郵電部首次發行了一套4枚和1枚小型張的荷花郵票。選擇我國民俗中的“荷花生日”這一天來發行,寓意深長,有助於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這套郵票是由設計家陳曉聰先生設計,女畫家俞致貞和其老伴劉力上先生共同創作的。圖稿選用了盆荷佳種“佛座蓮”、“碧絳雪”和“嬌容三變”的花朵,以池蓮之荷葉相配。在每一幅畫中集二者之優,以工筆淡彩的方法來表現,使得畫上的荷花有欲騰祥雲之姿、煙波出浴之貌,較生活中的荷花更高、更美,給人以無限的審美愉悅。
第七節 硬幣上的荷花圖案
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5角”硬幣一枚,古銅色,其背麵為精美的荷花圖案。
郭沫若之《百花齊放》
現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曆史學家郭沫若,生前是一位花卉愛好者,不僅在家中種植了許多花草,而且經常抽空到北京各大公園賞花,並與許多花匠交上了朋友,向他們請教養花技藝。他於上世紀50年代末出版了詩集《百花齊放》,其中有詠“荷花”一首,起始兩句是“宋朝的周濂溪曾做文章稱讚,他說我們是‘出淤泥而不染’”。
第八節 老舍吃“炸荷花瓣”
上世紀30年代,文學家老舍在濟南教書。一次,赴老友家餐敘,品嚐到了主人親手做的一款“香油炸荷花瓣”菜品,焦嫩香脆,清爽可口,十分欣賞。後來老舍還專為此寫有一篇《吃蓮花瓣》短章。
第九節 “百葉龍”
據新華社北京2006年2月12日報道: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已確定501個推薦項目,並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其中有一條巨型“百葉龍”,龍身鱗片係由眾多紮製的荷花花瓣依次疊加組成,極其威武雄壯,氣勢磅礴,精美絕倫,為紮製工藝的代表作。
第十節 “太空荷花”追夢人
2007年7月8日央視7頻道“綠色時空”欄目,播送了四川大足縣農民羅克強圓夢“太空荷花”的事跡。羅克強自幼喜愛水生花卉,如今在家鄉承包了一大片沼澤地,開辟為荷花塘。經過十年苦心經營,荷塘規模已達數千畝,荷花品種已近四百種,效益顯著,遠近聞名。為此,他特地築路、修橋、建了水榭亭閣,接待八方遊客。
他從報刊和電視中得知,許多農作物種子搭乘飛船上天,引起基因變異,回到陸地後生長出新的品種。於是,他突發奇想,也想 讓自己的荷花種子遨遊太空。他抱著這樣的願望,經多方聯係,向有關部門申請,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終於得到我國航天部門的批準,同意他選送150粒荷花種子搭乘我國航天器上天,成功完成太空之旅。回到地麵後,經他精心培植,吸取最初失敗的教訓,終於種出了又大又豔的荷花,且多為重瓣,較普通荷花大2—3倍,花朵直徑達20—30厘米,煞是喜人,觀者莫不嘖嘖稱奇。羅克強實現了他的“太空荷花”的夢想。
第十一節 王羲之栽盆蓮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喜愛荷花。他在《柬書堂帖》中寫道:“敝宇今歲植得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絕,今已開二十枝矣。”“千葉”是荷花的一個品種。
第十二節 “步步金蓮”
南齊亡國。齊廢帝寵潘妃,專為她修建永壽、玉壽、神仙等豪華宮殿;又鑿金為蓮花,貼放於地,令潘妃行走其上,謂“步步生蓮花”。
第十三節 蓮花湯
西安名勝華清池,為唐代禦苑。山光水影,樹木蔥蘢,花卉似錦,美不勝收。苑中有溫泉群,終年噴湧不歇。建有“九龍湯”、“蓮花湯”溫泉浴室,專供皇帝後妃洗浴。“蓮花湯”內特設有專室,雕梁畫棟,裝飾豪華,地麵為粉紅色大理石鋪就,中間浴池鑿為海棠花形,是當年楊貴妃所專用,即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描繪的貴妃出浴“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的地方。
第十四節 “蓮花無人豔”
《舊唐書·楊再思傳》載:“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見寵幸,再思又諛之曰:‘人言六郎麵似蓮花,再思以為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也。’”其巧諛無恥,類如此。這反映了楊再思奉迎拍馬的卑鄙靈魂。自古多用荷花形容美女,如元朝王清惠《滿江紅》:“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後裏,暈潮蓮臉君王側。”這幾句中的芙蓉、蓮臉,比喻楊貴妃姣好的麵容。而以荷花喻男子,此為特例,在曆史上傳為笑談。魯迅先生曾借用這則典故嘲諷某位無恥文人曰:“難得蓮花似六郎。”
第十五節 芙蓉鏡
鏡名,以形似蓮花之銅鏡而稱。傳說唐李固言下第遊蜀,遇一老婦,告以明年芙蓉鏡下及第,又二十年後拜相。明年固言果狀元及第,所試詩賦題有“人鏡芙蓉”之目。二十年後封相。自此,老婦的預言全部應驗了(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第十六節 荷花一條街
北宋(960—1127)時期京城開封,有一條專供皇帝出行的主要街道,很寬闊。路的兩側列植果樹,並掘有水渠,溝內種有荷花,宛如兩條綠帶,綿延數裏。春日,桃李迎風,繁花似錦。夏日,荷花盛開,香漫道路。行進在此,如入花廊,令人心曠神怡。早在千年前,古人就注意了城市景觀,用行道花樹體現生態美。
第十七節 “蓮池水鑒”
在河北省保定市裏,有一處古蓮花池。此蓮池在曆史上曾有“水鑒公署”的別稱,為明朝萬曆年間知府查誌隆重修擴建,並親自撰文勒碑,告誡來此尋勝取樂的官吏、僚佐,不要隻是遊玩,也要以蓮池湖水做一麵鏡子,即“水鑒”,驗照自己是否寬宏,誌向是否凝定,施政是否清廉;要以此鑒身、鑒心,看有無上負皇恩,下負蒼生黎民,以使來者觸景會意,肅然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