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思?本尼迪克特.菊與刀[M].呂萬和、熊達雲、王智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李靖.武士與將軍?日本[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3]周作人.苦茶隨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39—148
[4]周作人.苦竹雜記[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58—167
[5]周作人.風雨談[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75—185
[6]周作人.知堂乙酉文編[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18—128
[7]鍾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後藤興善.民俗學入門[M].王汝瀾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4.
[8]陳勤建.20世紀中日民俗學學術傾向及前瞻[J]民俗研究,2001,(1):5—35.
[9]李福清.神話與鬼話——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10]安萬侶.古事記[M].周作人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11]柳田國男.傳說論[M].連湘譯,北京: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
[12]關敬吾.日本民間故事選[Z].金道權、樸敬植、耿金聲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2.
[13]宮田登.女性と民間信仰[A].女性史総合研究會編,日本女性史(第三卷)[C].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7.227—253
[14]柄穀行人.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M].趙京華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15]嚴紹璗.實物信仰與“桃崇拜”[A].賈蕙宣、沈仁安編,中日民俗的異同與交流[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147—153
[16]關敬吾.民俗學[M].王汝瀾、龔益善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17]高木立子.日本的妖怪——“鬼”[EB/OL]
www.white-collar.net/wx_hsz/Other/006.htm
[18]稲田浩二.昔話は生きている[M].東京:三省堂,昭和45.
[19]於長敏.中日民間故事比較研究[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
[20]周作人.兒童文學小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1]島津久基.日本國民童話十二講[M].東京:山一書房,昭和19.
[22]関敬吾.昔話と笑話[M].東京:民俗民芸雙書,1968.
[23]深澤七郎.楢山小調考[A].吳樹文譯,王向遠編,割禮——風俗文化小說[Z],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1—37
[24]普羅普.滑稽與笑的問題[M].杜書瀛等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5]宇井無愁.日本人の笑い[M].東京:角川選書,昭和44.
[26]蔡春華.悲情:中日人蛇之戀的一種獨特形態[A].張玉安、陳崗龍編,東方民間文學比較研究[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429—436
[27]柳田國男.柳田國男集[M].東京:築摩書房,昭和48.289—294
[28]劉守華.民間故事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29]劉守華.走進“寄死窯”[J].民俗研究,2003,(2):123—128
[30]関敬吾.民話[M].東京:岩波書店,昭和30.
[31]野村純一.“育子幽靈”和胎兒分離習俗[A].日本傳說大係(第十一卷)[Z].東京:みずうみ書房,昭和59.339—361
[32]日本風俗史學會.日本風俗史事典[Z].東京:弘文堂,平成6.
[33]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4]河合隼雄.昔話と日本人の心[M].東京:岩波書店,1982.
[35]大林太良.東亞有關海的信仰[A].錢孟珊、唐輝譯,中日民俗的異同與交流[C]:15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