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上巳(2 / 3)

時為晉穆帝永和九年。正是上巳那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魏晉名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聚於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後來,王羲之將此次聚會各家所賦詩作編成一集,並作序一篇,以記述上巳這日的流觴曲水一事,以抒內心情意,此序即是《蘭亭集序》。

少年背誦之時,心中就有一種快樂。如今再去吟誦,更是有一種“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的欣悅。定然是要去一回的,去見一回“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的人間盛景。

多麗人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榼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絲絡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逐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唐]杜甫《麗人行》

農曆三月初三,上巳。這日,天光豐足,甚是明媚,甚是清新。長安城的曲江河畔依照習俗,聚集了許多女子來行“祓禊”之事。所謂“祓禊”,主要內容就是沐浴去災,洗濯邪穢。

唐玄宗時期,上巳祓禊一事,已漸漸演變成含蘊豐富的郊遊飲宴活動。因開元年間,朝廷曾對京城曲江池進行大規模擴建,且每逢上巳,唐玄宗都會命君臣官民同樂,於是,上巳這一日,曲江池邊便會尤為熱鬧。彼時,每年的“曲江宴會”更是傾動京城的大事件。

這一日,詩人便可見女子成群,佳人們個個都是膚若凝脂吹彈可破,亦都身姿曼妙,齊齊聚在河畔,姿態端靜,雅麗清媚,又貞淑自然。真真應了“驚豔”二字。好一幅曲江池邊的美人繪。

再看。那女子們身上的綾花綾羅衣裳花色各異,式樣琳琅。有金絲繡起的孔雀圖案,亦有銀絲鉤出的麒麟暗紋。如此這般,映襯著暮春風光,真是絕豔的畫麵。頭上、發間、鬢旁的佩飾更是繚亂繁複迷人眼。隻見那翡翠質地的榼花葉片一直貼到鬢角邊。

因為有風,女子們又用寶珠壓住裙帶,很是合身。從背後放眼望去,更是寶氣珠光。

到“珠壓腰衱穩稱身”一句止,都隻是單純描摹上巳麗人出行的窈窕多姿。從“就中雲幕椒房親”一句開始,詩人筆鋒漸轉,開始進入詩人的作詩意圖當中,寫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二人。“就中”二字表明詩人白描眾麗人之姿,是為了之後側重寫兩位夫人所埋下的伏筆。

從“紫駝”一句至“要津”一句均是寫兩位夫人及各達官顯貴的驕奢淫逸的頹靡作風。吃的是翡翠蒸鍋盛上的紫駝峰和水晶盤遞上的白鱗魚,用的是犀牛角做的筷子。縱如此,山珍海味也已是吃膩。隻見滿座賓客皆是達官貴人,更有笙簫鼓樂相伴,卻是音色靡靡。

又說那“後來”之人光天化日之下,全無規矩,目無禮法。他當軒下馬,未經通傳便直直入了夫人們的席,百般殷勤,大傷風化。末一句“慎莫近前丞相嗔”說,見此失德場麵,絕然不可靠近,若是惱怒了當朝丞相,後果自是不堪設想。

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二年,即公元753年的上巳。詩並不難懂,旨在鞭撻當朝權貴腐朽的生活作風。彼時,楊貴妃族兄楊國忠因妹富貴,亦升任宰相。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時的楊家氣焰熏灼,不可一世,因此目無法紀,作風十分腐朽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