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跪著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的內容是:
先是囑托我多吃飯保重身體,後麵又說他也很想念我。
【賞析】
《飲馬長城窟行》是漢代樂府古題。相傳古長城邊有水窟,可供飲馬,曲名由此而來。這是一首妻子思念身在遠方的丈夫的詩。在漢代,通信技術極其落後,人們還在用昂貴的帛來寫信,而且交通非常不便,從邊疆傳遞一封信到中原通常要幾個月的時間。沒有專門的郵差給普通人送信,一般隻能托人轉送,因此就不難理解身處內地的妻子獲得丈夫來信的喜悅之情了。
這首詩前一部分寫相思和夢中相見,充滿了悲苦與無奈之情;後一部分寫妻子閱讀丈夫來信時歡呼雀躍的樣子。在一悲一喜之間,體現出了夫妻分隔在異鄉不能相見的辛酸和苦楚。
漢詩——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①。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②。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③。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④,淚下沾裳衣!
【注釋】
①羅床幃:羅帳。②攬衣:披上衣服。③旋:回轉。④引領:伸脖子,因為伸脖子牽動衣領而有此說,其實是“抬頭遠望”之意。
【譯文】
明月為何如此的皎潔?月光照在我的羅帳上。
我心中憂愁睡不著,披上衣服來回走。
異鄉雖然很快活,不如早早回故鄉。
出門一個人獨自彷徨,心中的愁思有誰知?
四處張望後回到房間,淚水沾濕了我的衣裳。
【賞析】
這又是一首描寫相思之苦的詩。古人因為通訊技術落後,人們相思而不能相見和相聞,因此描寫相思之苦的詩篇特別多。這首詩描寫了女子夜間無法入睡而出門散步時的思緒。
自古以來,人們因為望見明月而起相思之情,既是因為月亮那柔和的光芒能夠安撫人們的心緒,同時也因為月亮是一個假想的“溝通媒介”。因為無論身在何處,人們都可以看到同樣一個月亮。人們希望看到月亮就能看見思念的人,同時也希望思念的人能夠時時想起自己。另外,月亮的盈虧變化,總是容易讓人聯想起人間的聚散離合,從而又常常勾起人們的相思之情。
詩中的女主人公因見月光而起相思之情,難以入睡而外出散步。她希望丈夫能夠放棄遠方的榮華富貴,回到家中跟她享受男女之情。然而,丈夫是不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回來和她相見的,念及此處,她的心一下子失落了起來,最後當她回到房間的時候,忍不住哭泣了起來。詩中所描寫的是人之常情,因此頗能感動讀者。
樂府詩——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①,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②。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③,風吹烏桕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④。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⑤。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⑥。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⑦,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注釋】
①西洲:地名。②鴉雛色:形容頭發烏黑發亮。③伯勞:一種鳥,以昆蟲、晰蜴、老鼠為食。④翠細:用翠玉做成或鑲篏的首飾。⑤徹底紅:紅得徹底。⑥望飛鴻:有望書信的意思,古人有鴻雁傳書的傳說。⑦悠悠:渺遠。
【譯文】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長江北岸。
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頭發如小烏鴉那樣黑。
西洲到底在哪裏?搖著小船的兩支槳就可到西洲橋頭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著烏桕樹。
樹下就是她的家,門裏露出她翠綠的釵鈿。
她打開家門沒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門去采紅蓮。
秋天的南塘裏她摘著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
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清。
把蓮子藏在袖子裏,那蓮心紅得通透底裏。
思念郎君,郎君卻還沒來,她抬頭望向天上的鴻雁。
西洲的天上飛滿了雁兒,她走上高高的樓台遙望郎君。
樓台雖高卻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欄杆上。
欄杆曲曲折折彎向遠處,她垂下的雙手明潤如玉。
卷起的簾子外天是那樣高,如海水般蕩漾著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綠。
如海水像夢一般悠悠然然,伊人你憂愁我也憂愁啊。
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
【賞析】
這首詩以一位江南女子的口吻,以變化流轉的四季為線索,含蓄婉約地表達了女子對於情郎的思念之情。女子通過折一枝梅,記起了在西州梅樹下二人相會的情景。女子穿著“杏子紅”的“單衫”,梳起了“鴉雛色”的頭發,癡癡地想念前去西洲的情郎。門前的烏桕樹下,池塘前的荷花間,到處都留下了女子記憶的痕跡。然而,想念著情郎,情郎卻不回來,女子也隻有遙望天上的飛鴻,盼望飛鴻能夠把自己心中的相思帶給西洲的情郎。
沈佺期——獨不見①
盧家少婦鬱金堂②,海燕雙棲玳瑁梁③。
九月寒站催木葉④,十年征戍憶遼陽⑤。
白狼河北音書斷⑥,丹鳳城南秋夜長⑦。
誰知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⑧。
【注釋】
①獨不見:樂府歌名。②鬱金堂:即堂上點著鬱金蘇合香。③海燕:又稱“越燕”多在梁上做巢。玳瑁梁:即玳瑁色的屋梁。玳瑁,一種海龜,龜甲黑黃相間,半透明。④砧:搗衣石。⑤遼陽:指今遼東一帶,為唐時邊防重地。⑥白狼河:即今遼寧的大淩河。⑦丹風城: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引鳳,鳳凰飛降鹹陽城。後以鳳城作為京城的別稱。此指唐都長安,民居多在城南。⑧流黃:黃紫相間的絹。此指帷帳。
【譯文】
盧家少婦孤身住在用鬱金香料塗壁的豪華廳堂之中,一對燕子棲息在堂頂玳瑁裝飾的畫梁上。九月,天氣已轉冷,搗衣聲催著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駐守遼陽,十年不曾歸,令我日夜盼望。白狼河北邊的音信早已斷絕,已無來往;住在長安城南的我,秋夜難眠,如此漫長!誰令我心中充滿哀愁,孤孤單單,不能與丈夫見麵?他還教明月照著我那流黃床帳,令我更加心煩意亂!
【賞析】
首聯寫盧家夫婦本雙棲於塗飾有鬱金香料的廳堂,猶如海燕雙雙棲息在飾有玳瑁的梁上。而今梁上海燕依舊雙宿雙棲,而盧家少婦卻獨守空房。用燕子的卿卿我我反襯出少婦的獨寂。頷聯說盧家少女的丈夫到遼陽征戰,二人巳經闊別十年。這十年中,盧家少婦日夜懷想著遼陽的丈夫。尤其是在這深秋九月寒砧上的搗衣聲摧得樹上的枯葉紛紛飄落的時候。此聯以寒砧落葉烘托少婦思夫之苦,抒情效果極佳。頸聯繼續寫少婦思夫之苦。上句說丈夫駐守的白狼河北音信巳斷,下句說住在京城南的少婦總覺得秋夜漫長。丈夫音信全無,生死不明,少婦終曰憂心忡忡,又怎能成眠?尾聯說誰能了解少婦獨自含愁懷想,不能與丈夫相會的苦心。而此時偏偏一輪明月又透過紗窗,把它清冷的銀光照在黃紫相間的帷上。
此詩構思新巧,音調流利,清新無限。
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①,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②,此物最相思。
【注釋】
①紅豆:相思木所結之子,又名相思子,產於亞熱帶地區。②采擷:采摘。【譯文】
紅豆生長在嶺南一帶,入春以來,你家的庭院中又長出了幾枝?多去采集,這種東西最能寄托我們的相思之情啊。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