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在古代的某些時期還是很有地位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聖人古訓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國土上也響徹回蕩了很久,但這仍然擋不住人們對書生的迂腐的嘲弄和漫罵,因此也就有了腐儒、腐生、豎儒、酸廠、細酸、醋大、粘漢、窮酸餓醋、書呆子、臭老九、四眼佬等許多罵詈語。如下例:!袁紹大怒曰:“豎儒怎敢笑我!我必殺之!”(《三國演義》第回)栗曆厲氣得嘴唇哆嗦,他指著趙小強說:“書呆子!書生氣!讀書越多越不通!這就是林彪的名言了——腦袋掉了不知道怎麼掉的。”(王蒙《冬天的話題》)由於城鄉的差別,農村人常受到城市人的歧視,有關農村人的直陳罵詈語也就出現了,如村漢、村夫、鄉下人,鄉巴佬、土包子等。如:!“臊毛狗精說:‘那個窮山溝溝我去一次就惡心,你還老惦著!真是個鄉巴佬,死幾層皮也蛻不了殼的鄉巴佬!’”(袁先行《營救》)和尚,因其無發的明顯特征,除了具有“禿驢”等貶稱類罵詈語外,還有“禿兒”、“禿頭”、“賊禿”等直陳式罵詈語。對於尼姑,古時也有“禿歪刺”(義即“不正當的女人”)等專用直陳罵詈語用以罵之,如:!周瑞家的因問智能兒:“你是什麼時候來的?你師父那禿歪刺往那裏去了?”(《紅樓夢》第回)直陳類罵詈語中有一些辱罵擾亂社會秩序、危害人民生活和工作的社會“渣滓”的語彙,如古時的“潑皮”、“潑才”、“賴骨頑皮”和現時的“地痞”、“流氓”、“無賴”、“阿飛”等。參見下例:!“這媳婦年紀雖小,極是個賴骨頑皮,不怕打的。”(關漢卿《竇娥冤》)我轉身拉開門往外走,張霽小聲在後麵罵:“流氓、地痞、無賴……”(王朔《橡皮人》)直陳罵詈語還包括一些對土匪、強盜的罵詈稱呼。古時有“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的說法,所以古代常把土匪、強盜罵作“草寇”、“賊寇”、“賊”等,因其流動不定,到處行凶,又罵作“流寇”。如“(秦明)心中越怒道:‘叵耐這草寇無禮!’”(《水滸全傳》第回)現在則一般把土匪、強盜罵作“強盜”、“土匪”、“匪徒”等,罵土匪首領為“匪首”,土匪部隊為“匪軍”、土匪士兵為“匪兵”等。
由於中國曆史上長期存在著“男尊女卑”的性別歧視,所以關於女性的直陳罵詈語也有很多,較常見的如潑婦、賤人、賤婦、妖婦、婊子、大腳婆、老虔婆(即“老賊婆”)等。創造了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曾經擁有一種種族的優越感和種族中心主義觀念,認為隻有自己才是優秀、文明的人種,而周邊地區的其它民族則無一例外是野蠻和愚昧的,因而漢語中有關這些民族的一些稱呼也充滿了鄙夷和罵詈性的色彩。如先秦時期漢人稱東部的異族為“夷”,西部的異族為“戎”(或“犬戎”),北部的異族為“狄”,南部的異族為“蠻”。後來又有對北方各異族的鄙夷性泛稱“胡”、“胡虜”、“胡兒”等。嶽飛《滿江紅》“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中的“胡虜”就是對金民族的詈稱。滿清崛起並統治中國之後,漢族又將異族統治者罵作“韃子”、“韃虜”等,在孫中山的革命主張裏就有“驅除韃虜”的語句。其它如“倭寇”是明朝時中國東部沿海居民對頻頻騷擾的日本海盜的罵詈性稱呼等。以上各種直陳罵詈語,無論是有關商人、士兵的,還是關於社會“渣滓”、土匪強盜的,以及關於女性和種族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關於某類人的罵詈性稱呼。
由於這些稱呼在言語交際活動中反複使用,且大都曆史悠久,所以它們的形式也都已經固定下來,不再因語境的變化而變化,成為語言類的直陳罵詈語,然而,大量的直陳罵詈語卻並不是這種固定的稱呼型的,而是對形形色色的罵詈的對象的各個方麵,如道德、品質、才能、智力、相貌、行為、事件、現象、關係等所做出的個性的評價、判斷、描述和修飾。這類直陳罵詈語除了極少數如“自癡”、“不要臉”、“德性”、“傻帽”、“膩”、“蠢”、“笨”等語言形式還較固定之外,大多數都是靈活多變的言語形式。它們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因罵詈者和罵詈對象的不同而不同,豐富繁雜,呈現出色彩繽紛的語言景觀。下麵我們集中列舉的直陳罵詈語就充分顯示了這一特點:!①“偽君子!你這是資產階級的自我道德完善!你完善了置別人於何地?那些和你一起買菜的家境並不寬裕的廣大群眾怎麼辦?”馬青一拍大腿,指著楊重喝道:“你站起來!”(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②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謅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③“老子販大煙也是將本求利,老子總沒賣寡婦霸家產!像你不要臉燒兒媳婦!還是書香門第人家,活敗你趙家的姓!”(馬烽《村仇》)④“年輕輕的不學好,就愛在歪門斜道上動心眼兒。……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成天就是混,混不下去了,居然想靠當幫閑、吹捧別人過日子。你們知不知道人間還有羞恥二字?你們父母的臉都讓你們丟盡了!不要講做革命事業的可靠接班人了,你們還有點新中國青年的味道麼?你們還算人麼?”(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⑤(鴛鴦)指著他罵道:“……我若得臉呢,你們在外頭橫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爺了。我若不得臉敗了時,你們把忘八脖子一縮,生死由我。”(《紅樓夢》第回)⑥群眾這時已經在黑子的帶領下,整齊、有節奏地起著哄。……“給他一尿盆啊——”“回家洗褲衩啊!”……“撒泡尿照照自個!”……Y,(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⑦許立字立刻眉飛色舞他講:“那傻逼,老帽一個,計價器都不會看,我把‘夜間’、‘回程’全給他按上了,足足宰了他‘三棵’,下車還一個兒勁兒謝我呢。”(王朔《許爺》)⑧一個挎著個前挺後撅的妖嬈女郎的大肚皮禿頂老頭兒走過去,許遜指著他說:“瞅丫那操行,三分之二的身子三分之一的腿,一肚子民脂民膏還挎著妞兒。”(王朔《玩兒得就是心跳》)⑨“這些人,他們剛才鬧得多麼喪德!多麼蠢!”(路翎《兩個流浪漢》)
“……裝他媽什麼精神貴族!中國有什麼貴族?一水的是三十年前的放牛娃翻的身,國庫封了全他媽得要飯去。”(王朔《玩兒得就是心跳》)(彌衡)曰:“汝(指曹操)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篡逆,是心濁也!……”(《三國演義》第回)上述例句中,①②例是關於罵詈對象道德品質方麵的評價和判斷;③④⑤例中既有對罵詈對象道德品質方麵的評價判斷,也有對罵詈對象行為方麵的評判和修飾;⑥⑦兩例是對罵詈對象才能、智力的評價;⑧例是對罵詈對象相貌的描述和修飾;⑨例是對事件的評價、判斷;例是對某種社會現象的評判;例是對罵詈對象曹操的品質、道德、能力、行為等各個方麵的描述、評價和判斷,可以說是直陳罵詈語的集中體現,加之罵得句句鏗鏘有力,酣暢淋漓,所以,彌衡擊鼓罵曹這段情節也就屢屢被搬入影視戲劇,而且在民眾中廣為流傳。直陳罵詈語相對於貶稱語和性語來說,其語義內涵往往更具體、明確,不僅容易表現出創造性、獨特性、多樣性、豐富性的特點,而且也更宜體現出罵詈者的個性語言風格,如上述語例中王朔小說裏的罵詈語言就有明顯的與他人不同的語言風格。所以,分析直陳罵詈語,尤其是分析其中那些未固定的言語類的直陳罵詈語,不僅會有助於我們把握說話人的個性,而且還將有益於我們考察文學作品中的作家語言風格,裨益之處確實不少,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究。
十、“滾開”:驅逐語
驅逐語,是指具有驅逐語義內涵的罵詈語。相對於性語、貶稱語和直陳語來說,驅逐語的種類較為單調,數量也較少,一般說來,有“滾”、“滾蛋”、“滾開”、“滾出去”、“走開”、“玩兒蛋去”、“去你的”等。如:!“滾出去!”羅大鬥憤怒得戰栗,說,走到床邊坐下了,(路翎《羅大鬥底一生》)“滾開!——老子要殺人!”他說。(路翎《兩個流浪漢》)我也很起火,我記得我把手一揮說:“快滾你的蛋!”金寶嚇得跑了。(馬烽《金寶娘》)我們在後麵罵著:“都他媽滾!少跟我們套乎!我們誰的同誌都不是!”(王朔《一點兒正經沒有》)驅逐語也有一些較為特別的形式,如“你給我哪兒涼快到哪兒呆著去”,語氣較為委婉,語義卻仍然是“滾開”的意思。此外還如“兩山疊一塊兒”,雖然其義也是“滾出去”,但因為它運用了析字遊戲(“出”就是由兩個“山”字疊合而成的),語氣就更為婉轉,罵詈色彩也要輕淡多了。驅逐語有時還伴隨著一些威脅性的罵詈語一起出現,後者對前者起著一種加強語勢的作用。如“你快些給我滾開!不要來送死!”(許傑《慘霧》),以“死”的威脅來使語勢強硬化,以達到驅逐的目的,正是罵詈者的意圖。
十一、“送你去見閻王”:威脅語
威脅語是指含有威脅、恐嚇等語義內涵的罵詈語。在威脅語中,最為常見和最多的是有關人身安全甚至生命的威脅和恐嚇。下麵我們集中選列的一些例句,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阮小二提將上岸來,指著罵道:“你這廝,是濟州一個詐害百姓的蠢蟲!我本待把你碎屍萬段,卻要你回去對那濟州府管事的賊驢說:俺這石碣村阮氏三雄,東溪村天王晁蓋,都不是好撩撥的!”(《水滸傳》第回)“老雜種,你最好趕緊溜回你的帝國主義主子那兒去,小心我叫你嚐嚐無產階級鐵拳的——滋味!”(王朔《橡皮人》)“你老不死的東西!你再來我就敲斷你的腳!……”(吳組緗《天下太平》)居民委員會的女幹部們最後對榆木疙瘩的老康頭失去了耐心,老康你小心,哪天運動來了批判你的老骨頭。(蘇童《城北地帶》)三姐醒了,跳下床來說:“裘皮,我和你挑明了,老娘身上帶著刀子,你身上血多,想放掉一些,隻管進來。”(葉兆言《狀元境》)“那潑賤賊,敢來這裏害我!休要撞著我,隻叫骨肉為泥!”(《水滸傳》第回)上述例句中的威脅性罵詈語,都是威脅人身安全和生命的,並且威脅程度從前往後呈逐漸加強的趨勢,即由泛泛地威脅罵詈對象,到進一步具體威脅罵詈對象可能挨打、受傷直至死亡,以死亡威脅為程度最重,罵詈色彩也最濃。以“死亡”相威脅的常見罵詈語,還有“送你去見閻王”、“扔到海裏喂王八”、“明年今日是你的周年(或“祭日”)”、“捏死你”等。在“文革”那個罵詈語盛行的時代,也產生了許多新鮮的威脅語,如“你再與人民為敵,人民就把你打翻在地,踏上億萬隻腳”,“砸爛你的狗頭”等。此外,在威脅語中,還有對人的財產、名聲、地位等進行威脅和恐嚇的語彙,如:!(村長)點著黑豆的鼻子罵:“……老子告訴你,你膽敢當陳世美試試,你有狗膽再和這個小娘子纏試試,老子不帶人來將這
店一把火燒個精光,將你五根打斷三根,老子這個村長就脫個精光腚在村裏倒爬三圈你看!”(袁先行《營救》)吳建新便指著他罵:“你牛逼什麼呀你!你丫不就是個開車的祥子麼?你還少在我這兒抖騷,我砸了你那車你信不信?”(王朔《許爺》)氣得口眼歪斜的伯爵對恩特說:“別以為你那個瞎貓碰死耗子的恩特效應永遠有效!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撤職查辦,算總帳!”(王蒙《球星奇遇記》)
十二、“不得好死”:詛咒語
詛罵語是指含有詛咒語義的罵詈語。為了表示對罵詈對象的厭惡和憎恨,罵詈者常常使用詛咒語來進行罵詈。詛咒語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許多方麵,可以說,凡人所不欲的事物都可以成為詛咒語的內容施加於罵詈對象,並且,愈是人之大韙,愈多成為詛咒語的內容,也愈能體現罵詈者的仇恨之深切。常見的詛咒語一般有如下幾個方麵的內容。有關身體狀況和生命存在的詛咒。生命屬於人隻有一次,所以人們特別注意生命的延續,熱愛生命,善待自己,期冀健康長壽,相應地,人們也就特別諱言疾病和死亡。這種忌諱可以說是人們所有的忌諱中意義最為重大的。正因如此,罵詈者才以此為突破口,甘冒人之大諱,專以死亡、疾病來詛咒罵詈對象。如:!“偷奶奶的雞的短命鬼呀,你偷了奶奶的雞換錢買棺材!”……“你這永世討不到人身的賊呀,你今晚是活不過半夜子時就要挨天雷劈死的呀!”……“你這絕子絕孫的下油鍋的賊呀,你偷奶奶的雞換錢買米,吃了要七竅流血呀!”……“你這爛了肚腸的賊,奶奶……嗚嗚嗚……”(吳組緗《黃昏》)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詛咒式罵詈。
罵詈者對“偷雞賊”恨之入骨,憤恨之中罵出各種各樣的詛咒語來,從“短命”、“買棺材”,到“雷劈”,再到“七竅流血”、“爛了肚腸”,疾病、死亡和不得好死,無所不包,充分宣泄了罵詈者的憎恨情緒。同時,通過此例我們還可以看出,罵詈者為了解除心中之恨,迫切希望對方遭遇不幸和死亡,可又苦於自身的能力有限,於是便在臆想中呼喚某種外力來幫助和支持自己,如“雷劈”就是對“雷公”的一種呼喚。這也是許多詛咒式罵詈語所共有的一個特點。常被呼喚的外力還有天公、閻王、魔鬼、子彈等。詛咒死亡、疾病的常見的罵詈語還有“吃敲材”(意即“該死的家夥”,元時稱杖殺為敲)、“打脊”(是唐時語,古人鞭背曰打脊,參見《南詞敘錄》)、“死公”(即“死老頭”)、“不得好死”、“挨千刀的”、“天殺的”、“殺才”(即“該死的”)、“老不死”、“爛舌頭”、“生癌”、“挨槍子的”、“完蛋”等。如:!“猛見了你這吃敲材,我隻問你這毒藥從何處來?”(關漢卿《竇娥冤》)(禰衡罵黃祖道)“死公!雲等道?”(《後漢書?文苑列傳》)(鳳姐)又冷笑道:“我從今以後倒要幹幾樣克毒事了。抱怨給太大聽,我也不怕。糊塗油蒙了心,爛了舌頭,不得好死的下作東西,別作娘的春夢!……”(《紅樓夢》第回)“你吃了我的黃瓜,滿肚子生癌,癌死你這個老雜種!”(莫言《歡樂》)“我女兒就是讓任北海那個挨千刀的殺的!”(王朔《枉然不供》)詛咒語不僅涉及罵詈對象生前的生老病死,還涉及到罵詈對象死後的命運。無論是國人,還是洋人,都願意死後升入天堂成仙成佛,去享受天界的榮華富貴,而誰都不願意死後落人地獄去經受各種各樣苦難的煎熬。在東西方的神話傳說裏,也都把地獄或陰界描繪得陰森恐怖、猙獰可怕,布滿了血肉橫飛的酷刑,如上刀山、下油鍋、剝皮抽筋等。然而正是這些人們連想都不敢想、更別說能承受的痛苦和災難,卻成了罵詈者詛咒罵詈對象的材料來源,形成了“下地獄”、“下油鍋”、“上刀山”等有關人死後命運的詛咒語。文化大革命中,我們常看見和聽見的“把×××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的標語或口號,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本節第一例中的“你這絕子絕孫的下油鍋的賊呀”一句,也是此類詛咒語。此外,本節第一例中還有一句“你這永世討不到人身的賊呀”的詛咒語,其中的“永世討不到人身”其實也是對人死後命運的一種詛咒。因為中國的民間冥世信仰裏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生死輪回、因果報應,即人總是在生死之間輪回,凡在此生行善者,死後則可轉世升天,或還陽為秀才、員外等有福之人;凡在生前作惡者,不但要受到嚴懲,還要變驢變馬,變蛇變蟲,不再作人。所以“永世討不到人身”詛咒的是某人在死以後無數次的生死輪回中都作不成人,都隻能作動物受苦受累,其詛咒的惡毒程度之甚也就顯而易見了。與此相似的詛咒語還有詛咒罵詈對象“下輩子變(生)個王八(或驢、馬、豬、老鼠、癩哈蟆、蛇、蟲等)”等。有關種族繁衍方麵的詛咒。
中國古有名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見,種族繁衍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何等重要。人人都希望本族本宗後繼有人,人丁興旺,萬世不衰,這種觀念勢必使得人們忌諱和害怕任何於種族繁衍不利的語言,而詛咒語的罵詈者卻恰恰喜歡選擇這個方麵的內容來痛擊對方。如本節第一例中的“你這絕子絕孫的下油鍋的賊呀”。再如《阿Q正傳》中:“這斷子絕孫的阿Q!”遠遠地聽得小尼姑的帶哭的聲音。《紅樓夢》中也有罵鳳姐“焦了尾巴梢子”(意即“沒有後代”)的詛咒語。此外類似的詛咒語還有“絕種”、“絕戶頭”、“絕後”、“絕八代”、“不生養的”等。有關財產、榮譽、地位方麵的詛咒。“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等俗語都說明了財產、地位、榮譽對於個人的重要性。所以,詛咒語也就選擇了這方麵作為攻擊罵詈對象的武器。如“這個溜須拍馬的小人,爬得越高,摔得越慘”、“媽的,讓他擺闊,總有一天一把大火把他的家產燒個精光”等之類的詛咒語經常在言語生活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