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的狹義概念
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誌品質的教育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麵發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麵。
競技運動
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麵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係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1.充分調動和發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麵的潛力;2.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3.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4.按照統一的規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5.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項目是社會曆史的產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
中華武術
就出現了賽跑、投擲、角力等項目,發展至今已有數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遊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展與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
娛樂體育
娛樂體育是指在餘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餘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遊戲、活動性遊戲、旅遊、棋類以及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商業性的和非商業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開展娛樂性體育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品格。
大眾體育
亦稱“社會體育”和“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區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主要形式有鍛煉小組、運動隊、輔導站、體育之家、體育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棋社,以及個人自由體育鍛煉等。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應遵循因人、因地、因時製宜和業餘、自願、小型、多樣、文明的原則。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是發揮體育的社會功能,提高民族素質和完成體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醫療體育
指運用體育手段治療某些疾病與創傷,恢複和改善機體功能的一種醫療方法。與 醫療體育五禽戲圖
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其特點有:1.是一種主動療法,要求思者主動參加治療過程,通過鍛煉治療疾病;2.是一種全身治療,通過神經、神經反射機製改善全身機能,達到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的目的;3.是一種自然療法,利用人類固有的自然功能(運動)作為治療手段,一般不受時間、地點、設備條件的限製。通常采用醫療體操、慢跑、散步、自行車、氣功、太極拳和特製的運動器械(如拉力器、自動跑台等),以及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為治療手段。宜因人而異、持之以恒、循序漸進,並配合藥物或手術治療和心理疏導。二幹多年前已用“導引”、“養生”作為防治疾病的手段,後又不斷發展與提高,成為中國運動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質
是指體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
本質特點
就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經濟製約,並為一定的政治、經濟服務。體育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兩重屬性。自然屬性如體育的方法、手段等;社會屬性如體育的思想、製度等。
傳統體育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是中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娛樂、教育功能。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特別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個體育項目。比如蒙古族被稱為“男兒三項遊藝”的摔跤、賽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賽犛牛;苗族的蕩秋千、劃龍舟;壯族由青年男女表達愛情轉變為對抗性比賽項目的“投繡球”;朝鮮族的跳板;滿族的滑冰;侗族的騎木馬(踩高腳);瑤族的打陀螺;高山族的放風箏;柯爾克孜族的“追姑娘”;布朗族的藤球等等。而龍舟競渡、風箏、秧歌、圍棋、氣功、太極拳等,則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都共同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仿龍造形,以龍取名的龍舟,是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一個獨具民族風格的創造。龍舟競渡具有濃厚的娛樂性和激烈的競爭性,在南方的水鄉地區,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風箏
風箏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飛行器。其製作在中國極為普遍,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和江蘇南通四地的風箏自成一派,別具特色,聞名世界。每逢4月是濰坊一年一度的風箏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在此交流技藝,傳播友誼。秧歌是在節奏鮮明的音樂伴奏下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因其舞動幅度較大,故由藝術表演逐漸變為健身運動,尤其受到中老年婦女的喜愛。圍棋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即有關於圍棋的文字記載。後流傳到日本、韓國及歐美國家。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正式的體育運動競賽項目,現已在全世界得到傳播和發展。武術是以拳術、器械、套路和實戰形式為主的,既能健身自衛,又可養生保健的體育項目,幾千年來一直在民眾中廣泛傳播。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眾多拳種之一,已有三四百年的曆史。它融合古代道家養生修煉術,
太極
並結合陰陽與經絡學說創編而成。太極拳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有陳式、楊式、武式、孫式、吳式等多種流派,動作舒緩連貫,要求以意導體,意、氣、體三者協調配合,以靜製動,以柔克剛。氣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曆史。它對祛病強身、陶冶性情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武術和氣功不僅風靡中國,而且還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還定期舉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各民族體育健兒歡聚一堂,競獻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