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想動筆,你就進來了。喝了這杯茶我就動筆。”
“那麼我不打攪你了,親愛的。”九點整,我走進房間,隻見他照舊坐著。“我希望你給我弄杯茶。”他說。“一小時前我就端給你了。”“哦,幹嗎不講一聲?”“唉,喬治,我講過的。瞧,就在桌頭,你沒喝。”
“我想你沒講過——也可能我想得太專心,沒留意你講過。你要叫得我答應才對。”
“我叫了,你也答了。”
“唉,親愛的,”他一臉苦相,“你聽我說,我腦子亂糟糟的,從沒這樣過!今晚上的工作全泡湯了!”
第二天晚上,喬治說,他寫東西的心情一點也沒有。我聽了這話大約顯得很失望,因為他一下子變得怒氣衝衝:
“我可不能沒完沒了老寫,寫,寫!”他高聲說。
“可你壓根兒還沒寫過一個字呢!”
“你挖苦我。”
“你過去一講到寫書,就好像寫書很快樂。”
“難道我講過寫書不快樂?如果你讀過一點文學史,你就會知道,就連最勤勉多產的作家,有時候也會一個字都寫不出。”
“畢竟,他們總會起個頭吧!”“好,明天晚上我就起個頭。”到了“明天”晚上,他又磨磨蹭蹭不想進書房。“我去把臥室的畫掛掛好。”他說。“不,不,你還是去寫書好。”
“你是非要看我坐下寫書才定神了?”
“是你自己說要坐下寫書才定神的。”
“我正是要坐下寫書才定神,難道我說過坐下寫書便不定神?”
他大步跨出客廳向書房走去。出門時,把門“砰”地一聲帶上。大約一小時以後,我送茶去。書房門開著,我老遠便看見他躺在躺椅上。他大約聽見茶杯托盤聲,立刻跳起來,三步跨到書桌邊。等我進門時,他已擺好了正在奮筆疾書的姿勢。
“進展如何,親愛的?”我心裏涼了半截。
“順利極了,親愛的,順利極了!”
我故意盯著看他,他的臉紅起來。
“我覺得,”喝完茶,他說,“今晚上寫夠了,寫過度了不好。”
“把寫好的念給我聽好嗎?”
“等星期六吧!”他紅著臉說。
“那麼我把稿紙整理一下。”我很想看看他到底寫過沒有,就這麼說。
“得了得了。”他趕緊用肘部把稿紙壓住。
第二天早上,我數了數空白稿紙,一如我放到書桌上的數目。這樣過了半個月,情況有了點變化:他大約懷疑我數稿紙,或者防備我可能數,為保險起見,就把所謂手稿放進一隻抽屜裏,鎖起來。湊巧我一串鑰匙裏有一把開得了那鎖。一天,我打開鎖把裏邊的“手稿”細細察看一遍,一共24張。潔白的稿紙沒一張有片言隻字。每個晚上,他不多不少加進去兩張。我看著惡心,便揭了他的底。他便搪塞說:“沒法子——煤油燈下沒法寫,恐怕非得等開春。開春再起頭好不好?”
“可你說過冬天最適合寫書。”
“那時我是這麼想,現在知道想錯了。暫時放棄寫作,我很沮喪,可又不得不放棄。”
等春天來了,我提醒他說,寫書的時機到了。
“你總是沒完沒了地嚷嚷著寫書寫書寫書。”他齜牙咧嘴地說。
“我有整整一個月不提寫書了。”
“哼,你那麼看著我,就好像我非寫不可。”
“是你自己曾經感情熱烈,好像非寫不可。”
“我一向感情熱烈,可總不能老寫書呀!”
“我們結婚都七個月了,可你仍舊一行字也沒寫。”
他起身就走,“砰”地一聲把門帶上。
一個星期以後,他說春天極不宜寫書:
“春天裏,人喜歡多多出門,看看樹葉是怎樣綠的。隻有到了七月,人才願意待在家裏。到那時我準定每天寫作四小時。”
到了夏天,他說:“天太熱了,簡直沒法寫字。給弄杯冰汽水吧。寫書的事,秋天幹!”
我們結婚到現在有五年多了。可書呢,還沒起頭。
最大的成功者並不是那些嘴上說得天花亂墜的人,也不是那些把一切都設想得極其美妙的人,而是那些最腳踏實地去幹的人。掌握今天是至關重要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到美國首都華盛頓觀光的旅客總不免要到華盛頓紀念碑一遊。不過紀念碑遊客如織,導遊大概會告訴你,排隊等搭電梯上紀念碑頂就要等上兩個鍾頭。但是他還會加上一句:“如果你願意爬樓梯,那麼一秒鍾也不必等。”
仔細想想,這句話說得多麼真切!不止華盛頓紀念碑如此,對於人生之旅又何嚐不是!說得更精確一點,通往人生頂峰的電梯不隻是客滿而已,它已經故障了,而且永遠都修不好,每一個想要上去的人都必須老老實實地爬樓梯。隻要你願意爬樓梯,一次一步,那麼我們將在頂峰相會。
現在就準備好,立即出發!
除非你開始行動,否則到不了任何地方。治療失敗最好的方法是——再試一下。趕快行動,否則今日很快就會變成昨日。身體力行還是勝過高談闊論。若想欣賞遠山的美景,至少得爬上山頂。生命中的每個行動,都是日後扣人心弦的回憶。如果不想悔恨,就趕快行動。行動是打擊焦慮的最佳妙方。行動派的人從來不知道煩惱為何物。老天給了大麥,但烤成麵包就得靠自己。此時此刻是做任何事情的最佳時刻,如果想在一切就緒後才行動,你永遠成不了大事。有機會不去行動,就像有汽車不去加油,永遠動不了。有意義的人生,不在於有什麼,而在於做什麼。經驗是知識加上行動的成果,能者默默耕耘,無能者光說不練。
立即開始行動吧!你還在等什麼?
別人的鼓勵和支持會使你充滿信心,自我激勵會帶給你無窮的力量。
自我激勵的秘訣就是“行動”。自我發動法實際上就是一句自我激勵警句:“立即行動!”無論何時,當“立即行動”這個警句從你的潛意識心理閃現到意識心理時,你就該立即行動。
平時就要養成一種習慣:用自我激勵警句“立即行動”,對某些小事情作出有效的反應。這樣,一旦發生了緊急事件,或者當機會自行到來時,你同樣能作出強有力的反應,立即行動起來。
假定你把鬧鍾定在上午六點。然而,當鬧鍾鬧響時,你睡意仍濃,於是起身關掉鬧鍾,又回到床上去睡。久而久之,你會養成早晨不按時起床的習慣。但如果你聽從“立即行動”這一命令的話,你就會立刻起床,不再睡懶覺。
許多人都有延宕的習慣。由於這種習慣,他們可能出門誤車,上班遲到,或者更重要的——失去可能更好地改變他們整個生活進程的良機。曆史已經證明了有些戰役的失敗僅僅是由於某些人延誤了采取得力行動的良機。
記住自我發動的警句:“立即行動!”“立即行動!”可以影響你各方麵的生活。它能幫助你去做你所不想做而又必須做的事,同時也能幫助你,去做那些你想做的事。它能幫助你抓住寶貴的時機——這些時機一旦失去,就決不會再回來——哪怕隻是打電話給你的一位夥伴,告訴他:你很想念他。
自我發動警句“立即行動!”是一句重要的自我激勵語句,記住了這一句話便是向前走了重要的一步。
修心箴言:
通往人生頂峰的電梯不隻是客滿而已,它已經故障了,而且永遠都修不好,每一個想要上去的人都必須老老實實地爬樓梯。隻要你願意爬樓梯,一次一步,那麼我們將在頂峰相會。
4.行動是架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隻想不做的人隻能生產思想垃圾。”布萊克說,“成功是一把梯子,雙手插在口袋裏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從前,有一位滿腦子都是智慧的教授與一位文盲相鄰而居。盡管兩人地位懸殊,知識水平、性格有天壤之別,可兩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盡快富裕起來。
每天,教授都蹺著二郎腿大談特談他的致富經,文盲在旁虔誠地聽著,他非常欽佩教授的學識與智慧,並且開始依著教授的致富設想去做。
若幹年後,文盲成了一位百萬富翁,而教授還在空談他的致富理論。
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動往往更重要。
誇誇其談的人總是說得比做得響亮,當人們都被他的高談闊論吸引的時候,他常常給人展示的卻是一個失敗的甚至是沒有任何起步的結局。可想而知,人們對他將抱以怎樣的態度:失望或者是鄙夷!而相反,那些低調的人習慣了去聽去吸取別人的智慧,他們默默地做的往往比他們說得更成功。他們總在別人無所察覺中取得豐收的碩果,從而讓人刮目相看。這就是行動的結果!
我們的本性是積極行動而不是消極等待。這一本性不僅能使我們選擇對某種特定環境的反應,而且能使我們創造環境。
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的好處是能增加人對生活的熱情,使我們在接受考驗的時候,還能為了理想而勇敢地麵對。然而,除非我們以理想為基礎,然後付諸行動,否則,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難以實現的。
有個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三兩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的禱告詞幾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敬畏您的分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後,他又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願意更謙卑地來服侍你,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又過了幾天,他再次出現在教堂,同樣重複他的祈禱。如此周而複始,不間斷地祈求著。
終於有一次,他跪著說:“我的上帝,為何您不垂聽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願終身奉獻,專心侍奉您……”
就在這時,聖壇上空傳來一陣洪亮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老兄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故事聽起來似乎有些可笑,可笑過之後卻不得不令人反思,生活中渴望天上掉餡餅這種荒唐事的人並不少見。這些人沉溺於夢想之中,希望有一天夢想能變成現實。但事實上,這些人永遠不會實現夢想,原因很簡單,光想不做隻能是空想,隻有行動才能夢想成真。
另一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行動的重要性。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住在一個偏遠的地方。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麼樣?”
富和尚說:“你憑借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一個小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多年來就想租船沿長江南下,現在還沒做到呢,你憑什麼做到?!”
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歸來,把去南海的事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
人生目標確定容易實現難。但如果不去行動,那麼連實現的可能也不會有。冥思苦想,謀劃著自己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體力行去實踐的,沒有行動的人隻是在做白日夢。
然而,積極地做出行動,難的也會變容易。當你麵對某一問題時,往往會有許多不同選擇,猶豫不決會造成時間的浪費,甚至良機的錯失。但如果你及時地采取行動,那麼,下決定和實施就都會變得輕而易舉了。
生活如同騎著一輛腳踏車,不是維持前進,就是翻倒在地,所以工作時絕對不能把“踩車”的腳鬆下來,停下來。任何事情行動第一,絕不要拖延,有了目標後就要馬上去做,你可以在工作中訓練自己養成嚴格的執行習慣和限時觀念,以防止自己的鬆懈。
心動不如行動,不如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勇於邁出行動的第一步,你的低調會降低你行動的阻力和心理的壓力,你的行動將提高你成功的幾率。記住,天上不可能掉餡餅,光說不做,那你將永遠沒有實現計劃的可能。
修心箴言:
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的好處是能增加人對生活的熱情,使我們在接受考驗的時候,還能為了理想而勇敢地麵對。然而,除非我們以理想為基礎,然後付諸行動,否則,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難以實現的。
5.自己強大了,才能長久地被認可
一次曾會先生請雪竇禪師到家裏講禪,禪師一向雲遊四海,沒想到與曾會先生談得特別投機,一住便住了三個月。這三個月的時間裏,曾會先生學到了很多人生的哲學,並且更加尊崇雪竇禪師。臨別之際,曾會問禪師:“禪師,您要到哪裏去?”
雪竇很有禮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許往錢塘,也許往天台去看看。”
曾會就建議道:“靈隱寺的住持延珊禪師跟我很好,我寫封介紹信給您帶去,他定會好好地待您。”
可是雪竇禪師到了靈隱寺時,並沒有把介紹信拿出來求見住持,一直在大眾中過了三年。三年後曾會奉令出使浙江,便到靈隱寺去找雪竇禪師,但卻沒有寺僧知道。曾會不信,便自己去雲水僧所住的僧房內,在一千多位僧眾中找來找去,才找到雪竇,便問道:“為什麼您不去見住持而隱藏在這裏?是不是我為你寫的介紹信丟了?”
雪竇:“不敢,不敢,因我是一個雲水僧,一無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郵差呀!”
即從袖裏拿出原封不動的介紹信交還給曾會,雙方哈哈大笑。曾會將雪竇引見給住持延珊禪師,延珊禪師甚惜其才,後蘇州翠峰寺缺住持時,就推薦雪竇任其住持。
禪師手裏拿著介紹信,卻不急著用它來引薦自己。最後卻一樣能得到大家的尊重。真正有才華的人在哪裏都會被認可,介紹信能夠起到介紹的作用,他人會在信中認識到你的過去,但是過去並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才華。每個人的出生也不重要,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介紹信用得了一時,過期即刻作廢。才華卻能讓一個人的價值永恒地存在。懷揣介紹信卻隻把自己當郵差,能夠揣之而不用,可謂心胸坦蕩豁達。本事不同於介紹,雖然同樣揣在兜裏不向人顯示,不得一時顯露,卻是一世的好財寶。